不写吧,没特点,领导对他的领导交代不过去。
写了吧,最后落不了地,还是谁吹的谁背锅。
其实无解。
别看 PPT 写的 6 的不行,你要真问能解决多少问题,节约多少成本,改善多少现实?
99% 的方案都是扯淡,测试的话可能是 100%。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退缩了。
没有行动就开始求结果,大概率半分钟的热度。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2236604“
有中医式编程就有中医式测试。
无对错,强求就没必要了。
就是” 研发节约成本 “和” 发卷重新拉新成本 “的博弈罢了。
对普通人来说,没啥意义。
普通人最多只能成为数据得提供者,整个解决方案得关键环节都是极少数人才能参与的。
AI 越智能,拿着高工资得普通开发死的越快。
碰 AI 得要么去做工程定制化需求,要么至少的是个博士。
现状:
TOB,TOG。
算法 + 研发:50+,测试:2
居然还有那么多人点赞 1:1 的,哪家?最好举例。
开源,COPOLIT 无一不在卷开发成本。
开发多少还能复用一下,把任务拆解了,语言差别又不大,迟早都能上手。
测试想复用,跨项目沟通太难,愿意招的会越来越少。
哎。。。
如果是简单的,网上找个开源的 OCR 是不是就可以了?
PS:
我想过这个问题,如果 OCR 轻易就能搞定,那做这个的开发是不是巨菜?
那是不是得上 GAN,做做对抗?
如果策略随机性不足的话,是不是也可以用暴力破解,暴力训练。。。
居然忘记实名了。信心是靠做事做出来的。
可以和父母聊聊,如果父母可以兜底,为啥不去试试?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去给别人判断确定性。
这事听起来就很扯淡。
因为能用!=没错。
+1,羡慕不来。。。
2-3 个月还行,时间长了,老的小的都会看你不顺眼。
第一天就该离职。。。面的是开发,怎么变测试了。
PS:快 20 年了,那时候信息不对称的严重,说白了只是 YY,哪有那个勇气。。。
从供需关系上来说,现在 1-2 年的有没有可以转的机会都难。
大龄的很多思维定式了,要来就是给自己埋雷。
看别人 DO 都是容易的,自己 DO 就呵呵了。
这种讨论和以前测试要不要写代码一样的无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能力别做测试,别做测试,别做测试”
我也被 PUA 过不会写代码啊。被 PUA 过技术不行啊。
到了一定阶段,其实自洽比他人评价更重要。
什么公平啊,道理啊,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呢,年轻还是尽量多挣点钱,给自己职场说” 不 “的勇气。
如果你是测试,测试领导叫你分析。
你要明白,首先锅绝不能是测试的,可以是产品、研发的。
像你这种情况,可能是给了指标,内部要出人了。谁也不想得罪,那就只能找倒霉蛋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妈的,老板只要结果。我为什么要背锅,得给你们这帮摸鱼的压力,能混一天算一天。“
恒温只是吐槽,就标题而言,正面的回答是:
做管理一定是更好。
无论是谁,随着年龄的增长,薪资要求和对你的期待都是随之增长的。
如果不做管理,越底层获取的信息量越少,能够影响的东西也越少。
做管理,至少能让你从稍高一点的维度去思考问题。
这里说技术好的,都没有意识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你的技术可以迭代么?会有新的机会为你的技术买单么?
你这个技术的学习成本高么?招一个 3 年左右的是不是性价比更高?
测试本身就有工具人的属性,做纯技术年轻还好,除非是最头部,年纪稍大一点死的更快。
恒温看到的是 40 岁测试管理竞争力不足,但是对普通测试而言,别说 40 了,35,32 都是个坎。
百人测试管理经常都只要 38 以下的,32 的一线管理。这个逻辑下,测试技术你说多少岁合适。
昨天知乎推荐看到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621510
保持技术学习的坚持,能屈能伸的心态(管理不做了,回去做小兵)-- 就算竞争力下降至少饿不死。
一线的管理不叫管理其实就是打杂。
管理最终管理的是人,如果需要组建团队,尤其在公司,项目的起步阶段,你可以拉到合适的人那就是优秀的管理。
测试尴尬的点在于起步初期,测试很难产生价值。等成熟了,你存在的价值也相当有限。
我有朋友从测试部长轮岗到开发部长了,不经历开发的管理,很难再上一步。
OFFER 拿的少那是咱们 40 了。。。这才是关键。。。
PS:
40 的考察啥?天知道。。。
技术?撑死了 30%。更多的是合拍吧。。。
对我来说我一讨厌加班(无效加班=无能),二喜欢怼人。合拍的难呢,看开看开。。。
研发凉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原因是包括互联网整个 IT 得增速都在降低,靠速度去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也就没必要搞那么多人了。
存量市场,我个人觉得如果只论性价比,留几个听话的测试比留研发成本低。
但是吧,这个世界总有江湖,稍微有点规模的,多少还得改进,话语权也一定是研发大,技术能力呢,研发也会强一点,那么先死的大概率是测试。
不过别急,王小二过年,大家都一样,技术内卷和失业潮会一直持续下去。
时代变了,靠通识越来越难产生价值了。未来可能的格局是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的核心团队手里,配以少量的外围辅助人员。没点差异化,那就继续向土木滑落呗。对普通人来说是越来越不友好了。
只有撕逼才会有流量。
这不都是历史证明过的。看开,看开。
想写就写点,不想写就记记流水账,趋势不可逆,顺其自然吧。
记得我刚上论坛的时候(2014),还有大哥主动给我推阿里的职位。
这环境,哪家没点危机感?
以前是有技术就能找到工作,现在?
而且你真的觉得还有多少新东西可挖的?
不会真的有人认为很多人发的那些和 AI 相关的内容真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吧。。。
降低预期,尝试其他赛道。
直接一点:努力折腾的这个年纪要么已经是管理,要么早就换赛道了。
楼上的说真的还是太年轻,楼主就是大多数的普通人,核心其实还是发不出工资了,才缺乏安全感想改变,和什么发展其实没啥关系。
现在普通的技术岗位,能给没做过管理的 30 来岁看上去又没啥潜力的人管理机会?YY 也要有个限度。
先换个能发的出工资的工作,先干着再说吧,其他暂时先放放。
只干一两天跑路和一年跑路的飘过。
干啥不得有代价?
大部分都是竞争者,凭啥给你好的建议?
你要去脉脉,估计那建议更不能看。
当年 ALL IN 算法,结果算法太菜。
后来 ALL IN HPC,结果现在没事可干。
ALL IN GO,是指开发一门新语言么?
ALL IN 不说 10000 小时,5000 总得有吧?
没事别上来 ALL IN。这种心态写简历都容易高看自己,容易被爆锤。
不爽就拉着产品总监开始怼的人飘过。。。
就是事多,有本事多问问技术,少 BB 有的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