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19 面不过。
19 基本部门 2-3 号位了吧,社招的 MATCH 度得多高。。。
地点就算了。
武汉,我人在上海天天想着回南京。。。现在只能每周往返。
我的意思是:
你可以心里骂傻 X,该开开心心送走就送走了。
技术只是一小块,我从来都不认为非大厂得非核心部门,测试能有技术门槛。
没必要带情绪说别人面试者技术菜,很多时候仅仅是不 MATCH。
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在业务中去找定位,而不是在技术中找定位。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PS:如果有人写语言精通,你看看简历的整体风格,也大概能知道靠不靠谱啊,还需要真的面试么。不怕浪费自己时间么。。。直接拒了就好了。。。
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很多测试面试是连班子都称不上。。。
要是 2 年前,只要问我但凡上面任何一个问题,我就开喷了,你们想清楚自己要招什么样的人了,你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希望楼主戒骄戒躁吧。什么写代码问面向对象三大特性。。。我还特意搜了下出处,好像没有出处。。。千万别把不知道几手来的信息当标准。这你写代码还不如手撕牛客,LEETCODE,简单粗暴。
目前阶段,基础工作的 30% 替换是没问题的。
大部分都是草台班子,够用了。
如果规模变大,到时候再招人解决就是了。
写代码同理,AI CODING 也是趋势。
什么 QA 最懂游戏就是扯淡。
第一不得是创意,文化、情绪输出?
第二不得是视觉盛宴?
再其次是玩法,机制?
最后才是宣发。
发行总监那就可以理解了,屁股决定观点。
就算 BUG 满天飞,也不会影响后续修复和 8 折,甚至是免费 DLC 带来的后续狂欢。
这个年纪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有点晚。。。😓
这种学什么有用就能 XXX 的思维方式,30 岁以下还行,30 岁以上只会越来越难。
觉得是对的,就去 DO,定期总结,不要轻易放弃,那么自然会知道学啥。。。
哈哈,永远都缺合适的人。
人物画像:
1.年龄 28-32,上限 35.级别 P6-P7.
2.有一定的行业业务基础。
3.有一定的自驱和沟通能力。
4.薪资要求最好不要超过 80W。
5.最好能吃苦耐劳,愿意加班,心态好,能扛事。
其实大家都想要这样的人么,但是吧,这上面 5 条,1,4 肯定不能明说,5 只能隐晦的说。很容易信息不对称,也没啥办法。要真信息对称了,那怕是自己就要倍干掉了。😓
我现在不喜欢,以前做测试的时候自主权太低。自主权低的话,我宁愿自己随便干点啥。
10 年前做测试工作的时候,虽然不喜欢,但是那段时间自然演变成了温水青蛙,当时的幸福感其实还挺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反而是转型的几年,压力太大,虽然感觉都是成长,岗位还算喜欢,工作么就一言难尽了。总体来说压力导致疾病,进而导致幸福感是直线下降的。
真要面对,资源和不确定性总得占一条。。。
其实吧,能苟就苟,想太多,当下过的都难受。。。
就我自己的圈子来说,高中是市里第一吧,今年有 2-3 个做 IT 的高中同学失业。--本人 42 了,今年才当的沪漂。
大学是 C9 吧,联系的大学同学我目前还不知道谁被动失业的,不联系的应该也有失业的。
有些事情吧,你看不明白反而可以很开心,看明白又做不到只会更痛苦。
越来越觉得打工,打工就那么回事,过一天算一天吧。。。
提问不合格。。。你想干么。。。😓
40+ 的飘过。随着跳的越来越多,我已经越来越难看到 35+ 的测试了,其实开发也越来越难遇到。
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总有一天会有比你努力比你性价比高的后辈会把你拍死在沙滩上。
我现在觉得只有全栈可能还有点出路,但是这个世界技术就那么回事。根本还是产品,销售。技术成为门槛,那是极少数天才可以做到的。
最好的办法是找个长期的团队,长期的领导,抱好大腿。不过现在真的很难有长期的团队,软件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低,难啊。。。。
虽然可以不问年龄,但说实话,我上班都犯困,别说加班了。。也越来越加不动班了。。。天天学习所谓新技术,也觉得性价比是越来越低。。。
java 烂大街了。
普通开发别随便写优化,越写你面试越过不了。。。
技术就那么回事,能用就行才是主流。
学习到能用花不了太多精力。
这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
其实更扯淡的是现在软件技术还剩多少门槛?
哪里不都是牛马?
谈技术,ai 最头部可以到 2 亿美元,技术只会越来越垄断,别扯什么技术重要了,说白了都是牛马。
只有芯片稍微好一点,试错成本高,软件还剩个锤子的技术门槛。
世界就是一个大的草台班子。
讨论技术,业务哪个重要有啥用?
你是想升职还是加薪还是跳出阶层?
先活下去,然后看命,真的有的选么?你足够卷么。。。
😓。躺平不应该是要个 1W 来块,留在南京,不加班么。。。
我离躺平还远着呢。。。窝家大部分时间也是图书馆。。。
PS:我原司南京 30K,不加班,我要躺平,最差的选择也是我跟老板耗着。
为什么不要赔偿?
N+1 总比一个月多啊。
这行情下不得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我想要 N+1,都不给我。。。😓
都 40+ 的年纪了,这种只能说合适,运气还是去眷顾年轻人吧~~~
尽量不掉队,努力帮助其他人,结果就随缘吧。
真不能强求,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年轻人确实更有拼劲,上限更高,做技术的咱就打好辅助。
今天我上一家的同事给我发我 LEADER 推公式的文档,说他有空现在还时不时讲讲课。。。
我 LEADER 比我小 10 岁,博士毕业 2 年。。。
然后我就只能表示完全看不懂,能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谢天谢地了。😓
P9 大佬,哈哈,所以这是不是说做技术远没有跟对人,做好具体的产品方向重要呢~
😓,也不能这么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很多时候哪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讲的~~~
AI 和传统 IT 工程不一样。
传统 IT 的流程是基本类似的,如 CS 分离等等。
AI 的难点在于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不会有固有路径沿着 A,B,C 就能解决问题的逻辑。
因此,AI 应用通常来说,每个小方向都可能不同。前景也可能完全不同。
关键在于如何商业变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至于技术么,那是最头部巨佬考虑的事情。
在这个背景下,好的业务,稳定的业务,已有的大厂商业模式才是门槛。
比如知乎开始还做自己的大模型,后续直接接入 DEEPSEEK,是不是只做微调就可以了?
诚然,测试会 AI,会容易找工作。但是从本质来看,还是解决异常、交付质量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纯 AI 测试的岗位极度稀少,会 AI,如果不在头部公司,头部团队,并没有明显优势。
而在头部公司,头部团队,技术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机遇。尤其在现在完全是甲方市场的情况下,哪有那么多机会。
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如果是我,首先会考虑 AI 落地的可能,评估落地的风险,会不会去了落不了地去背锅。
技术上来说,工作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相关知识早就准备好了。
DO 就完了,不合适就撤。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下一份工作应该是跳板呢。。。哪有那么多一定会有的上升空间。。。
大模型是巨头的事。
厂加起来可能都不到 5 个。
一个厂这种测试职位有没有 10 个我觉得都悬。
你可以问问高飞,他们组有多少测试,又有多少和 ai 相关的。
从来都是不缺小兵,缺能带头,扛事扛锅的。
我是菜鸡。
做技术前期没跟对人或者方向。
后半生注定漂泊、雇佣军、卸磨杀驴,看开看开。。。😓
关键看你原来在哪。。。原来稳不稳定。。。
这种东西有绝对的么?。。。
而且人生不就是体验,多少得带点赌,信自己就赌大点,虚就赌小点。
核心是项目,你觉得有兴趣你可以去赌,觉得没兴趣就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还是算了吧。
--话说啥是 AI 2.0?大模型?大模型 6 小龙没活得好的吧?具身智能?
特别有钱的核心团队没那金刚砖,咱也进不去啊。比如 DEEPSEEK 投了连面试机会都不会有么。。。😓
你就算去了商汤,大概率也不会有再进 DEEPSEEK 的机会了,很多时候要信命,时机。。。
这个问题你可以问问恒温,他团队社招正编的招聘标准。
纯技术不做招聘,给的信息容易理想化。
现在 JD 就是扯淡,看看就得了,别太当真,还得去真聊。
牛个屁,风口行业罢了。
哎,风口都这样,可想其他行业惨成啥样了。
在当前这个背景下,简单的学习只能入门。
入门有大量的待就业学生,对企业来说成本低且有一定的补贴。
什么 AI,大数据如楼上所说,基本靠项目。
现在还能看的行业就那么几个,包括芯片、智驾、大模型其实大家都是卷生卷死,不会给社招初学者任何机会的。
--目前 IT 技术在我的视野里,看不到哪一项是缺大量初级工程师的。
(你也可以认为 AI 把初级工程师先卷死了。因为初级工程师容易替代,且成本其实也不算低。)
实在是技术好奇,报个班,花了小几千了解了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多就不值了。
--我要感谢在我 18 年转 AI 的时候,AI 远没有现在智能,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才有机会。当然我要不转 AI,说不定我就早躺平了,也就不用折腾了。谁知道对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