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职言 测试应该重业务还是重技术

吕俊驰 · 2025年07月16日 · 最后由 马苑博 回复于 2025年08月07日 · 8325 次阅读

前段时间看社区里在讨论测试重业务还是重技术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在业务熟练的基础上,技术绝对是个加分项。毕竟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技术的壁垒会更高点。
如果在职,要看公司的倾向性。目前我所在的这个公司 KPI 就是越来越偏向技术性了,在业务上看不出有多大差距的情况下,技术产出作为突出项来决定年终绩效,前年我们被要求写接口自动化,写得多绩效好;去年接口自动化要写得好,但是必须要有工具的产出;今年开始拥抱 AI,需要有 AI 相关的工具产出,否则就算业务再突出,生产 bug 再少,发现的测试 bug 再多绩效也差。
我有个同事是卷王,几乎没有他不熟的业务,每天加班到 10 点,但是不会自动化,没有工具产出,去年打了最差的绩效,没有年终奖,今年被裁走了。
我们都在吐槽,在公司越来越不好混了,领导的要求越来越高,兼顾业务的同时还要有技术产出,可是能怎么办呢?
如果找工作,要看应聘公司的要求,当然每个公司的要求不一样:

  1. 只需要业务测试
  2. 只需要技术,比如工具测开
  3. 只招业务,但是技术要达标,只是标准不一样。有些只要会点自动化,有些会要求算法,现在还有 AI 相关的知识。 第 1 点这样的公司其实不多了,外包可能会比较多点。第 2 点还是挺多的,有很多公司工具组招人,当然最先裁的也是这样的人,很不幸,我现在就在工具组担惊受怕中。大部分公司还是第 3 点。 总结:其实唯技术论还是唯业务论,都是伪命题,应该唯市场论,人家公司要求什么,你就学什么才是待在这行的长久之道!
共收到 38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说到底还是看领导喜好,向上管理

“毕竟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某些业务门槛可是相当高的

你们的业务看来不赚钱呀,在变着花样分类员工了,你也小心点吧,裁员迟早也到你头上的。。

毕竟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技术的壁垒会更高点。

这个认知就不对了。

我们公司的做法,绩效评定以缺陷逃逸率为主要标准,即(客户反馈回来的缺陷/版本迭代提单缺陷),越低越好。其他的自动化、技能分享等反而是次要的。各项目也建设有接口、UI 自动化,以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效果不好,甚至增加了无效工作,公司产品客户多,每个客户都是不同的环境,而且迭代频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个个去适配,还要跟上项目迭代的节奏,很难。各个项目都苦不堪言。当时也不是说技术不重要,我认为归根结底,再牛逼的技术也是为了业务而服务的,从业务中提取共性、找到难点,使用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本末倒置。还有一些高门槛的产品,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今年公司也在推 AI,但领导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着重去评估对工作的提效

马苑博 回复

还可以,但是领导的年终总结 PPT 上不可能写今年发现了多少 bug,业务质量提高了多少吧,肯定有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写进去

叶笑愚 回复

云原生、金融、存储、大数据、网安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基本上招聘只看有相关经验的

蔡烨霖 回复

是以我目前的认知哈,我去工具组了,招了个实习生来替换我原来的业务测试。有些业务门槛肯定高多了,之前在一个大数据公司呆了几天就扛不住了,直接提离职了

公司需要你干啥 你就干啥

我的理解是最终收口都要落在业务上,技术也是服务于业务,业务永远是第一的

楼主问的其实是公司是重业务还是重技术,这玩意儿给大家主要的反馈在绩效考核,从管理上看,考核的一个作用是为了引导大家努力的方向。但是吧,现在大部分考核制度其实就是为了把前 5% 和后 5% 筛出来而已,也就是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引导你成为公司需要的那种人,而是完成把人划分三六九等的任务罢了。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脱颖而出(注意别整到后 5% 了哈哈),而技术上区分度相对好操作点,so~~

从测试角度看,个人认为业务是 1,技术是在后面加 0,相辅相成。1 和 2 其实区别不大,但是 10 和 200 区别就有点大了~反之 100 和 800 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2 者都好,不容易被淘汰,也更容易有高质量产出

看公司业务是否赚钱,业务赚钱,那会更看重业务能力,如果业务不赚钱,一般没啥卷了就会卷技术。还是看项目赚不赚钱,像前几年区块链虚拟货币交易所项目,那是真暴利,招人硬性要求:必须会相关业务、看懂 K 线图、还要会玩常见的交易所平台。

我发现在 testerhome 里面怎么这么多测试同学都纠结这个技术还是业务哪个更重要的,见过好几个帖子了,以前的帖子有些评论说的也挺中肯的,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自己翻翻看看

如果说楼主公司的情况:那显然是不对的,追求技术也不能做二极管。 技术重要,但简单且繁琐的事情,或者技术含量没有那么高的事情,这些总要有人做的。不能全员都做技术不管业务。

但如果抛开楼主公司的情况。单纯去讨论一下,那两者必须是都重要的,业务是基础, 技术是能深入测试产品的基石。 但咱们要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你对自己的要求是只在业务表层上测一层皮。 还是想要测的更深入。
如果是后者, 那技术就是更重要的,因为很多技术产品或者说一个业务产品的底层测试人员, 他们面对的就是技术, 可以说技术就是他们的业务。 比如要你测试一个数据库产品, 如果你不理解底层技术, 那注定你就是一个 sql 的功能 boy(如果连 sql 也无法熟练操作的话,就更低级了。)你不知道怎么测底层组件的功能, 性能, 稳定性, 高可用, 通信, 数据备份等等。

其实应该重人情
不管你重什么,只要在公司有人际关系,都有人出来给你站队😈
只有有了站队和战队,天平永远向你倾斜

业务?计术?不如会舔

类似的问题其实论坛已经有不少讨论了😅

Ouroboros 回复

这个表述角度好,很赞同。
【现在大部分考核制度其实就是为了把前 5% 和后 5% 筛出来而已,也就是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引导你成为公司需要的那种人】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脱颖而出(注意别整到后 5% 了哈哈),而技术上区分度相对好操作点,so~~】

从我的角度看:

  • 熟悉业务不等于有竞争力。个人视角,业务 = 了解技术链路 + 熟悉产品形态 + 理解产品规划 + 掌握竞品动态。一句话说,如果给你找个技术很好的打手,你能否从零复制一个产品出来,复制出多少大概等于对产品理解多少

如果业务技术链路非常简单,没有几个层级的上下游,也没什么历史债务的说法,代码量小场景简单流量低,对应的是业务熟悉门槛低,测试研发替换成本低,熟悉这类业务是竞争力不足的。

  • 技术确实是容易突出个体差异,因为业务经验和知识的验证比较依赖一些关键场景彰显(重大需求的测试判断、日常长期的质量保障布局、问题排查现场的思路),这种彰显机会实话说确实不多。技术就很容易在日常工作体现,而且给人的印象是更长远的,比如做了一个测试工具大家会记住很久,但是你线上查出了一个问题不一定会被大家记住。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
如果你的业务是简单的,
那么你怎么证明你的工具/设计是很有技术难度的?

~ 纯粹好奇

孙高飞 回复

完蛋,公司底层认证了

小黑子-IKUN 回复

相比较业务而言,技术是更底层的、更抽象的东西,即便不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更容易跨行业应用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一些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牵强一点就外加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方法论。
如果一个人的技术,换个行业就需要重新学习,比如从电商到芯片、从金融 ERP 到 AI,那么他所谓的技术其实只是业务的一部分而已。

有些人有时候特别喜欢偷换概念,把技术的范围无限放大,就像我年轻的时候坚持认为管理是一门技术活,所以管理也是技术……这样搞的话,别说业务没有技术重要,职场就只剩下技术了。所以这样一来,是不是业务、管理啥的只剩下皮毛了,最难的可不就是技术么~

像 7 楼说的这些业务方向更能成为自己的壁垒,而且技术也是要为业务服务的,自己在公司卷个云、AI 啥的,远不及别人干几个月。当然也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只是在业务没有成为壁垒时就靠技术卷了
更倾向于在能选择的时候优先选择业务方向,选择不了时再卷技术了

干的再好、学的再多有个屁用;还不如有个好亲戚、好 “大树”

技术还是服务业务的,不管怎么样。我团队的安排基础的测试同学 20 接口 case 80 的业务测试。中级 50/50 业务自动化

开会也是推荐多学点技术,技术硬才是真的赢

世界就是一个大的草台班子。
讨论技术,业务哪个重要有啥用?
你是想升职还是加薪还是跳出阶层?
先活下去,然后看命,真的有的选么?你足够卷么。。。

其实更扯淡的是现在软件技术还剩多少门槛?
哪里不都是牛马?
谈技术,ai 最头部可以到 2 亿美元,技术只会越来越垄断,别扯什么技术重要了,说白了都是牛马。
只有芯片稍微好一点,试错成本高,软件还剩个锤子的技术门槛。

magicyang 回复

技术没什么门槛,但是人学习技术还有门槛的,我们做了个接口自动化工具去推广,没想到很多事业部居然不写接口自动化,一流程没有规范化,二很多人都不会写。我们都觉得都 2025 年了这不是只要测试都会吗,还是很多人不会的

吕俊驰 回复

也不一定是不会,要看懂人情世故,很多人说不会是给个面子的说法,大概率就是不想陪你玩,除非你能加钱

你知道为啥很多公司招测试要求高技术吗,就是因为核心的业务型测试不敢放出去,放出去公司瘫痪一两年都不过分,你能在公司的业务层站稳脚跟是很厉害的。

你觉得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你去试试跟领导,跟客户,跟上下级深入交流,主导跨部门合作,去参加领导的饭局,你看看门槛还低不

我有个同事是卷王,几乎没有他不熟的业务,每天加班到 10 点,但是不会自动化,没有工具产出,去年打了最差的绩效,没有年终奖,今年被裁走了。

这是你的角度,你老板的角度怎么看呢?

周鸿煊 回复

这是纯云了,核心业务开发放出去都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如果说少了某个人公司业务就运转不了了,那之前管理是一定有问题的

技术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业务的

这么说吧,你想在一个企业呆得久一点,业务是必须要掌握的,技术是其次的。但技术在不同企业都是较为通用,业务在不同企业通用性较差~

李语堂 回复

我个人感觉这是被宣传的误区,业务怎么可能通用性差呢?
业务经验的通用性其实被低估了,尤其在从事相同的领域内(如电商)。

如我测试电商 A 平台积累的经验:用户典型路径的痛点、核心业务规则(库存、订单、支付、促销)的坑、常见业务逻辑漏洞的测试设计思路,几乎可以无缝迁移到电商 B 平台。因为我们服务的本质上是同一批用户,解决的是同一类业务问题。

相反,技术栈和测试工具的通用性反而更受限。A 平台用自研的 Java 微服务 + React + Selenium,B 平台可能是 Go 单体 + Vue + Cypress + 完全不同的 CI/CD 流程。我在 A 平台精通的特定技术工具和针对其架构的测试实现细节,到了 B 平台很可能要推倒重来。

技术底层原理倒是通用的(比如 HTTP 协议、数据库事务),但具体实现、工具链和最佳实践仍然高度依赖公司当前的环境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