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 公号:onthewaycool
个人博客:https://www.ontheway.cool/
说了最简单的部分
httprunner 是极其优秀的接口自动化框架,设计思路和开源项目整合都非常优秀,不仅仅可以作为工具入手,更可以作为学习框架设计、优秀源代码学习的参考
自己做的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工具,可以在简历中着重体现,用 STAR 重点描述。
我的感觉,市场上不缺少会写代码的测开,但是非常缺少有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积累的
建议简历中增加数据的体现,比如你加入后,通过什么行为,提升了什么数据。比如做过多少用户级、多大量级项目的质量保障,类似这样能体现你亮点的
剩下的这些技能的罗列,目前的行情都是基本要求,但算不上亮点。
测试人员本来就是检验工程的质量的,如果开发做的够好,确实不需要单独招聘测试。
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好文了,支持
来个播客直播?
两个数据都很重要。
TPS 是最直观的表明服务性能能力的一个指标,但是同样一个服务,在 1000 并发下和 2000 并发下的性能表现可能会差距很大。 1000 并发和 2000 并发对于服务来说,表示不同的连接压力。
举个例子:当服务最大处理能力为 1000TPS 时,当 1000 个并发压测时,平均响应时间为 1 秒。
但是当 2000 个并发压测时,因服务处理能力有限,平均响应时间可能会增加到 1.5 秒。
这个时候,当并发继续增加的时候,服务很可能出现性能拐点(QPS 大幅下降,响应时间大幅增加)。
所以,在日常压测中,开发同学还需要考虑,当大量并发链接请求来临时:
(1)是否会出现性能拐点
(2)到达性能拐点之前,是否需要增加降级方案
(3)对于易引发性能问题的并发数,是否要增加细粒度报警
等等
以及:
(1)在目前的基础上,是否可通过调整配置,来提高服务的 TPS 能力和应对并发的能力
监控和预警方便多聊聊吗? 我们这边也是支付如果做正式环境拨测,比较费劲。
所以更多的是监控自身服务的拨测,期望隔离开第三方支付服务
我们这边全是 go,有类似 sandbox 这类的中间代理吗?
wx 公号:onthewaycool
个人博客:https://www.ontheway.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