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五一打算干什么? at 2025年04月30日

    前三天加班, 后两天找一天带儿子去爬山, 剩下一天休息

  • 技术是能学的会的, 人情世故可能是学不会的。技术是保底的,人情世故是攀升的。

    那部电视剧里祁厅长不是说过一句话么:英雄是什么? 英雄在权利面前是工具,英雄是拗不过权利的。

  • 在范式, 干了差不多 6 年。 在腾讯现在是 3.7 年。 之前都是短期 1,2 年的。 讲道理,没多少人喜欢折腾来折腾去的, 每次换工作的成本和风险都挺高。 要不是实在待不下去了,或者委屈了, 谁愿意动不动就跳槽。 所以我个人对频繁跳槽的人没什么意见。

  • 以后的打算就是回哈尔滨老家~ 老家有房, 我回去就用爱发电写小说。

  • 我其实还好, 我现在的虽然身体上满累的, 但其实我精神上挺快乐的, 我也不是完全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 只有最近 2 个月忙成这样,以前不是这样忙的。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 你这样的话我大概也说给过我另一个同事, 因为他可比我卷多了, 他是常年都加班到后半夜。 那个同事跟我说, 他母亲得病治了 10 年, 老婆前年刚没了工作, 家里小孩刚上学, 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撑着。 所以你说到了他这个样子, 那是能说放下就放下的么, 男人么, 不都得撑着家里, 没了这份收入,让他怎么养活家里。

  • 是不能长久~ 希望只是忙过这一段时间。

  • 上班这事已经挺努力了😂 ,天天到后半夜了都。

  • 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一下,当然都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进大厂很容易,另一些人来说进大厂就非常难。 我曾经写一段随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当一个人的起步比较强的时候,他后面的路就越来越好走。进大厂最容易的路就是上一个好大学,大厂都是去名校招聘的,即便在社招里也会参考候选人的第一学历。而当第一步走好了,进入大厂以后,后面跳槽去别的大厂也会很容易(只要别太拉胯),因为招聘时除了自身硬性水平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候选人在阿里能干上 5 年,那就说明起码候选人在阿里的工作大概率是没太大问题的,否则以大厂的淘汰机制他也干不满 5 年。 所以对标阿里的其他大厂看到候选人的这段履历后,心里基本上就已经给了一个基本分了,这时候只要面试别拉胯就差不多能过。

    而对于第一步没走好的人来说,后面想进大厂就比较难。除了没有强悍的学历和工作背景的支持外,也没有大厂里那大规模业务的经验。这在一些领域里很吃亏, 比如 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烧钱的领域,比如电商,短视频,直播这些烧流量的领域(小厂流量上不去没机会锻炼技术方案)。

    所以一步错,步步错。

    而我就是第二种人,毕竟我是三表学历,外包出身(干过 4 年外包),这就注定了我们这种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有更大的机遇才能翻身。 我就比较幸运,努力了,机遇也到位了。 但即便这样也是在 2021 年的时候才翻身进入的大厂,彼时我已经是整整 35 岁了。与很早就大厂的大佬不一样的是,我只能算踩到了互联网红利的尾巴。 所以财务自由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混个高级大头兵的位置就是我的极限(当然说好听点可以叫专家)。

    对于我这种底子和背景都很差的人来说,想进大厂,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第一个建议楼主的就是找对方向,我的翻身之仗就两个节点,2015 年初从外包跳槽到互联网,2016 年跳槽到第四范式开始做 AI。第一个节点脱离了外包,让自己跟市面上大多数的同行站在了同一条线上,第二个节点让自己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点接触了 AI,后来 AI 爆火,奠定了我进入大厂的基本盘。当然在这个赛道里坚持做了 8,9 年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社招进大厂,尤其是岁数大的人进大厂,定位就是专家,否则很难。如果楼主还年轻则会好很多。

    所以,第一找对方向,第二坚持,第三勤奋。 坚持和勤奋是不一样的,勤奋和努力工作也是不一样的。勤奋不是要天天 996,007. 我觉得蛮多 996 和 007 的人反而能力一般,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被重复劳动填满,属于一年工作经验用了 10 年的人。这里说的勤奋,是嘴巴勤快点多去请教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是脑子勤快点多去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向,是双手勤快点多去实践自己的技术。 大厂社招要的是专家和 owner 型人才,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其他有大厂背景和优秀学历的人,不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胜他们几筹是很难进大厂的。

    所以,选好一个自己认为有发展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坚持个 3~5 年,不说每天都很勤奋,但大多数时候都要不停的去学习这个方向里的东西,不区分开发还是测试还是运维,只要是跟这个方向有关的,就要去学。因为现在大厂也是一个人负责好多事(降本增效,测开比悬殊,一人分多角),最后会发现笑到最后的都是复合型人才。如果只想着测试那点事,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你都测不出什么名堂。

    不要妄想努力 3,5 个月的就能翻身,很多人挣不到钱的原因就是太想挣快钱了,快钱不是普通人能挣的,普通人最后的决胜点都是机遇(运气好)+ 坚持(耐得住寂寞和辛苦)+ 勤奋(主要是脑子勤奋,不是身体勤奋)。 不要妄想通过一个点去获取进入大厂的机会,没有什么刷多少算法题就能通过面试的理论,也没有学成了哪个技术就一定能进入大厂的规则,大厂都是看候选人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深度(对专家的要求),而这个方向包含的点太多了,它不是靠速成的。所以培训机构说的培训几个月进大厂拿 p6,p7 的都是扯淡的,能拿这个职位的人本身就不差,当然除非运气极好以及遇到了风口,比如当年的移动互联网,前两年的 AI,当然是不是风口就又跟运气有关了,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看好的方向就一定是风口,普通人没什么独到的眼光,说白了都是押宝。我现在是借着 AI 的红利进大厂了,但 2016 年的时候谁敢说 AI 未来一定火,我也就是运气好,恰好选了 AI 而已。 所以,别想挣快钱,别想短时间内翻身,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都不现实。

    最后,祝愿楼主和各位同行早日年薪百万。

  • 最好还是要有点代码基础的, 不会写代码的话, 在 AI 领域里也只能做个初级的测试人员

  • 加入星球是得花 200 块钱,后面就不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