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
    聊过字节的相关岗位,我这年纪基本要明确能解决他们核心痛点。
    这块毕竟缺乏实践,时间节点错过了(24 年 6 月之前可能有机会),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目前这块虽然看上去比其他岗位好点,貌似还有 hc。
    但实际照不了几个人,还要平衡性价比。也没啥意思。

    随缘吧,互联网就不考虑了,聊下来不太合适。谢谢。
    合适我的是边缘端、小型化、智驾之类的,机会也很少,随缘吧。~

  • 😓
    大厂其实不缺人,缺的是大牛,还的是立马可用的大牛,这职位怕是能挂 1-2 年。
    现在开源已经做完 80% 了,剩下 20% 要真正意义的软硬协同,要规模 + 硬件支持。
    发力点已经不在算子,框架上了。在系统级调度和网络通讯上。

    毕竟上一家太小,没集群,没到那个能力阶段,这种只能项目磨,所以我才说高飞的门槛不在于他那些技术,而在于他实际参与了这些项目,这才是别人靠学习无法弥补的。

    我们其实 2 年前就预见了这样一个结果,没想到的居然这么卷,一年半开源就把 80% 做完了。这谁顶的住。。。

    卷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技术,gemini 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技术问题了,还是落地项目吧。
    还多少有点可以折腾的。

  • 😓
    因为年龄大了之后,会有很多无奈啊。
    当你面试处处碰壁,被人质疑年龄,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啥的,你也很难高看自己啊。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你努力读书就会有好的回报,但是很多人到中年才发现其实大部分都是扯淡。
    无力感 + 压力叠加,很容易消极咯。。。
    如果到了中年才开始想着改变,其实比说没啥意义的,活得累的多。。。

  •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人力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当机器比人便宜的时候,才会替代人类。
    人类的优势就是生物电便宜,功耗低。😓

    什么解放人类,听听就得了。
    就拿 ai 测试来说,是原来有 ai 的时候测试多呢?还是没有 ai 的时候测试多呢?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 实测,三班倒。。。

  • 可以通过 24 小时不间断测试,把 1 年的时间变成 4 个月。
    也是一种办法。。。
    可以了解了解,细节我还不了解。。。

  • 想起很多年前,我做部门的测试故障分析。
    我觉得我提的都是技术上可以去尝试的点,为什么一到执行就推不下去,一到稍微需要思考的点,下面就各种反对,上面就不断的和稀泥。
    后来不断的做不同的研发角色,大中小厂换了一遍,吃了 n 次亏后,哎,都是人性。

    --国内不缺人,尤其不缺所谓的技术人士,思考有个锤子用。
    国外一个人的成本,国内可以找 10 个测试,国外 965,国内 996。
    就算再差,我用 20 倍的时间大概率总比你产出多。玩个锤子。

  • 都是围城。。。
    唉,年纪大到一定程度 40+,现在想在二线找个合适的难如登天。。。

  • 东北应该可以。~
    一个娃压力也小很多。~
    以前理财 6%,500w 就是 30w。我原来目标就是 500w 现金。
    现在利率不行了,500w 东北应该可以的。

  • 这得看二线哪了啊。
    如果是江浙,卷是从小就开始的。
    话说我已经 42 了,还在找工作。两个娃不找工作,老婆要爆发了。😓

  • 时代不同了。
    当你发现最火的开源一年可以涌入几十万头部,一年可以把一个小方向快卷到头的时候。
    对普通人还谈什么技术改变命运,那不是扯淡。
    巨头、巨头、巨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可以看看 ai 真正有哪个小企业能跑出来的,有哪个叫的出名字来的公司不是几亿、几十亿的速度在烧钱的。

    但是技术已经是最平权的了。
    我想躺平,我想收租,不想上班。--可惜还只能想想。
    失业在图书馆里想后面要具体干啥的苦逼技术留。

    现在最好的策略还是苟着,先有事干,再去考虑那可有可无的技术。

  • 走还是不走 at May 29, 2025

    我还真不知道,我最近刚看。我觉得 ai 会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让普通人过得舒心。
    想创造价值肯定还得深耕。这也就是工具,关键是干啥。

  • 走还是不走 at May 29, 2025

    辞不辞最终不在于外部别人怎么对你,这你改变不了。
    而在于你自己顶不顶的住。。。
    马上我也快裸辞 3 个月了,后面干啥我都没想明白。哎。。。

  • 自动化降人力是不可控的。
    ai 降人力是确定的事情。
    现在 ai 写的简单脚本。。。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20, 2025

    不考虑了,我最近一直都在看上海的机会。
    合肥和南京差不多。南京是越来越菜了。
    我做优化的,优化首先需要量,没量谈啥优化,所以难找,没办法。
    年纪大,不爽了还喜欢裸辞,不是很缺人的为啥还要找个可能要稍微照顾你情绪的人来,更难。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20, 2025

    想啥呢。
    两个娃,4 个老人,存款不到 100w,老婆还在上班。
    努力了,找不到工作那是客观原因,自己不找那是主观问题。

    可以挑一挑合适的,完全躺平,那不得众叛亲离。😓

  • 怎么鸡,这个可讲究了。
    你抱着逆天改命去鸡,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鸡的了。
    上来就清北、藤校,想多了吧。
    先降低目标再来看这个问题吧。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12, 2025

    别提了,昨天还被老婆说了,人家都是想着办法保工作,你倒好。
    我跟她说,我已经拒绝老板一次了,上面开始看你不爽的时候,你想摸鱼混日子都没办法,有的是办法让你难受。
    哎,前面膨胀了,得罪人太多了。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12, 2025

    信创,主要是政企服务。
    还有最头部的国企才有国产化的要求。
    实际上这部分也是依靠海量的 fae 支持去解决的。
    从单客价来说,很高,只有华为能这么玩,可以这么玩。
    其他企业只要不被 nvidia 告,不会用国产的。

    除了华为,其他厂商主要是依靠各种关系,接一些单子。
    在目前这个阶段,好不好用,质量好不好,只要大差不差,区别不大。--所以实际上都在缩编。技术在这个阶段,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ai 最大的可怕在于他把经验的门槛几乎清空,导致技术迭代越来越快。
    实际是在加速内卷,同时除了内卷以外,很少能看到新的创新机会。
    比如:diffusion,cursor 卷的都是普通人的生产力,并没有把蛋糕画大。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09, 2025

    实际基本只有信创用。
    谁用谁傻。
    接 4090 不好么,性价比杠杠的。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09, 2025

    我没贷款了。。。
    前面挣得也不多,计划蹲 6 个月慢慢看。。。
    也不想妥协的太多。
    最后两个月开始看初创吧,现在么,大家都没 HC。

  • 2025.5--记录一下 at May 09, 2025

    才有啥用。--又没高到远超别人,还不是普通人。
    老老实实提供情绪价值比现在老想着提供技术价值活得轻松多了。

  • 你在说什么。。。
    如果 4 卡换 8 卡,不就跑个脚本的事情,有啥好说的?
    换个新模型还有点改推理框架的操作,已经支持的不就是一个 bash 就搞定了。
    楼主是元宝的测试经验,就不是随便玩玩的那种。

    别扯国产,

    1. 现在除了信创,说白了还是 nvidia 的天下。
    2. 有多少人真的分的清楚,4090,a100,b100,ascend 之间区别的。 这种体量大,才有测试价值,8 卡那不就是个玩具。

    我开发都在劝退了,可以当开开眼界,找工作还是算了吧,我可以告诉大家基本不会有任何机会。
    高飞回到 5 年前,他自己都面不进去,不信你们可以问问看,他们组的实际招聘要求。
    现在这个行情下,别只看 jd,现在这个市场,jd 都是随便写写,要了解 jd 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