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想进大厂,但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
之前在论坛咨询过一些大佬,得到的答案是纯做技术项目不一定符合大厂的用人要求,但是作为测试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求指教。
根据我最近几个月面试的感受
1.学历是门槛
2.业务匹配
3.算法够好
4.技术能力
全方位的提升自己
高考和考研成绩,因为学历是门槛
年龄、学历、技术、业务匹配
先去字节面试下,应该能帮你找到很多不足和短板
作为一个多年大厂员工,在我看来你可能需要先完善下你的问题。
你目前的状态是怎样?小厂?中厂?学历和工作背景如何?有哪些擅长的,有哪些不足的?
完善了这些后,别人才更容易给你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一下,当然都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进大厂很容易,另一些人来说进大厂就非常难。 我曾经写一段随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当一个人的起步比较强的时候,他后面的路就越来越好走。进大厂最容易的路就是上一个好大学,大厂都是去名校招聘的,即便在社招里也会参考候选人的第一学历。而当第一步走好了,进入大厂以后,后面跳槽去别的大厂也会很容易(只要别太拉胯),因为招聘时除了自身硬性水平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候选人在阿里能干上 5 年,那就说明起码候选人在阿里的工作大概率是没太大问题的,否则以大厂的淘汰机制他也干不满 5 年。 所以对标阿里的其他大厂看到候选人的这段履历后,心里基本上就已经给了一个基本分了,这时候只要面试别拉胯就差不多能过。
而对于第一步没走好的人来说,后面想进大厂就比较难。除了没有强悍的学历和工作背景的支持外,也没有大厂里那大规模业务的经验。这在一些领域里很吃亏, 比如 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烧钱的领域,比如电商,短视频,直播这些烧流量的领域(小厂流量上不去没机会锻炼技术方案)。
所以一步错,步步错。
而我就是第二种人,毕竟我是三表学历,外包出身(干过 4 年外包),这就注定了我们这种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有更大的机遇才能翻身。 我就比较幸运,努力了,机遇也到位了。 但即便这样也是在 2021 年的时候才翻身进入的大厂,彼时我已经是整整 35 岁了。与很早就大厂的大佬不一样的是,我只能算踩到了互联网红利的尾巴。 所以财务自由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混个高级大头兵的位置就是我的极限(当然说好听点可以叫专家)。
对于我这种底子和背景都很差的人来说,想进大厂,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第一个建议楼主的就是找对方向,我的翻身之仗就两个节点,2015 年初从外包跳槽到互联网,2016 年跳槽到第四范式开始做 AI。第一个节点脱离了外包,让自己跟市面上大多数的同行站在了同一条线上,第二个节点让自己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点接触了 AI,后来 AI 爆火,奠定了我进入大厂的基本盘。当然在这个赛道里坚持做了 8,9 年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社招进大厂,尤其是岁数大的人进大厂,定位就是专家,否则很难。如果楼主还年轻则会好很多。
所以,第一找对方向,第二坚持,第三勤奋。 坚持和勤奋是不一样的,勤奋和努力工作也是不一样的。勤奋不是要天天 996,007. 我觉得蛮多 996 和 007 的人反而能力一般,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被重复劳动填满,属于一年工作经验用了 10 年的人。这里说的勤奋,是嘴巴勤快点多去请教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是脑子勤快点多去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向,是双手勤快点多去实践自己的技术。 大厂社招要的是专家和 owner 型人才,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其他有大厂背景和优秀学历的人,不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胜他们几筹是很难进大厂的。
所以,选好一个自己认为有发展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坚持个 3~5 年,不说每天都很勤奋,但大多数时候都要不停的去学习这个方向里的东西,不区分开发还是测试还是运维,只要是跟这个方向有关的,就要去学。因为现在大厂也是一个人负责好多事(降本增效,测开比悬殊,一人分多角),最后会发现笑到最后的都是复合型人才。如果只想着测试那点事,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你都测不出什么名堂。
不要妄想努力 3,5 个月的就能翻身,很多人挣不到钱的原因就是太想挣快钱了,快钱不是普通人能挣的,普通人最后的决胜点都是机遇(运气好)+ 坚持(耐得住寂寞和辛苦)+ 勤奋(主要是脑子勤奋,不是身体勤奋)。 不要妄想通过一个点去获取进入大厂的机会,没有什么刷多少算法题就能通过面试的理论,也没有学成了哪个技术就一定能进入大厂的规则,大厂都是看候选人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深度(对专家的要求),而这个方向包含的点太多了,它不是靠速成的。所以培训机构说的培训几个月进大厂拿 p6,p7 的都是扯淡的,能拿这个职位的人本身就不差,当然除非运气极好以及遇到了风口,比如当年的移动互联网,前两年的 AI,当然是不是风口就又跟运气有关了,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看好的方向就一定是风口,普通人没什么独到的眼光,说白了都是押宝。我现在是借着 AI 的红利进大厂了,但 2016 年的时候谁敢说 AI 未来一定火,我也就是运气好,恰好选了 AI 而已。 所以,别想挣快钱,别想短时间内翻身,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都不现实。
最后,祝愿楼主和各位同行早日年薪百万。
现在就业市场,尤其是 it 职位是存量市场。
在这个前提下,有着大量的毕业生候选人。
因此必须考虑差异化竞争,远比几年前要难得多得多。
现在中低端的技术职位社招基本要求的是完全 match,实际是要求大厂互跳,非大厂员工几乎没有机会。
这和学习,努力的关系已经不大,大厂去魅,找个合适的坑,做下去,就很不容易了。
1.学历一般普通二本
2.业务做过电商,DB 和中台
3.算法一般,最近在刷题但是感觉难度较大,稍微换换题目就不会了
4.技术能力感觉尚可,自己还算有点信心
大厂一段时间内是不是只能面试一次啊,之前面试过飞书中台,后来面着面着组织架构调整没有岗位了,其他岗位投递了都没有结果
谢谢,有时间烦请再回复我下,不胜感激
1.学历一般,普通二本,另外年龄有点大,32 岁
2.技术尚可,自己完整的写过接口自动化框架,不是那种基于 testng 写简单请求的方式,算是写了一个完整的框架,感觉还算有点水平吧,在最近的两份工作中也做过不少基于 springboot 的项目,开发的代码和设计也都能插一嘴提点有用的建议
3.工作背景一般吧,都是中小厂,唯一好一点的背景是在最近比较火的杭州六小龙之一工作过,简历上如果备注杭州六小龙是不是会被笑掉大牙
4.业务背景做过小公司心理咨询电商业务,DB 测试,公司业务中台,最后一份工作业务流量和复杂度都还算比较高,算是公司核心中的核心业务(虽然中台本身不挣钱但很吃稳定性)
5.不足的地方是算法,目前在刷题,其他暂时想不到明显不足
感谢,很认真的看了,对自己非常有用
我学历普通二本,年龄也大了 32 岁,一直有个大厂梦(最主要还是薪资原因吧 ),所以最近想试试北京的一些中大厂岗位,主要还是因为年龄大了,在杭州的时候也投过阿里,当时阿里的朋友说超过 30 岁基本就不招 P6 了,P7 也在年轻化,但是说实话个人能力感觉 P7 要求达不到,也没有很牛的工作背景和学历,再加上年龄大了心里压力就很大,有点焦虑
其实我进大厂的目的也很简单,在大厂呆五年左右,心里的总包预期在 50 左右,然后五年后回老家随便干点啥,现在总包大概 35 不到,加一点点不值钱的期权
就拿昨天字节的职位来说。
首先职级是有限制的 2-2,3-1 说明我们只要干活的大头兵。所以潜台词是我们对年龄有明确的限制。
32 岁,离 35 也就一份合同的周期。如果不是那么缺人,那么招人的标准一定会往上提。
就拿 jd 来说,我现在都不看上面那些基本要求,下面那些附加条件全符合,还有那么点机会。
对 32 的人来说,上面的那些其实也没啥用了,下面的最好也要有 1-2 条特别 match。
现在有岗位是真的缺大批的人么?。。。
说都是虚的,你可以投投看,实践出真知。
他当年就是这个社区最卷的几个人之一,可能都没有之一的说法。
当然有机会了😓
现在你看谁大量输出技术文章的。
ai 测试?就容不下几个老测试。。。
那时候至少还知道未来什么技术没起来,可能会火,现在哪行不卷。。。
现在 30~35 岁的情况,以前的经历基本不适用了,不如做下沉市场,面向行业,找一些冷门行业,也许还有点机会,之前学习 AI,想着往 AI 行业跳,但是现在有点技术的 AI 岗位,哪一个不是在大厂手里?去大厂做超过 30 岁的大头兵已经不可能有机会了。过了 30 岁,学历、背景、技术能力、业务能力这 4 个维度,抛开大厂的背景,能比 30 岁以下的人唯一有优势的就是业务能力了。
楼主也可以跟这位小伙子比较下(毕业 3 年,现在 26 岁左右),比他优秀还是比他差一些,有他这能力水平,再积累点业务知识,基本已经超过 70% 的测试了,但是和他差不多的能力的人现在外面很多,再加上这 3 年所有 IT 专业的毕业生,就预计干测试这行的 30% 的毕业生不出 3 年,也能到这个水平,加上这些,你就知道有多卷了
同感,现在像他这样优秀的年轻靓仔真的多,他三年的水平已经顶旧时代测试的七八年了,何况他才 26 岁,我是面试官我也优先要这样的靓仔
大佬是说我么?我是菜鸡。。。
😓,我就当是去聊天的。。。我怎么可能面的过,3-1 可能都嫌弃我年纪大了。😓测试就更不可能了。你别看总包,我从来就没指望过能卷超过 4 年啥的。
大厂还是有嫡系啥的,我这种哪天没用了分分钟就被边缘化了。已经没啥救了。
羡慕能在一家待十几年的,我自己也会后悔当时为啥要折腾,唉,混混不也过来了。
看这帖子,当时我不也是 30 出头开始折腾的,折腾半天也就这死样。反正现在干啥压力都巨大。
大佬不要妄自菲薄,你是我等偶像,又踩在了 ai 的浪潮上,去大厂拿个 P9、T12、3-2 还是没问题的,我们这也挺多 40+ 入职的,在外企待了很久的,但是终究被大趋势推着走,也只能进互联网大厂卷了。
先针对你的现状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吧:
1、学历一般——这个对大厂不太是问题,大厂更多看重的是你当下的能力,学历是证明你十多年前的东西,不是现在
2、技术尚可——这个是你自己的评价,还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评价?写过完整的框架只是证明你能做,但你做的怎么样,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吗?
3、工作背景——中小厂,和学历一样,不能说明太多,你只要在那拿出了过人的成绩,证明你在那有出色的能力积累,就都是问题。六小龙是公司的名声,和你无关,你要证明的是你。
4、做过那么多,对下家意味着什么,一定要梳理清楚,拿出你的核心竞争力来。流量高,是你的功劳吗?复杂度高,你的解决是怎样的?这些最好都有数据去佐证。
5、刷题,不是不行,但能不能应用到实践中?比如我们遇到过的一个问题,去对一组千万级的数据排序。如何排?如何更高效的排?能不能更快一点?等等,这些才是重要的。
除此之外,32 岁,年龄确实有点大,工作应该有 10 年左右?你能不能拿出你 32 岁应该具备的能力?甚至超过 32 岁应该具备的能力?
这个年龄去大厂,大厂肯定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大头兵,而是一个能够有足够经验积累、团队或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师。
这些,你具备吗?如果不具备,就去按这个思路准备。如果具备,就继续加油!
说到底,你要思考的是,大厂为什么需要的是 32 岁的你,而不是 28 岁的他、她?你能给这个团队带来什么?
我只能说别强求了保证现在不滑落就很不错了,这个年纪小公司大头兵都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