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从管理好自己手里能管的东西开始,比如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分配资源,如何管控风险,如何把握进度
先针对你的现状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吧:
1、学历一般——这个对大厂不太是问题,大厂更多看重的是你当下的能力,学历是证明你十多年前的东西,不是现在
2、技术尚可——这个是你自己的评价,还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评价?写过完整的框架只是证明你能做,但你做的怎么样,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吗?
3、工作背景——中小厂,和学历一样,不能说明太多,你只要在那拿出了过人的成绩,证明你在那有出色的能力积累,就都是问题。六小龙是公司的名声,和你无关,你要证明的是你。
4、做过那么多,对下家意味着什么,一定要梳理清楚,拿出你的核心竞争力来。流量高,是你的功劳吗?复杂度高,你的解决是怎样的?这些最好都有数据去佐证。
5、刷题,不是不行,但能不能应用到实践中?比如我们遇到过的一个问题,去对一组千万级的数据排序。如何排?如何更高效的排?能不能更快一点?等等,这些才是重要的。
除此之外,32 岁,年龄确实有点大,工作应该有 10 年左右?你能不能拿出你 32 岁应该具备的能力?甚至超过 32 岁应该具备的能力?
这个年龄去大厂,大厂肯定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大头兵,而是一个能够有足够经验积累、团队或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师。
这些,你具备吗?如果不具备,就去按这个思路准备。如果具备,就继续加油!
说到底,你要思考的是,大厂为什么需要的是 32 岁的你,而不是 28 岁的他、她?你能给这个团队带来什么?
技术含量不只是会写自动化就是懂技术,能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被测产品的技术方案,架构、实现细节等,能不能针对技术方案做测试,能不能通过对技术实现的理解去提出更有技术性的缺陷,等等这些,也都是技术含量。
当然,除了点点点,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一点点来,年轻,不要着急。
作为一个多年大厂员工,在我看来你可能需要先完善下你的问题。
你目前的状态是怎样?小厂?中厂?学历和工作背景如何?有哪些擅长的,有哪些不足的?
完善了这些后,别人才更容易给你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1、测试的基础先夯实,把业务测试能力和经验积累起来;
2、技术的东西梳理下,找准一个方向去完整全面的实践下,成系统;
3、把自己负责的东西也梳理下,整理出方法。
这三个部分都搞好了,什么时候出来都能打
这几个问题看似是不同类型的问题,其实都是一类问题:自测质量不过关就提测。
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开发在提测前提高产品的提测质量,把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都消灭在提测前。
六年了,其实按时长来说不短了,仔细梳理下,总会找到自己的经验点和擅长点。
是不是要休息取决于自己,但一定要有一个时刻准备好的状态。
首先,要明确自动化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测试需求。
其次,根据需求找几个可以解决需求的框架/工具,然后比较选型。
再次,根据选型结果找相应工具的教程攻略。
最后,调试,搞定。
说起来难,其实,一步一步,网上都有大把大把的案例可以参考。
专业学习与学历学习都可以进行。
从企业招聘的角度,他们需要的是可以给他们带来价值的(就是能直接干活的),是能够给团队带来正向作用的。
学历学习会让自己的学历专业领域知识更完善(前提是真的在学,而非只是为了一张证)。
有限的时间,可能你会倾向于先做专业学习,但从长远来看,扎实的基本功也是需要一直做的,这算是难而正确的事。
基础的东西多看看多实践下,不要贪多,自动化那些东西都是建立在基础牢固的基础上的。
找不到练手的,就去拿一个现成的产品去尝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去不断 review,找人一起 review,确保自己用例的完整性。找一个比较小的网站,去尝试发现缺陷,然后找主流的提单工具去尝试描述这些缺陷。总之,先让自己有一些实践经验。
学习的内容该付费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自己筛选下,有些付费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也不太行。
还是需要有个人带着你,给你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梳理下各个阶段的目标,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