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软件最开始我们是 python 去做,定位搞不定,准备换 C# 的 flaUI+ 本地软件运行目录下放脚本(类似写 BingDu ),前端操作时,脚本去获取需要的数据,目前在规划,后面准备尝试跑一个 demo 出来,看能不能解决定位失败的问题,PC 软件还是用 C 生态好些。
哈哈哈,房贷、车贷、养小孩吗?
AI 在测试设计阶段和测试报告阶段都有很多点可以搞,最基本的测试大纲生成、根据排期表、测试大纲、需求文档、技术文档生成测试方案,根据质量管理系统的测试用例、BUG 情况、测试执行情况去计算覆盖度,进行测试过程中的数据汇总,按照模板生成测试结束后的测试报告。还可以结合自动化验收用例进行需求编排执行自动化。
互联网行业是真残酷,去年就与自己和解了,自从社区出一个 27 岁的测试同行,技术都赶上我们、甚至超过大多数在这些在互联网行业吃了尾部红利的测试同行,不得不承认以前低估了年轻人的实力,反正自认为如果没有赶上互联网尾波红利,会被他给赶下去。现在不去跟年轻人卷技术了,很难卷的赢。目前在细分领域分一杯羹,AI 暂时还代替不了,然后慢慢探索细分领域的 AI+,抱紧 AI 的大腿
有概率性很低的其他选择:回一线卷技术和经验,武汉不具备互联网的工匠精神,都在赚快钱和吃国央企红利。不止互联网,规模比较大的汽车、光电、存储行业具备工匠精神的也很少。如果去一线已经不考虑,可以兼职、从事国央企的生态附庸品行业。
普通技术岗估计不超过 40,核心业务岗或者核心技术岗也许可以到 45,非核心业务岗和非技术岗顶多 35 岁。
去北京、上海、深圳,然后技术很牛,再然后有熟人介绍直达业务部门,20K 应该可以
不一定,很多人可能就是自己看了点视频和教程做了点研发工作,比较能说一点,懂点皮毛,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学历太耀眼、而且平均年龄可能就 25~27。不到 1 年就可以培养出来。所以楼主如果学历统招一本,30 以下,还是很建议去卷卷,技术如果突出些,优势还是有很大的。
回老家省会城市工作、找找外包公司或者转行呗,双休不加班的互联网工作轮不到 35 左右的人,找个公司老老实实混满 20 年社保。搁 4 年前 35+,能力突出还有戏,现在随缘,特别赞同 lucasluo (卡农 Lucas) 这位小哥说的广结善缘,说不定哪天就拉你一把了。
有了 AI 后,公司测试人数与产品线比为 1:4,实际 AI 都没怎么用(哪有时间搞),还好现在不要求 2 周一迭代了(开发也没那么多),设计、研发、测试需求都在那排队,做完一个就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