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 AI,除了这些: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自动化测试技术,擅长运用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等方法设计精准测试用例。
2、会 Fiddler 抓包,会使用 Postman、JMeter 执行接口测试 ,并用 JMeter 进行基本的压测。
3、熟悉软件测试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缺陷跟踪闭环管理,具备软件测试技术实训项目经验能高效定位软件缺陷,保障系统功能稳定性与可靠性。
4、会 AirtestIDEA 自动化工具,熟练使用禅道管理系统,jira 缺陷管理工具。
其他的 AI 都能指导你一步步完成,以前没有 AI 时,你写的技能有很多东西确实不错,如果刚入行,还是从测试最核心的业务方向发力吧。
大部分 web3 发币、对私转账是基操,要小心鉴别,别被免费当苦力,最后拿不到钱
如果想了解清楚业务接口调用链路(比如:有些接口调用日志会有内部接口请求,内部接口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需要这个,就需要去看执行的 sql 了),做全链路接口自动化,sql 是必会的,脚本会涉及到 sql 读写
那标题不能超过 25 个字要保证开发能通过标题看懂什么问题,BUG 详情:前置条件、操作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必填,后端问题必须附接口请求、响应信息和日志文件,前端问题必须附 url 和截图这种怎么说
现在的大环境下,专职做效能是最先被赶走的,我自己的经历:
2017 年入行是专职业务测试。2019 年开始接触效能平台、自动化平台效能与业务比例差不多 2:8,在同一个公司完整上完一个合同周期的班。2021 年年初跳槽专职效能平台和工具开发,2022 年年初几个专职测开的人过完年就被干掉了。现在的公司业务测试占比 90%。以前做专职效能平台的同事,后面的新公司又被干掉了。
先了解接口的结构、工作原理、状态码,再结合业务看一个完整的业务流接口调用步骤和接口关联关系,学好 SQL 语法
不能只做效能,只做效能那淘汰率高的离谱,测试开发的核心还是以技术手段做好软件的业务测试,其他公司我不知道,我待过的公司常见的比例是 3:7 或者 4:6,工作量还是以业务测试为重心
以前经常出技术干货的人都在大厂吃 AI 红利呢,哪有时间写文章。
近几年失业的人太多了,首选并且更容易转行的就是搞培训。
各大论坛以前要花钱请写手,需要丰富论坛知识和范围,现在有了 AI,从成本因素考量,简单的知识 AI 生成,不用花钱请写手了,只有精选知识还需要人手写。
猜测可能原因:
1、有比你年轻、便宜的人;
2、有比你更好用、更专业、薪资跟你差不多的人;
3、有比你更卷的同行,最低 996 强度的加班;
4、甲方自己都快没分包项目给外包做了,提前开源节流;
5、你的外包公司与甲方合作不愉快,存在争议和纠纷,甲方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