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得想一直活下去,而不是修改不痛不痒的 BUG,编辑器能用就行,活跃度上来再改呗

  • 武汉 6 月份面试合集 at 2025年06月24日

    对的,别轻易回武汉,除非身不由己

  • 武汉 6 月份面试合集 at 2025年06月23日

    武汉呀,正常,本土公司其实不是那么缺人,很多都是挂着个职位。华为就不用想了,社招只有外包岗,除非是海龟或者一线大厂的高级管理。小米、金山、腾讯等大厂分中心倒是招人,但是学历、经验、能力要求跟一线城市平齐,在一线这个薪资招不到,所以苟到武汉招,最佳目标是一线 5 年多相关经验的牛马。30 岁以下的大头兵,30 以上的都需要有开发经验、管理经验,而且要求比一线还高。如果楼主满足这些大厂分中心的要求,可以试试。如果不是很满足要求,大厂分中心的外包其实也可以考虑干,大厂国央企的外包比很多本土公司稳定且靠谱,首选是国央企外包,很舒服且更稳定。

  • 你现在的兴趣和爱好是啥 at 2025年06月23日

    健身、陪小孩、打游戏、看民俗文化、追动漫

  • 2025.6 -- 继续找工作中。 at 2025年06月20日

    看不懂就对了,普通人赚不到认知外的钱

  • 😂 毕业即失业还怎么生活?啃老?也难怪现在年轻人、中年人都消极。只有那一部分拿一个月上万的退休金的老人快乐阳光的生活、精力旺盛,7 老 8 十了还在广场舞上谈情说爱,还同时谈几个,也不怕心跳上来把高血压整出来了

  • 找对象 at 2025年06月19日

    找你们公司 java 开发帮忙,他们可以 new 很多出来

  • 跳槽建议 at 2025年06月18日

    空挡时间多正好学习呀,现在的 AI 这么方便了,先把代码基本功学好,再学自动化那一套体系。先把基本功做扎实了,直接往测试开发跳槽都可以

  • 跳槽建议 at 2025年06月18日

    深圳 10.5K 已经可以了,这个环境跳槽?先自我评估下自己的能力。不能进大厂、进好公司就苟者,有自信进大厂和好公司就投简历。推荐城市?除非回老家省会,否则还是深圳机会多。业务?证券的业务就很好呀,还有什么好的业务能和证券项目比?AI 大模型算法测试倒是最佳选择,但是这个岗位的要求可就高得多的多。

  • 测试跳槽 at 2025年06月18日

    1 年多经验,你负责的系统测试点、测试用例编写能力怎样?其他人拿到用例能不能直接执行测试?测试工作中协助开发解决了哪些问题?发现的问题可以准确的识别出问题发生在前端还是后端?你对负责测试的软件系统架构、底层服务调用、业务数据流转、数据库存储逻辑都了解吗?负责测试的系统用到的中间件有哪些?中间件工作原理是什么?不了解就先了解这些,面试官对于 1~3 年的测试工程师看重的其实就这些。编程语言懂就行,那些 UI 自动化、接口自动化不是 1~3 年的核心考核点。

  • 有些领导是这样的,找个理由说保洁没做好卫生,客户来考察时不满意环境不签合同。这样的领导不在少数,跟错了领导只有背锅的份

  • 自己都做了个半成品(跑通 xmind 用例生成上传到 git、跑通通过 PRD 和 cursor+claude-3.5 生成开发项目主体、前端页面上传到 git、跑通本地拉取 git 代码,在 ide 编程工具 上集成 AI 能力做一些定制化开发上传到 git,云服务器部署项目,访问部署页面进行操作),继续做就得:买云服务器、买 cursor、之前的到期了,重新搭 jenkins,然后要整合这几个模块。公司不给支持,得自己买,做成成品又没钱,总不能白给公司干活吧,搞不好还给你安排一堆事情做,不如不搞,图个舒服

  • 向上反馈其实结果也一样,领导会说听你的还是听他的?出了问题总不能领导自己背锅吧,自己背锅还想不想在管理岗混了?甩给底下人又不用降薪又不用被干掉,顶多背一个失察的通告处分,罚一点点钱,自己还能继续干管理。即使向上反馈领导发现这样不行,要改,那不得否定老板的决定,自己还想不想混了?

  • 停留在 DEMO 和 PPT 阶段,目前推不起来自己也懒得推

  • (PRD+AI+xmind 测试用例)+(cursor+claude-3.5+PRD)+(ide 编程工具 +IDE 工具的自动生成 sql 组件 +AI 补全代码组件)

  • 只要公司有 AI 相关的软件,就会让功能测试做 AI 软件的功能测试。AI 算法测试、性能测试倒只有大厂或者自研大模型的公司会配置,而且团队不会小。

  • 有呀,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在搞:“精准测试” 了,人不够需求多,不精准测试搞不完。

  • 单纯从软件测试角色换路线的话:
    跨度小:测试管理、产品经理、产品运营、AI 应用开发工程师;
    跨度大(目前比较火的行业):抖音、快手、小红书的运营、推手、推广等;
    直接转行(不容易失业的):考编、辅警、协警、社区网格员等。
    搞文化相关的(我是个人认为以后搞传统文化是一条不错的路):微创作、视频和照片剪辑、民俗文化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你说的是虚拟真实场景进行检测吗?大多数模拟的真实场景虽然能用,但是准确性存疑,不然也不会在对外宣传上加几个字:“理论”,实际数据大多数时候都比理论数据低。

  • 你说的这个慢慢沦为为资本服务的产物了,某铺子、4 轮电动车,这些行业的立法方还是各个企业派进去成立的。行政立法通过什么方式去做?仍然是检测、成分检测、添加剂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碰撞系统检测、车框架压力检测、防火灭火系统检测、水浸检测、部件老化检测、行驶参数检测、等等。国内的车企、食品为什么总出问题?还不是立法执行不到位或者无法可依。

  • 补充一句,如果新能源汽车从生产出第一批车到正式交付到用户,必须经过 2 年上路测试和 1 年安全测试。不然不允许上市,我想汽车质量都会有质的提高。恰好这些都是测试做的事情,领导能够同意吗?

  • 引用文本:国内公司加班可以在三个月内造出一台新能源车。质量在速度面前失去了它的地位,这或许都是机会主义在作祟。

    国内测试现状还是因为这个,速度和效率优先。开发、产品、销售都是可以快速且看的见的产出。测试环节无法直观的看到产出,顶多能看到测试用例、BUG、测试情况,但是这些都是过程,没有产生结果和产出数据。其他的产出都得 PPT 才能体现,但是测试做的这些带不来面向客户的产品、现金收益。领导为了能快速抢市场,只能选择放弃质量。新能源汽车、AI 产品、定制化服务皆如此。

  •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来考虑。当一个人负责 6 条业务线的软件质量时,还会花晚上休息的时间去用 playwright MCP 做好自动化吗?还会去想着集成公司的 devops 体系吗?我想这个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着简单、能用、满足需求就行,其他的真没有精力搞。当一个人只负责 1 条或者 2 条业务线的软件质量时,自动化、测试环境部署维护、devops 体系、工具开发、K8S+Docker、AI 对测试赋能,这些都能搞。

  • 讲真,实习的话无所谓,可以多找找,没有再去这个,在长沙的话 2750 够基本生活了,如果同样是 3000 左右,能进好公司实习就进好公司实习,不是好公司,这工资就非常没有性价比了。实习不用执着于测试,开发、运营、售后、业务实施都可以干

  • 作为一个深漂回二线后至今 5 年的人,深知生活幸福和赚钱快乐不可兼得。工资肯定比不上一线,但是不加班、下班还能去逛街,住自己家,不用担心房租和吃饭花钱,生活节奏也慢,周末去城市周边玩个水、漂个流、野个餐、跟家人一起短途自驾。陪家人或者朋友吃个饭、逛个街。

    上班干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不是自己分内的事不用做,不用特别卷技术,一线的知识回二线够用且还有富余,测试的话大部分时间还是业务测试。除了互联网大厂的子公司或者分部外,不会单独配置测开岗(比如我们这的传统行业大厂,没有测开)。测试做好质量管理就行,其他的随便你们自己玩,能够做完自动化体系更好(做了也没钱)。反正很多测试岗没有技术相关的 OKR,甚至连绩效考核都没有(有些公司没有年终奖,搞绩效没用),版本迭代周期基本 2 周或者 1 个月(二线没有互联网大厂核心业务研发团队,发版没那么急),那些事情不加班也能干完,干完喝喝茶、学个习。下班吃完饭楼下散个步,一周去个几次健身房,身体明显比以前好了。

    之前在一线时,995 或者 996 的节奏,下班都筋疲力尽了,只想躺着,周末偶尔和朋友出去玩下,能玩的也就:爬山、海边玩水、逛公园。大部分时间都是追剧、玩游戏、睡觉,无聊且枯燥。虽然工资高,但是到月底一算账:吃饭、买东西、玩、交个房租就去了三分之一。不过在一线是真的能存钱,因为花钱的时候很少,就是基本消费支出,其他的都在账户上,回二线后渐渐发现钱是越来越难存了,一不小心就成月光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