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赚钱能 15,业务不赚钱 10 左右,10~14 区间覆盖大部分测试同行
正规的 web3 联系 @Lihuazhang ,不正规的 web3 是远程办公对私转账或者发币
大头兵:一般公司 8~15K、稍微知名一点的好企业 10~20K。
管理:10K~上不封顶。
在武汉工资<=10K,看着低,但是有接私活或者晚上兼职的时间,如果能多接点私活或者多点兼职收入也赶得上好企业的大头兵。
要么钱少事多,要么是皮包公司,要么是钱少事多,要么是外包,要么是钱少事多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也是忽悠大家的,他们是一种高级忽悠,有自己编造忽悠数据,大家如果不是公司直接参与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是忽悠。
目前接了 7 个项目的测试兼职,包括 erp,saas,wms,涉及考勤/金融支付/打印机软件加终端/房地产等,涉及小程序/app/web 后台/均高质量交付。天啊,这么多兼职,这不比全职赚得多,还内推啥?
有些公司重构就是屎上雕花,开发自己知道原系统很拉胯,不如重做,但是又被下达必须重构的任务,开发就会用完成任务的方式随便搞搞,反正有测试背锅
前东家,测试开发组很少的几个人就想 AI+ 测试落地,没有资源和人力的情况下还是把 PPT 和 demo 写好看些
你完全可以这么回复:没有技术评审、没有技术方案、只是复制粘贴逻辑、没动老代码、不需要开发进行 show case,那么测试从开发提供的方案分析,这个需求非常简单 ,开发自己就能上线。
2017 年到现在 8 年测试经验了,像这种重构类的测试任务不是应该先了解清楚他们重构的技术架构和技术方案吗?是全部新写接口还是新接口包老接口?先梳理出老系统的业务流程吗?全部新写接口如果开发不懂老业务,写的接口也不能用,测试理论上应该和开发共同梳理出老系统的前后端业务流程、交互逻辑,并维护进测试用例作为测试用例覆盖,开发提测前执行一轮你的业务流程用例。如果是新接口包老接口,BUG 不一定多,给研发一份主流程自测用例就行,测试自己全量覆盖。
现在有 AI,除了这些: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自动化测试技术,擅长运用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等方法设计精准测试用例。
2、会 Fiddler 抓包,会使用 Postman、JMeter 执行接口测试 ,并用 JMeter 进行基本的压测。
3、熟悉软件测试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缺陷跟踪闭环管理,具备软件测试技术实训项目经验能高效定位软件缺陷,保障系统功能稳定性与可靠性。
4、会 AirtestIDEA 自动化工具,熟练使用禅道管理系统,jira 缺陷管理工具。
其他的 AI 都能指导你一步步完成,以前没有 AI 时,你写的技能有很多东西确实不错,如果刚入行,还是从测试最核心的业务方向发力吧。
大部分 web3 发币、对私转账是基操,要小心鉴别,别被免费当苦力,最后拿不到钱
如果想了解清楚业务接口调用链路(比如:有些接口调用日志会有内部接口请求,内部接口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需要这个,就需要去看执行的 sql 了),做全链路接口自动化,sql 是必会的,脚本会涉及到 sql 读写
那标题不能超过 25 个字要保证开发能通过标题看懂什么问题,BUG 详情:前置条件、操作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必填,后端问题必须附接口请求、响应信息和日志文件,前端问题必须附 url 和截图这种怎么说
现在的大环境下,专职做效能是最先被赶走的,我自己的经历:
2017 年入行是专职业务测试。2019 年开始接触效能平台、自动化平台效能与业务比例差不多 2:8,在同一个公司完整上完一个合同周期的班。2021 年年初跳槽专职效能平台和工具开发,2022 年年初几个专职测开的人过完年就被干掉了。现在的公司业务测试占比 90%。以前做专职效能平台的同事,后面的新公司又被干掉了。
先了解接口的结构、工作原理、状态码,再结合业务看一个完整的业务流接口调用步骤和接口关联关系,学好 SQL 语法
不能只做效能,只做效能那淘汰率高的离谱,测试开发的核心还是以技术手段做好软件的业务测试,其他公司我不知道,我待过的公司常见的比例是 3:7 或者 4:6,工作量还是以业务测试为重心
以前经常出技术干货的人都在大厂吃 AI 红利呢,哪有时间写文章。
近几年失业的人太多了,首选并且更容易转行的就是搞培训。
各大论坛以前要花钱请写手,需要丰富论坛知识和范围,现在有了 AI,从成本因素考量,简单的知识 AI 生成,不用花钱请写手了,只有精选知识还需要人手写。
猜测可能原因:
1、有比你年轻、便宜的人;
2、有比你更好用、更专业、薪资跟你差不多的人;
3、有比你更卷的同行,最低 996 强度的加班;
4、甲方自己都快没分包项目给外包做了,提前开源节流;
5、你的外包公司与甲方合作不愉快,存在争议和纠纷,甲方做出相应的调整;
很多垃圾外包公司都是这德行,外包岗还天天义务加班一小时,最后一个下班,这个真没必要,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就行。但是有比较强点的外包公司,加班至少算调休,周末不强制加班,就是到手工资没多少。下份工作注意甄别,过了 3 个月试用期就赶人,估计下份工作不好找,得找个信服的理由跟下家公司解释
我们是部署了 3 台 211-Master,便宜好用,自思考模式比市面上最强大 AI 还要更像人的思维
抱好原组长的大腿,自然会告诉你怎么做
测试组内复盘什么?写了多少用例?花了多少测试时间?提了多少问题?然后闭门造车似的决定后面版本怎么测试?
测试复盘针对的是整个项目组,针对本次版本的问题进行讨论,结合历史版本进行比较,哪些有改进、哪些无改进、哪些是新问题,并对出现的高频问题、顽固问题、历史问题,和整个项目组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在下版本我们要做到什么目标,同样下个版本发布后再做一次复盘,确定之前的方案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一次一次的修复改进,最终的方案成为项目组迭代规范存档。
好资源、好项目、好技术都像真实下属倾斜,名义上的下属自己想参与,那主动过来找我,不主动过来的不想配合的就顺其自然,给一些边边角角的杂活扔一边自己玩去,只要保证项目正常发版就行,擦屁股的活比教育他容易多了,这个是没有淘汰制的公司的无赖做法。有末尾淘汰制的公司就好办多了,直接找数据,或者找理由让他绩效最低就行,我从来不做热脸贴名义下属的冷屁股超过 3 次的事情。不过偶尔还是会暗示:想成长、延长职业生涯就跟着我一起搞事情,不想的话就在那摆烂等 SI。名义下属毕竟是少数,招人的时候第一关面试的是你,又不是你的领导,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