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工作 9 年了,还是个普通测试工程师,也没有晋升的希望。
请问行业内的诸位同行,如何应对 35 岁乃至 40、50 的职业危机?
这行能有办法干到退休吗?
不能的话 有啥其他可转换的赛道吗?
1
同样的,很迷茫
大家的迷茫是相同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赶紧买个摩托车先骑起,要不以后送外卖都费劲
吉祥三宝
年级大了只有保安、保洁这些没有职业焦虑能一直干,不然任何职业都更倾向于年轻人,除非自己有资本创业、投资。只要是给人打工的必然有被淘汰的一天,不管你技术多好都没用
都很迷茫
也很迷茫
同感
“我的人生经验有两条,一是不怕,二是乐观”
王权没有永恒,参考土木老哥们
35 岁争取被动收入超过 3000,然后降低欲望,其实不当牛做马的未来其实更值得期待
过两年就 35 了。公司还有位 99 年的测试,明显能感觉到,不管哪种技术提升,还是管理提升,公司都在偏向她。
回老家躺平
同迷茫
我已经 36 了,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测试经理,一样的迷茫,在一家走下坡路的公司当中层,闹心的事多了去,我想说的是,晋升了也未必是大龄测试的出路,市场环境就这么差。
我也 30+ 要准备结婚 但是女友要求我稳定 未来还是挺焦虑的
现在开始学习投资的知识,在股市上,时间就是你的朋友。40 岁还有班上就上,没有的话就靠一点 3-5% 的理财收入,回农村,等 60 岁退休工资。
真要面对,资源和不确定性总得占一条。。。
其实吧,能苟就苟,想太多,当下过的都难受。。。
就我自己的圈子来说,高中是市里第一吧,今年有 2-3 个做 IT 的高中同学失业。--本人 42 了,今年才当的沪漂。
大学是 C9 吧,联系的大学同学我目前还不知道谁被动失业的,不联系的应该也有失业的。
有些事情吧,你看不明白反而可以很开心,看明白又做不到只会更痛苦。
越来越觉得打工,打工就那么回事,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身在腾讯, 腾讯在国内应该是对年龄最友好的一批公司了。 如果不做到总监,GM 这一层。 就是普通的大头兵或者 leader,只要事情做的不差,业务也没有硬性裁员指标。 干到 40+ 一般都没什么问题。 但过了 45 依然不好说。 只要到了最少总监这一层,可能才能往 50 奔一下。 我们 GM 好像今年已经 50 多了。
所以像我一样的大头兵,基本 45 岁就是上限。 45 岁以后被裁员,基本就是地狱模式。 但你要问我们这些人是怎么样的? 大多数都是想的在 45 之前把钱挣够了,45 以后就随缘。 毕竟在头部互联网公司做事,到了 30+ 以后年薪大几十万都是很正常的, 年薪百万也不少见。 所以被行业抛弃之前攒够几百万存款是没问题的,要是夫妻两个都在大厂工作,搞出千万存款也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别过度消费,别玩破产三件套。
这就是我们这些到了岁数后还在大厂工作的人的普遍想法。 很多人之所以扛着加班加到吐血,被 PUA,被侮辱,也要在这里干下去,就是知道这一行的寿命就在 45 岁。 在 45 之前把钱攒够了就是终极目标。所以哪给的钱多去哪,主打一个抱着 45 岁就退休的态度。
当然也有像我一样不消停的, 我试过做老师,做家教,接私活,写小说(虽然两部小说都扑街了),但主打一个各种尝试其他赛道的经验。 只要找到一个能稳定月入几千块的赛道就可以。 到时候几百万存银行吃利息, 每个月挣的几千块够吃喝拉撒就 OK。
卷技术,卷大厂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我记得有人说我们这些卷技术的最终都会回归培训行业。 但其实我们最终基本上都会回归躺平。 因为钱在那个时候就挣够了。
先扛过去这经济寒冬再说,你在想怎么应对大龄被裁危机,应届生在想怎么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初中生在想怎么过那 50% 的高中分数线的分水岭,别想太多了,路到桥头自然直。
别焦虑,这世道饿不死人,最差的后路也就是贩卖体力
乐观面对吧
工作 8 年,身边同事年纪都不大,基本工作 6 年或以下,没人考虑这个问题,结合身边还有一眼大龄的研发测试,所以我对 “职业危机” 不太深刻。
实话说,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定格在 35,身边的研发测试产品一级管理者,很多是 90 后(如 91~93)。
自己不相信 35 危机,不代表真的就不存在 35 危机。还是尽量赚钱存钱,平时克制大花销,存下的钱转化为实际资产(最简单就是买房,理想是有俩房一个自住一个收租,安全苟下来),尽量不负债,这是多数普通人的倾向。这个目标都还够我和对象再努力个小十年了。当有了些稳定的睡后收入之后,上限就再探索吧,主要是保收入下限。
回到工作的主线,个人感觉就两条路:
当然会投资会玩钱敢打敢拼还很能操作,那就很大空间了。
先考个保安上岗证,现在能抵一点个税,以后能养老
找一个不限制年龄的去试着做做
铁人三项,了解一下,哈哈
同样迷茫,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别忽视了:身体,不管做什么,工作好与不好,都要把身体养好。
大厂里打拼的同时注意下身体,特别是一些慢性的疾病会跟随后半生,很难受。有时候心理上和身体上双重打击就没必要一直坚持,最后赚的钱转手给了医院。
这种事情,明明知道焦虑没有用,但是有时又忍不住焦虑的。我自己抗风险的方案。
50 就别职业危机了吧, 可以退休了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