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团队对质量负责 at 2022年03月07日

    太理想了。现实是:

    1. 老板的钱是有限的。
    2. 20% 的人创造 80% 的价值,大部分人都是工具人。
    3. 相比开发,测试工具人更多。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测试如果连质量都不能保证,那你的专业性在哪里?
    如果你不能改变质量,但是你可以尝试用你专业的方法和语言来报风险啊。
    不改变自己,别人怎么会被你改变?
    你自己不卷起来,你怎么可能卷的动团队?

  • 学了几个新名词 at 2022年03月07日

    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面试就是这种词一堆,不考虑候选人的背景。
    那大概率会不会 LEADER 就是个水货,做的事情就是薄薄一层呢?O(∩_∩) O

    词本身没有错,要看说这些词的人,问他几个为什么,看看到底有没有真货。

  • 年纪越大,越不会考虑去互联网卷吧?
    互联网的测试有不疯狂加班得么?。。。

  • 作为技术,你要推计划。你得给方案啊,人力,资源,技术路线都得明确,要不谁能相信你能做成?

  • 如果能用低成本方案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为啥要换高成本方案呢?
    换方案又是为了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呢?

  • 测试的产出到底是什么 at 2022年02月19日

    交付可用的产品,做好产品发布的最后一关。
    但本质上来说还是辅助角色,产品的核心价值是由其他人提供的。

  • 写个 C++ DEMO....

  • 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从端到端做一次 0 到 1 的项目,基本的素质就具备了。
    只是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罢了。

  • 个人观点:
    持续做管理吧,技术只作为辅助手段,中年危机都会有,测试想做纯技术太难了。。。
    要不要试试从测试 OWNER 向项目 OWNER 转型呢?

  • 我的 2021 年终总结 at 2022年02月07日

    400W 的贷款还是挺有魄力的。
    也是自信啊,加油!~

  • 类似华为的算子验证?算子层还好说点,整个图的性能分析和优化以及 codegen,改起来头都大。。。测试一下 benchmark 也多少有些挑战。
    加油吧,在成都,以后类似的机会不会少的。

  • 目前个人做 HPC,MLSYS 方向的工作。
    不是打击楼主。年前有同事问我学习线路,我给了列了一下。
    也有做通讯的同事问我如何转型做底层开发,做算子开发。推荐了两本基础的书和课程。
    他们基本都放弃了。。。
    而且这个方向同时看学校和专业。我自己华五的科班本科,一样被歧视学历。

    有兴趣可以参考下这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611053/answer/676815240

    我自己花了 4 年的时间做积累。。。中间还 GAP 了三次,裸辞或者离职学习。。。最多最多算是入个门。。。

    再说两点:

    1. 芯片验证和软件测试是两个分支。
    2. 底层软件基本是开发自测,测试是没有能力测试的。目前底层软件通常来说只有大一点的大厂才需要,大部分开发是编译器开发出身,架构能力不是写业务的开发能比的。
  • 芸芸众生,有自驱的,可以在认知上碾压你的毕竟是少数。
    都是同事,差距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 面试 XX 前,我要读的书 at 2022年01月19日

    然而这些大佬都不会告诉你,他为什么选择这些书来读。
    照猫画虎,真能画出虎来?

  • 过去的 2021 at 2022年01月12日

    难,我走了纯技术的路线。
    但是纯技术的职位随着技术难度增加越来越少。
    我这次看,南京我可能只有 1 家可以选的。
    那么可能意味着我 40 岁还得背井离乡,去北上工作。
    有的时候会想如果不生二宝,那么就不会从中兴出来,虽然加班会多很多,薪水也会低一些,但是可以穷开心,不用像现在这样,要对标这个对标那个,看着远处的山摸不着还要拼命去够,心累。
    看着周围同事安排什么做什么,严重缺乏认知和思考,就觉得别人好没追求,怕被同化,更加烦躁,还是修心差的太远。

    但是现实是如果你不提升自己,那么随着高校扩招,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的议价权选择权也会越来越低。
    谁让咱们国家人多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在低维度比如加班,听话这种层次卷大家,但实际还是卷。。。

  • 过去的 2021 at 2022年01月12日

    省的惹是非,我自己记录就好了。

  • 2001 年是互联网泡沫。
    2021 年是互联网卷其他行业的拐点。
    人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少,怎么可能不卷?
    大部分人是没有自驱,经验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的。
    如果有自驱,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失业。

  • 过去的 2021 at 2022年01月10日

    39....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算了,撤了,等我周末把文章整理一下。
    本来就不想公开专栏,那就撤了吧。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我不是大佬,我是菜鸡。今天本来以为很简单的东西,调到晚上也没搞定,还是有些浮躁。
    其实是这个社会分工造成的,能扛过 40 岁的技术很少的。
    互联网的共享本质是什么?就是卷,通过共享,垄断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减少更多的工作岗位。
    但是你能改变么?不能!国家还是希望大家艰苦奋斗,继续拼命的。你看什么时候公务员放开 35 再说吧。

    90 后比我们 80 惨多了,工资是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看成长性,这里成长性有公司也有个人。
    现在大环境下,就指望招几个外包点点,然后招几个能解决现场问题的,啥都干干,节约企业成本。
    想改变自己的人,还是需要有一些魄力的,钱绝对不能作为第一要素。
    我现在的小老板原来达摩院的算法,出来跟着他老师干,至少短期收入会少很多很多。

    真正的大佬可以看到未来 2-3 年行业的整体走向,这是人脉和技术的双重积累。而我自己一周没提升就开始发虚。

    我还是有些失望的,上面回了我也不少,没一个拿自己做测试的技术来怼我的。
    我在脉脉上倒是遇到过一个阿里的 P8,但本质还是内卷,通过技术减少测试人力成本。
    其实我自己也在卷,做性能的,也卷别人。。。本来卖 2 个,现在卖 1 个。能不卷么?

    我什么提刷题,因为刷题是最简单的,测试面试我觉得多少还是很有点玄学在里面的。我提刷题有几年了吧,这里有多少能坚持下来的?你能熟悉数据结构,懂各种排序就已经超过了不少人。
    我这次为什么窝家待了 3 个月,因为我知道自己菜啊,我不学习没机会啊,或者说有机会你也抓不住。楼上说的眼高手低,我是有一点,这几年好了不少,做测试的时候最严重。

    我希望我以后遇到的优秀测试都能就事论事,不夸大不隐瞒,敢于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这就很好了,机会多多的,我就不知道说这个反智,说那个没地位,说这个背锅什么的有啥意义。
    我提供测试都会写好文档,做好说明。但是遇到不少测试说你也做过测试,你来吧。或者环境你也能搞定,你上吧,这就蛋疼了。最后你态度不好,给你扣个帽子,这人太骄傲,不好相处。不知道有没有点感觉了?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感谢!这次总算是正儿八经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观点。
    这次转型是 N 家有找我去聊的,自己评估能力完全不够,就不去聊了。

    我就是瞧不上一谈工作就说自己工资低,就说能力不足,稍微干一点皮毛就开始喊累的,无论是测试还是开发,就这么直接了,至于其他人爱说啥说啥吧。
    最后可能也是因为瞧不上以前的自己,才这么怨念的吧。

    就像你说的大部分情况下有钱堆人就能解决,还是想去做一些堆人解决不了的事情,继续折腾吧。。。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我的怨念在领导。很多领导其实瞧不上测试,又从来不给测试机会,测试还傻乎乎的干着杂活,领导随便忽悠两句,还觉得领导对自己还行。这才是最坑的。某些领导除了 PUA 自己人,卷自己人,新方向开拓不出来,还能干啥?

    所以我找工作说是不看钱,但是其实是最难的,我看领导,要看气场合不合。互相瞧不上也不是没发生过。。。

    还有怨念就是转方向以后,发现自己是真的菜。。。发现更菜的还喜欢 BB 的,就想到以前的自己,就莫名火大。BB 也就算了,还没有解决方案,那你最好就别 BB。

    我现在招不到合适人的问题是半体制给不起钱。自己的博士也很难留下来。面试也是有博士来的,瞧的上的基本也不会来。至于测试,不知道谁招的。

    像 02 阿里这种太个例了,但是通过求知和学习,是可以提前几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方向的,这是普通人可以尝试的。

    至于举证我觉得是思维模式不同的问题,拿别人说事叫啥呢,要说只能说自己,别人无权评价。。。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嗯,客观来说,我还是有我自己的骄傲的,也可以认为是狂妄吧。。。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知道的大佬,可以请年休在家自己改开源;可以过节不休息在家调板子。
    我目前所在的所里,北京的博士们内卷到经常 3 点休息。
    反而我们做工程的倒是有点躺平,毕竟钱少。。。
    既然我现在看到了,那么我就有义务告诉你们,这个世界还是有这么一群有理想的人存在的。

    你们作为测试技术的 TOP,想的不应该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来内卷,是不是应该去尝试一下深入新兴的技术。我不太清楚目前大厂关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测试到了什么程度,是平台侧的测试呢,还是算法侧的测试,有机会的话,可以发一份让我学习一下么?

    然后你们能不能尝试摆脱 APP、电商等软件测试的范畴,去引入算法、5G、芯片、硬件测试的内容?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我是我对组织的建议。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首先要觉得我菜,然后觉得我要折腾,再后面才是学习。
    如果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那学啥呢。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这对测试来说挺难的,因为工作是区分对错,学习又要不断否定自己。
    如果开始对自己缺乏信心,那就更难了。

    至少从看技术书的比例来看,算法>>开发>>测试,先从这最简单的开始吧,别总喊着我要学习某语言,最后连 leetcode easy 都傻眼。
    什么时候能少沉醉在自己的感觉良好之中,才可以吧,哎,挺难的,我这要求确实太高了。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2021年06月29日

    你会写 C++ 么?
    不会给你 2 个月业余能学会么?
    不用太难,能测接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