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嗯,7 点半起来。。。我家娃都比我起的早,车上,中午再各睡 20 分钟。
每天要玩点游戏 1 小时;追小说,要 40 分钟;看英语要半个小时;看技术公众号要 1 个小时;然后看点书要 1 个小时。
除非把游戏小说戒了,那生活还有啥乐趣。。。
夜猫子有 10 多年了,早已习惯。。。。晚上不舍得睡觉,一般 1 点睡,确实比较操蛋。。。
通讯的门槛还可以的,我以前在中兴,如果做协议,虚拟化很多技术也需要协议。
我已经不做测试 5 年了,做了 3 年的移动端,移动端的迭代算是比较慢的,测试应该更慢一点。
我目前是做视觉相关的算法工程,哎,就是个填坑的,很多要做 0 到 1,最近在弄 FFMPEG,因为我好歹接触过,其他人都没碰过。
你其实抛开城市,找工作其实不难的。我在南京其实也不太好找工作。
做通讯协议,去华为,中兴,小米,VIVO 看看吧?
30 岁可以试错,转行穷 3 年,小公司也很不稳,最好考虑清楚,为什么要转。
测试也不长久,技术都不会太长久,除非是高端职位,可替代性极低,而且就算是高端职位也要考虑体力,脑力随年龄衰退的问题。要学会拥抱变化。。。
我刷脉脉匿名区,经常就焦虑了,然后删了装,装了删。。。还是内心不够强大。。。
这玩意就是个概念,7、8 年前开始说 DEVOPS 的时候就有了。
但是好像没有好的方法论支撑,大概率只能落在 PPT 里。
还是单元测试好。。。。
不要把算法想的多万能啊。
传统算法就模板匹配在固定场景下还凑合,泛化能力呵呵哒。
从源拉下来图片然后做模板匹配,不断迭代试试看呢?
非专业论文,一般写公式 WORD 字符就可以搞定,稍微麻烦点 MathType 也够了。markdown 不行截个图引用一下不就好了。
可以过一年统计一下,用这个上下标的使用量。
这种需求其实挺无聊的,价值太有限了。恒温大好人,又比较闲。。。。。。
了解一下 LATEX 吧。
你这么问的话,麻烦报一下厂名吧,你认为的大厂可能是别人认为的小厂。
我个人理解的大厂,我被脉脉洗脑了,只有 BAT,TMD,华为算大厂。爱奇艺,360,SINA 算二线大厂。。。
从你的描述看,我可能会比较主观的认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了解行业,没有去面过大厂,就来问这样的问题。
虽然我没有性别歧视,但是我觉得你很有可能是女的,感性远远大于理性。。。
中厂,你确认你有能力推动质量落地和自动化推进么?中场只会很不规范。
展现你超越其他人的技术能力,然后再说跳槽还是换组。
测试去大厂,不解释。
我个人的理解:
1.神经网络的瓶颈已现,未来 AUTOML、大规模的数据集都是大厂玩的,普通小厂资本无法支撑。
2.算法测试需要算法背景,目前的测试人员普遍自驱力和学习能力偏弱,算法毕业生饱和,从供需关系看,趋向于招聘刚毕业的硕士来做算法测试。
3.技术的发展和开源的不断深化,在压缩测试,运维的生存空间。测试开发需要跟运维抢饭碗。功能测试外包化的趋势不会变,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比较明显。质量赋能的本质也是希望降低人力和质量的双重成本,个人认为这块蛋糕不够大,技术驱动力感觉还不太足。从今年的招聘看,测试的职位需求明显减少。
QA 是技术生产力低下或是质量成本偏高的产物,对于部分质量成本高的行业和公司,该职能依然会长期存在,选对的公司和行业。
最后,唉,做技术的都是苦逼,知识迭代越来越快。
业务测试能力!=业务能力。
真正的业务是需要从 0 到 1,创造价值,哪那么简单。
换位思考下,多想想自己离开了目前的平台,目前的项目还有多大价值。
技术鄙视链是客观存在的,你能看到的话,就说明你脱离最底层了,加油吧。。。
多读书吧,多接触优秀的人,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第 10 年的时候也很迷,然后一气之下转开发去了。。。
现在工作压力一直很大,头发白了不少,今天还跟我老婆说钱看来也不是从天上飘下来的。。。我觉得对我期望超过我能力了。。。
做技术就是编程语言,程序架构,并发性能。。。PS:不管年纪多大,多刷刷题没坏处,你一个 LEETCODE 刷一半的,至少语言,基础算法不会卡你,会有优势。
不想做技术可以多练习一些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啊,PPT 能力啊,英语能力啊。
想要有优势,必须做点同岗位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尤其是今年。我也找了一段时间,貌似最近好像行情好了一点。。。
我其实更想知道楼主,你想干么?准备怎么做?
有没有初步的计划和进度表?
落地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难的事情。
落地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技术能力,而是产品和项目思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可能是成本(包含沟通成本,人力成本)。
我以前也迷茫过,在脉脉上问过测试开发落地的问题,阿里有测试开发同学落地很好的,人家测试开发比 1:30。手工测试的人力基本全部节约出来。如果真正要能做到把手工解放出来,可能比开发还要懂开发。
做对用户有益的工具,而不是对测试有益的工具。
做对节约人力有益的工具,而不要管手工测试的人力减少。。。
感觉无论是测试,还是测试开发,整体的需求在下降。
开源的越多,技术门槛越低,程序员越没饭吃,测试更惨,很多时候只能点点点。
你避免了一个严重问题,这个严重问题可能导致公司丢单,或者损失 XX 万。
或者你发现一个很隐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发布,会带来巨大损失。
老板一看,这测试很不错~
明天去上班了。老东家的子公司,还是去做算法。最近应该不会常上来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