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测试思维吧。
    很多时候产品能不能做成,有没有希望是能看到的,这些都得去试错。
    变化才是最大的不变,从我的角度来说过于清奇的项目我肯定是不接。现在的你没有锻炼过,无法判断。
    但是你不自己独立操作一遍,就不会有这种能力,该睬的雷你躲不过。

    我们当年为什么走?
    核心还是我们觉得项目的体量,维持现有的算法团队,上面觉得不值,下面觉得没劲。
    在没有新技术要求的情况下,留下维护和测试,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也是最合理的决策。

    如果有机会 COVER 项目,很多认知都会被推翻重来。这个思维转变不容易。

    当年为什么我要去测试部招一个刚毕业的人?因为现有的测试人员的思维,甚至是大部分的研发思维都是固化的,测试尤为严重。
    当年给你安排的活,有哪一件是传统测试愿意去做的?现在这些传统测试都还有工作么?
    追求绝对的安稳,未来 3 年就会被淘汰。
    CHATGPT 至少未来 3 年会减少 20%-30% 的研发,土木至少还能干干体力活,码农凭什么?

  • 😓,独立负责一个项目才是挑战。。。
    南京不比上海,机会太少了。

    我自己都已经放弃专研技术了,技术有更年轻的大佬解决。能在产业链占位打好辅助也没那么容易。

    如果现在是老板直接找你的,为啥不去试试看?
    就算失败了,他舍得开你?最差不过是回去。在南京还怕找不到个工作?

    O(∩_∩) O,也就是你能坚持这么久。~
    没猜错的话,以我对你的了解看,可能也就你适合,不是人人都有冒险的勇气的。

  • 我就喜欢问问题。。。

    1. 困境是重视,换个公司会重视你么?--大概率不会。
    2. 公司极度挽留,挽留你的只会是人,不会是公司这么个东西。--你的价值是啥?会不会卸磨杀驴?
    3. 你自己的目标是啥?转岗能不能满足呢? 自己不爽,又怕沉默成本,这种既要又要是最不可取的。
  • 你在和谁竞争 at December 08, 2023

    懒惰软弱的能真的焦虑?
    嘴上的焦虑罢了。。。
    焦虑是什么?

    “躺在床上一夜一夜的无法入眠,想着哪里自己做的不对,为什么会遭受这些苦难。”

  • “AlphaCode2 是在 Gemini pro 基础上,使用编程竞赛的数据 fine-tune 出来的,效果提升很明显,在编程竞赛上排名超过 85% 的人类选手.”,今天的消息。
    这个比赛是 codeforces,可以去了解一下。

  • 具体的垂直领域需要做 FINETUNE。
    测试既没有专业需求,也没有专业数据。。。谈啥呢。。。。

  • 不写吧,没特点,领导对他的领导交代不过去。
    写了吧,最后落不了地,还是谁吹的谁背锅。
    其实无解。
    别看 PPT 写的 6 的不行,你要真问能解决多少问题,节约多少成本,改善多少现实?
    99% 的方案都是扯淡,测试的话可能是 100%。

  •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退缩了。
    没有行动就开始求结果,大概率半分钟的热度。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2236604
    有中医式编程就有中医式测试。
    无对错,强求就没必要了。

  • 就是” 研发节约成本 “和” 发卷重新拉新成本 “的博弈罢了。

  • 对普通人来说,没啥意义。
    普通人最多只能成为数据得提供者,整个解决方案得关键环节都是极少数人才能参与的。
    AI 越智能,拿着高工资得普通开发死的越快。
    碰 AI 得要么去做工程定制化需求,要么至少的是个博士。

  • 现状:
    TOB,TOG。
    算法 + 研发:50+,测试:2
    居然还有那么多人点赞 1:1 的,哪家?最好举例。
    开源,COPOLIT 无一不在卷开发成本。
    开发多少还能复用一下,把任务拆解了,语言差别又不大,迟早都能上手。
    测试想复用,跨项目沟通太难,愿意招的会越来越少。
    哎。。。

  • 如何识别算术型验证码? at November 19, 2023

    如果是简单的,网上找个开源的 OCR 是不是就可以了?
    PS:
    我想过这个问题,如果 OCR 轻易就能搞定,那做这个的开发是不是巨菜?
    那是不是得上 GAN,做做对抗?
    如果策略随机性不足的话,是不是也可以用暴力破解,暴力训练。。。

  • 居然忘记实名了。信心是靠做事做出来的。
    可以和父母聊聊,如果父母可以兜底,为啥不去试试?

  • 大模型时代下的测试畅想 at November 10, 2023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去给别人判断确定性。
    这事听起来就很扯淡。
    因为能用!=没错。

  • 测试到了管理会更好吗? at November 07, 2023

    +1,羡慕不来。。。
    2-3 个月还行,时间长了,老的小的都会看你不顺眼。

  • 第一天就该离职。。。面的是开发,怎么变测试了。

    PS:快 20 年了,那时候信息不对称的严重,说白了只是 YY,哪有那个勇气。。。

  • 从供需关系上来说,现在 1-2 年的有没有可以转的机会都难。
    大龄的很多思维定式了,要来就是给自己埋雷。
    看别人 DO 都是容易的,自己 DO 就呵呵了。

  • 这种讨论和以前测试要不要写代码一样的无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能力别做测试,别做测试,别做测试”

  • 我也被 PUA 过不会写代码啊。被 PUA 过技术不行啊。
    到了一定阶段,其实自洽比他人评价更重要。
    什么公平啊,道理啊,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呢,年轻还是尽量多挣点钱,给自己职场说” 不 “的勇气。

  • 如果你是测试,测试领导叫你分析。
    你要明白,首先锅绝不能是测试的,可以是产品、研发的。

    像你这种情况,可能是给了指标,内部要出人了。谁也不想得罪,那就只能找倒霉蛋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妈的,老板只要结果。我为什么要背锅,得给你们这帮摸鱼的压力,能混一天算一天。“

  • 测试到了管理会更好吗? at October 19, 2023
    Author only
  • 测试到了管理会更好吗? at October 19, 2023

    恒温只是吐槽,就标题而言,正面的回答是:
    做管理一定是更好。

    无论是谁,随着年龄的增长,薪资要求和对你的期待都是随之增长的。
    如果不做管理,越底层获取的信息量越少,能够影响的东西也越少。
    做管理,至少能让你从稍高一点的维度去思考问题。

    这里说技术好的,都没有意识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你的技术可以迭代么?会有新的机会为你的技术买单么?
    你这个技术的学习成本高么?招一个 3 年左右的是不是性价比更高?

    测试本身就有工具人的属性,做纯技术年轻还好,除非是最头部,年纪稍大一点死的更快。

    恒温看到的是 40 岁测试管理竞争力不足,但是对普通测试而言,别说 40 了,35,32 都是个坎。
    百人测试管理经常都只要 38 以下的,32 的一线管理。这个逻辑下,测试技术你说多少岁合适。

    昨天知乎推荐看到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621510

  • 测试到了管理会更好吗? at October 19, 2023

    保持技术学习的坚持,能屈能伸的心态(管理不做了,回去做小兵)-- 就算竞争力下降至少饿不死。
    一线的管理不叫管理其实就是打杂。

    管理最终管理的是人,如果需要组建团队,尤其在公司,项目的起步阶段,你可以拉到合适的人那就是优秀的管理。
    测试尴尬的点在于起步初期,测试很难产生价值。等成熟了,你存在的价值也相当有限。
    我有朋友从测试部长轮岗到开发部长了,不经历开发的管理,很难再上一步。

    OFFER 拿的少那是咱们 40 了。。。这才是关键。。。
    PS:
    40 的考察啥?天知道。。。
    技术?撑死了 30%。更多的是合拍吧。。。
    对我来说我一讨厌加班(无效加班=无能),二喜欢怼人。合拍的难呢,看开看开。。。

  • 研发凉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原因是包括互联网整个 IT 得增速都在降低,靠速度去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也就没必要搞那么多人了。

    存量市场,我个人觉得如果只论性价比,留几个听话的测试比留研发成本低。
    但是吧,这个世界总有江湖,稍微有点规模的,多少还得改进,话语权也一定是研发大,技术能力呢,研发也会强一点,那么先死的大概率是测试。
    不过别急,王小二过年,大家都一样,技术内卷和失业潮会一直持续下去。

    时代变了,靠通识越来越难产生价值了。未来可能的格局是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的核心团队手里,配以少量的外围辅助人员。没点差异化,那就继续向土木滑落呗。对普通人来说是越来越不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