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我们真的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

孙高飞 · 2020年10月05日 · 最后由 木小白 回复于 2022年03月10日 · 8079 次阅读

前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这个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 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人们喜欢把越来越多的问题归结于内卷,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内卷。 PS: 本篇文章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起因

事情的起因是社区中一个的匿名贴子(https://testerhome.com/topics/25571,标题是:测试人的内卷,从左移右移开始)。在帖子中楼主表达了对测试行业现状的不满, 少数精英在推行左移右移,测试开发,自动化测试提效的同时,拉高了测试行业的技术水平, 以至于原本技术能力不好的从业人员的日子变的更不好了起来。 而生产力的提升导致于原本 3 个人干的活现在 1 个人就可以完成,这造成了就业岗位变少,竞争激烈的内卷现象。 而对于大家争相效仿少数精英的行为,也有不少在本职测试工作没有做好的前提下就急于进行工具和平台的开发的这种现状存在。

由于我自己也下场与楼主辩论一番,所以我也是想要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所以我们一件事一件事分析吧。

内卷

内卷本来的含义跟我们现在理解的不太一样,只不过当内卷出现在互联网后,互联网人将内卷进行了具体化和行为化。 也就是内卷现在的含义变成了:存量竞争下的互相内耗,导致竞争中的个体付出增多,而实际收益未变的过程 。 就好像高考一样,清华北大的名额就那么多,在一个地区就是数万学生竞争少数的录取名额, 于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少数学生在外面报补课班来提高分数, 后来大家发现了有部分学生报名补课班后就都加入了补课大军中来。 于是这个地区的平均分数从 500 分上升到了 600 分。 但是清华北大在这个地区的名额并没有增加, 所以大家报名补课班提高分数的结果是录取分数线也提高了, 学生们带着厚厚的眼镜片用比以前花费更多的时间,体力和金钱,得到的却是跟以前一样的结果。 这个就是现在互联网上大家讨论的内卷。 从这个角度来看测试行业甚至是所有行业都有这个情况出现。 大家都在去学习更高深的技能来超过同行来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这就势必会产生大家都提高了分数但是境遇没有改变的情况。

但是我们要明白那些去报名补课班让自己分数更高的学生本身并没有错, 没有报名补课班的学生不应该怨恨他们拉高了这个地区的平均分数,因为如果你要求他们停止这种提高分数的方式增加内卷, 就等于是要求他们放弃用高考来改变命运。这就好像本来你可以通过提升技术能力拿到 40K 的月薪,但是突然有人说你的行为是在内卷你应该停止学习去跟大家一起拿 20K 的月薪一样。这些要求都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没有人会在能挣 40K 的时候选择去挣 20K。 自从内卷概念出现后, 我们的目光就不再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是聚焦于引起存量竞争的人。 比如现在还有一个很火的词叫奋斗比,形容一些每天在领导面前假装很努力,假装加班的滑头。然后大家开始在网上自发的谴责奋斗比,觉得是这些奋斗比导致了内卷,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奋斗比导致了内卷,而是内卷导致了奋斗比的产生,因为大家没办法一起向外扩张把蛋糕做大,就只能想尽办法在内部去抢占别人的蛋糕。 所以一家公司内一旦出现大量的奋斗比,其实抵不抵制就已经不重要了, 每一家公司一定都会在某个阶段遇到生产力的停滞,生产力的停滞带来蛋糕无法做大,收益无法变大,业务无法扩大,团队无法扩大,预算无法扩大,这就必然会带来大家不乐意见到的内卷,也就是开始内部恶性竞争来增加自己的蛋糕,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么提出并解决问题,要么就尽早拎包走人。 而且这里要说一句我们要区分假装的奋斗比和真正在奋斗的人, 我们要谴责和抵制的也是假装的奋斗比而不是真正奋斗的人。

走出内卷

内卷是存量竞争引起的, 存量的资源在无法扩大的前提下,瓜分这个蛋糕的人变多了,那就势必会引起内卷。 所以走出内卷的方式一定是向外扩张, 让蛋糕变的更大, 这样内部的人去蚕食的就是扩大那部分的蛋糕而不是盯着别人手中的蛋糕。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众多的知名企业在到达一定规模后都会选择国际化这条道路, 华为手机和小米手机没有在国内杀个你死我活,而是纷纷转入国际战场。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过, 剩下的都是存量资源。 在一开始刚踏足手机领域的时候两家公司都没有爆发惨烈的竞争,因为那时候市场足够大,用户足够多,双方不必太多竞争都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但是当中国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时候,两家公司就发现自己都已经陷入了存量战争中了。 所以转战全球市场是几乎每个大公司都会走的路, 全球市场上有更多的用户存量足够让两家公司都能把蛋糕做的更大。而转型也是一条道路, 华为不是只有华为手机, 小米也有自己的生态链。双方各自在其他领域继续驰骋扩张直到下一个瓶颈的到来, 然后想办法继续扩张领域, 周而复始。 同理腾讯,百度, 阿里,字节跳动等等等等,原则就是大家不能都挤在一个地方厮杀。

所以测试行业也是一样的, 当国内刚开始有测试行业的时候是不存在什么内卷的, 人才都是供不应求的。 刚开始搞自动化的时候,也没人抱怨谁抢了谁饭碗的,反而是因为搞了自动化能提高工资,很多人都对此趋之若鹜。 一切都在于测试行业发展了 10,20 年后大量人群进入这个行业开始面对的存量竞争。 也就是红利期过去了,不对外扩张的话,就只有内部厮杀这一条路。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对外扩张,让蛋糕变的更大, 而不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所有人都停滞不前来避免内卷。因为根本办不到,就算办到了,我们面对的也即将是生产力彻底的停滞以及行业的停止发展,最后因为生产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被淘汰。那是测试行业的悲哀,我不希望曾经的那一篇《我们真的需要专职的 QA 么》这样的文章再出现了,当时这篇文章的爆火本身就已经是测试行业的悲哀了,那篇文章里充满了对 QA 能力上的质疑。

我相信不只是这篇匿名贴里的楼主对左移和右移有质疑,一定有其他同学也会质疑, 也会像那个楼主一样说上一句:我一个测试凭什么要懂开发和运维,凭什么要去研究代码。 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去学习这些技能难道就不会面对内卷了么? 没有了技术上的竞争, 大家觉得我们会竞争什么? 是政治竞争,是加班竞争,是比谁更便宜,是比谁更会跪舔。到时候会有更多的大家看不惯的奋斗比出现。

而社区一直倡导测试无边界, 我也一直在社区中安利技术流,安利测试开发技能,安利 docker,k8s,cicd,混沌工程等各种各样看似不属于测试范围内的技术栈,为的就是能闯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让我们走下去,而不是在同一条路上相互厮杀。 devops 的出现就是一个契机,devops 刚开始出现的时候甚至是到现在都没有严格规定到底是哪一个已经存在的角色来负责。 有的公司是开发自己干的,有的是运维转 SRE 干的,也有的是测试负责一部分职能的。 到现在行业内都没有一个规定到底是谁来干。 而工程生产力团队在被谷歌提出时,更是直接声明这就是测试团队转型而来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是我们把蛋糕扩大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工资的机会。 docker,jenkins,k8s,普罗米修斯等开源项目的出现更是把实现这些能力的门槛降低到了 QA 也可以去实施的程度。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现在是质量部下属工程效能 team 的 leader, 我一开始是负责测试团队的效能提升, 现在扩张到涉及研发的环境治理,持续集成, 工程能力优化,工具链开发的工作中。 目前看效果不错, 为此研发总监专门来找我希望我以后全面接管这些职能,还要给我额外申请两个 HC。 这就解决了两个就业人口, 如果一个团队解决 1~2 个就业岗位,全北京可能就是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如果 QA 够强, 能够做到行业内默认这些事都是 QA 团队来负责的话(就像谷歌的工程生产力团队是 QA 转型而来)那我们能给测试行业增加多少就业岗位的机会? 这就是我希望走的路,向外扩张,扩大蛋糕的路, 而不是在一条路上跟同行死磕。

所以很多人质疑的, 厌恶的, 抵制的测试左移也好, 右移也罢,其实都误会了。 他们不是造成内卷的罪魁祸首, 反而是避免内卷的现在看来起码可以尝试的道路。精力放在向外扩张, 向其他领域扩张上。 因为我们不这么做,才会带来内卷的各种现象。 而内卷带来的作用是可怕的。 由于无法对外扩张,所以就在内部开始无休止的精细化和复杂化的演进。 比如很多人都有感觉的,好多测试概念的过度解读和操作。 比如过度的 AI 测试潮流,智能化测试潮流,精准化测试潮流, 工具和平台化测试潮流(就像这篇匿名贴子里楼主抱怨的一样)。 这些东西没有错但是现在被人过度的使用了甚至导致越来越复杂但是作用越来越小。 为什么? 因为大家要晋升,要涨薪,没有其他的路他就只能在已有的这些东西里玩花样了,不管有用没用,一定要做的复杂,要体现技术含量,用这种方式去跟其他人竞争。 要不然他还能怎么办呢?还是存量竞争, 当已知的工具和平台都已经做好了, 已经不剩下什么发挥空间的时候, 他就只能把这件事做的再复杂点,再精细点,甚至推倒重新造一遍轮子,即便可能没有什么用。

生产力

这篇匿名帖子里还提到了由于生产力提升,以前 3 个人能做完的工作现在只用一个人就能做完了,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带来的竞争激烈问题。 那解释这个问题呢, 首先生产力的提升是不可能被阻挡的, 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只要提高了生产力,企业才能降低成本从而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 在美国牛奶是非常便宜的, 不是因为美国养的牛比其他国家多, 而是因为在美国生产牛奶这一整条产业已经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了,全程是不需要多少人工参与的, 所以极低的成本造就了极低的价格。 同样的中国的快递行业可以说是全球之最,任何国家都想象不到在中国收发一个快递是成本这么低的一件事。 因为不管是菜鸟,京东还是顺丰,他们智能化快递管理已经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参与的成本,并且快递柜和代收点的出现更是提高了快递员投递的效率,以前需要 10 个快递员才能发送的量,现在 1 个就够了。 企业提高了生产力节省了人力成本用户才能享受到更便宜的价格。 生产力提升对于那些失去快递工作的人来说残酷么? 残酷。 但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力是不能停滞的。 而且如果你不希望快递工人失业,那你就要承担以后每次收发快递都增加可能 10 块钱的成本, 如果你也不希望外卖平台的生产力提升导致外卖小哥失业, 那么你以后点外卖每次都要多花 10 块钱的成本。 如果你不希望任何行业有人因为生产力提升而失业,那你将面临挣多少钱也不够花的窘境。 并且生产力的提升虽然导致这部分人失业,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会永远失业下去, 因为社会生产力提升后,成本降低,收益变大,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资本和余力去对外扩张占领更多的领域, 企业提高了生产力, 成本降低,收益变大,他可以去扩张到更大的市场上, 由此业务会扩张,团队扩张,就业岗位也相应的会增多,而这些人可以继续在这些扩张的领域里继续发光发热,如果以前一个团队要 3 个 QA, 现在由于生产力提升只需要 1 个 QA 了。 但是因为企业收益变大, 业务继续扩张,原本只有 1 条业务线的团队,现在变成 3 个业务线团队,蛋糕变大。 当然这有点回到了使用扩张策略避免内卷的话题上了。

研究内卷的学者在描述清朝的一段时间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当时清朝的人口出现了一次爆炸期, 人口由 7 千万(记不清了)扩张到了 4 亿。 大量的人口带来了极其廉价的劳动力,而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导致了整个社会提升生产力的动力不足(因为劳动力太廉价了, 不需要提升生产力来节省成本)。 而这段时间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在之后经济和科技上都吊打了清朝。 所以这里面我们知道两件事, 就是生产力是不能停滞的, 短期内我们看到的是生产力提升导致就业岗位变少,但是长期看生产力停滞带来的是毁灭, 就真如那篇《我们真的需要专职的 QA 么》那篇爆火的文章里说的一样了,我们最后就会被他们取代掉。 第二件事就是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测试行业打从 10 年前技术能力和生产力就开始停滞的话,现在是什么光景? 测试不需要学技术了,大家都知道测试行业门槛低,工资高, 大家全涌入这个行业中。 然后虽然生产力停滞导致一个团队需要大量的测试人员,但是带来的结果一定是更多的人群涌入以及更加廉价的劳动力。 这个时候你还能拿到 20K 了么,可能只能拿到 10K 了吧。而且测试这个职位没有了技术深度, 一眼就可以望见尽头。 不论是刚毕业 2 年的还是工作 10 来年的, 大家的竞争力都差不多。 在这样的前提下,别说现在 35 岁的梗了, 你觉得你能抗到 30 岁么? 一个行业没有了纵深,没有了梯次, 没有能够支撑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一直向深度发展的道路,大家全是工作 3,5 年就看到天花板了,遇到瓶颈了, 那才是真正的可悲,我们的行业也就真正的沦落为青春饭了。

总结

请原谅我的长篇大论。 这篇匿名贴表达的是左移,右移以及自动化的出现拉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本来大家在不用学习技术,不用做这些就可以活的好好的。但是现在门槛变高了,大家就业更难了。 所以这些拉高行业技术水平的人是内卷的罪魁祸首。

而我要表达的是,内卷跟这些没关系,至少不是主要因素,这是正常的技术发展。 相反的是如果测试行业没有门槛了, 大家不需要学技术了。 那才是内卷的加剧的开始。 因为门槛低,待遇高(在北京手工测试的 10 几,20K 的薪资也是超越其他行业的存在),会导致数以十万计的行业外的人群涌入测试行业。 因为谁都想轻轻松松的挣高薪, 你要公平那就是所有人都公平,这钱你能挣得其他人就也能挣得。 过量的就业人群会迅速破坏测试行业的供需关系。 在激烈的竞争下 10 几 K 的平均工资会被快速拉平到可能只有几 K。 而且只有几 K 的工资大家还得拼命加班,还会有大量人员失业, 因为市场上岗位就这么多,突然多了几十万消化不了。 到那个时候大家日子绝对比现在要凄惨。 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是这是经济规律, 市场一定会在供需关系上找到平衡点。 可以参考当初外卖行业刚兴起的时候, 外卖小哥的月薪平均在 10K 左右,做的好的 15K。 导致大量的工厂工人和社会上的年轻人迅速涌入外卖行业。 大家可以搜搜当时的新闻, 工厂的老板在斥责外卖行业吸社会的血,年轻人都去做外卖没人去工厂做实体经济了。 然后大量人员进去了, 你再看看外卖小哥们现在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前几天沸沸扬扬的事件大家都还记得。 当初外卖骑手就是门槛低,待遇高, 一个人,一件衣服,一辆电动车就可以入行了,几乎就是没什么门槛。 所以如果我们拒绝技术发展, 那今天的外卖骑手,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就是我的观点, 造成内卷的反而是楼主这样不希望技术发展,而导致海量人员无门槛的进入测试行业带来的。 推广技术发展的人,反而是阻止内卷的那一批人,因为他们造成的技术水平的增高才阻止了非常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跟大家竞争。

大家想日子过的轻松点我理解的, 我也不是希望每个人都变成我这样的奋斗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是么。 我只是希望大家别怨恨错了对象, 现在测试行业是有门槛了, 跟以前不一样了。 但是门槛也是保护大家不被外人争夺的保护伞, 只要大家稍微努力点, 跨过这个门槛,就安全了。 这就跟以前的计划生育是一样的。

说点别的吧

针对这个质疑回应一下吧, 借用别人说过的一句话, 这个行业里,不论是培训,还是社区,还是布道者,都是希望测试这个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健康,这样大家才能在这里挣钱。这句话就像我希望同行的工资一个比一个高一样,这样我出去面试也才能要个好价钱。 在这里谁也没有想挣一波块钱就走。把测试行业弄垮了,从业人员劝退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测试行业还不成熟, 我们曾经经历过被研发质疑的时代, 经历过大 QA 时代,也经历过大 QA 时代被瓦解被淘汰的灰色时代。 大 QA 时代失败了, 但我不歧视这些前辈们,他们那一代很伟大, 他们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探索道路的先驱者。 同样的, 我也希望后来人对我们现在这些人多一些谅解, 我们现在探索的路也许也是失败的,但我们在努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共收到 42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只想用习大大的一句话里回复那个匿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卧槽,答题总算过了,可以评论了;
搞这么高技术,怎么大厂连简单的接口 BUG 都有?刷钱 BUG 一堆

这就好像为啥人类搞那么多高科技发展,为啥连个交通事故都避免不了一样的问题

不是想跟你杠啊。 就是忍不住想抖个机灵。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菜鸡不进步和大佬的努力有毛关系?点点点也有大佬,菜鸡为啥没成为大佬心理没点数吗?看过的一句话,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钱包,收入决定气质。

同意楼主的观点,内卷的原因是蛋糕就这么大,但是相关从业者却越来越多,只有行业发展做创新,原本的蛋糕还在,又扩展了新的蛋糕,这样才能让行业走的更好,让大家有更高的天花板(薪资)。

社会现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任何行业如果不进步那就只能被历史的长河淘汰掉。安逸其实并没有错,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安逸。学习进步创新是痛苦的,但是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拿着安逸的工资,如何面对天价房,高消费。。。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享有人口红利,人均文聘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从业者越来越多的原因。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和外企也没有可比性。但无论是资深业务专家,构建测试体系,还是技术大拿,创造效能工程。都能提高测试天花板,在进步中防止内卷的侵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996 就完了!

楼主站在宏观角度看测试行业需求的问题,得出必须走高端制造的路线,很像现在国家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思路,之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力也是内卷的一个形式,供给远大于需求时就会造成这样的现象,所以各行各业现在都是这样的,现在计算机行业过了大规模扩张时期,进入了存量的时代,最好的资源都进入了大企业,如果没有新的生产方式,内卷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行业的周期性,是事务变化的规律,要改变只能通过改变劳动关系(工业革命)或减少供给(瘟疫、战争等),我觉得楼主的思路就是工业革命的思路,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但是从微观来说,在没有新的生产方式产生的情况下,内卷无法避免,日本社会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ZOO 回复

总结的简单明了~ 比我长篇大论强👍

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车轮,既然有人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就让他们吃生活的苦好了,反正说了也没用。如果非要说如何让更多人正视努力的意义,那么就带他知道有钱真香,这才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这年代年薪百万的测试也是比比皆是的,不都是自己揽责拼出来的。

我大致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有几个问题。
一个是我们提倡左移右移,真的是把蛋糕做大了吗?可能测试的蛋糕做大了吧,但是依旧是去和 IT 同行抢吃的,原贴里有一些人说的也很对,测试里做的好的希望左移右移,而提出这个概念后,很多开发也会往这块转移,又会发生一场不可避免的,不管称之为竞争还是内卷都可以的战斗。抢别人的吃的算是把蛋糕做大了吗?我提个疑问。
还有一个,你的题目是我们真的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但是通篇看来,你很生气,你气他们短视,懒惰却心安理得甚至移祸他人。标题像朋友,内容却更像是说教,你的心理活动还是蛮明显的。说句不好听的,你管得了他们吗?你配管他们吗?不值得好吧。

我感觉你的气更大

这篇是真心点赞,思路的经典程度可以评年度文章 top10 了

孙高飞 回复

为什么你会这么感觉呢?我为什么要生气?本来也只是放假回来突然吃了个瓜。看了看两方的观点,另一边是匿名我就不说啥了,到你这边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而已。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蛋糕不算做大这个观点有问题就说这个,如果你觉得我说你不该说教式的去叫醒装睡的人,那你也直说,何必说我的气更大呢?

狂天 回复

多谢理解

你表达的方式会让人觉得的确如此,无论对争论的哪一方看起来应该都是😂
我很同意你的观点,蛋糕做不大,就算做大也是短期、有限的做大,根本解决不了他们说的那个 “内卷” 的问题
原匿名吐槽帖的观点到处都是漏洞,估计孙总辩论的时候发现可攻击点实在太多,自己的观点也被带散了

在我看来,供需平衡——失衡这个轮回从来没变过,只是当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质变或者说生产力革命的时候,那些被原帖吐槽的 “拔高了行业标准” 的人还需要继续努力,越过这个阶段就是另一番风景……那时候,TOP 将依然是 TOP,至于 BOTTOM 将来更加轻松愉悦还是落入更深的地狱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从历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总会有一大波人沦为牺牲品。生产力进步是必然的,幻想着公平或者靠民众/从业者的相互体谅来拖慢生产力的进步,那是绝无可能滴,上过中学的政治课就应该明白的,除非质子已经来到地球。

刘晓光 回复

人是有感情的, 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去,不带一丝情感, 我们能是继续前进,避免自己被碾过去。

理性思维,都不要带情绪吧。。。
当你和别人争论时,其实已经被带了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价值观,求同存异,为啥非要分个对错。。。

这里明确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吧:
5 年以内,IT 整个行业会更加内卷。高维卷低维会成为常态。
最顶层从学术圈开始卷起,谁也躲不掉。

人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从最近几年的招聘就能开出,测试需要技术,需要通过技术来提升这个行业的竞争力以及薪资水平,不管是抢了开发或者运维的活,那都是本事;世间本来就是优胜劣汰的

匿名 #23 · 2020年10月12日

我就想问一句,为什么国外就不见 it 加班猝死的新闻?就看不到遍地的 007?就看不到大家对所谓奋斗比的义愤填膺?
是国外媒体不报道,还是国内不想让你知道,还是真的相比之下确实这样的情况很少?
不是吹捧国外,这波疫情让我们见识了我们的国家力量。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中国人不想努力不够努力必须一直努力吗?

匿名 #24 · 2020年10月12日

楼主我觉得你的文章,反应的是只是,我们接受现状,躺平之后,应该怎么办,
而不是,我们如果不想躺平,应该怎么办

谁都知道人生下来以后早晚有一天会死, 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 那不接受现状怎么办? 难道不活了啊。 我就只能在这个现状下让起码让自己活的更舒服点呗。 同理咱们谁有本事能解决国内加班奋斗 007 的问题呢, 谁也没有啊。 那在等到这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大英雄出现之前, 我们是不是还得活下去,对吧。 就像高考一样, 多少人痛恨高考, 但是谁能改变高考呢? 我们要么放弃高考直接走别的路, 要么就是默默的学习提高分数,我也没见有哪个考生牛逼到能改变高考规则的。 所以我希望的就是你们趟平接受现实, 在无力改变高考制度的时候, 抱怨和破罐子破摔是没有用的, 只能是尽力的提高分数让自己上个好大学, 或者直接放弃高考, 你选哪个?

首先,只想说,往大了说,对于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劳动人民的制度是不一样的。
其次,如果有拒绝躺平还能好好生活的能力,马上去做吧。如果没有躺平的能力,还是努力吧。
最后,楼主只是举了技术升级的一些例子,同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是非体制内的商业机构,提升专业技能才是王道吧

匿名 #27 · 2020年10月13日
在路上 回复

你和楼主讲的都对,现状我也明白,只是:
1、其实内容并不符合标题,所以我才回复了
2、看到这个标题,确实我期待过高了

不想躺平的话,这事说多了,论坛就没了。看看前两天拼多多的超级大小周新闻吧,有关部门有回应么?底下多少羡慕钱多号称钱给够住公司的舔狗

要是能有很好的社会福利和躺平的资本,我会选择半躺活着。
半躺不是放弃了自我提升,而是没有那么功利性了。其实在公司也是,对人的能力要求不只是要求技术,更多的还是格局、沟通、执行能力。
不管有没有资本躺平,我觉得还是要有提升自我的心。
目前的环境,只能说,努力提升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多一些选择而已。

匿名 #30 · 2020年10月13日
在路上 回复

是的,但我想的不是 40 怎么办,是 50 我在干嘛;
所谓提升技术,在你成为特别牛逼的人之前,是会被岁数无情打击的。
但适合走这条路的,毕竟是少数,这也是事实。

嗯嗯,适合一条路走到黑的,都是那种能长期坚持、终身学习的牛人,只适合极少部分人。
关于 50 岁以后在干嘛,这个确实看不到。能看 3~5 年就很不错了。
把当下的生活和未来 3~5 年的事情想清楚,我觉得就会过的很不错。

35 岁以后,送外卖,天桥手机贴膜,地铁站卖鸡蛋灌饼......

半同意半不同意吧。
1、同意技术和生产力发展部分,生产力终归是要不断发展的,难道因为机器代替了工人就会不搞工业革命了吗,每次的变革注定有人跟不上时代而沦为牺牲品。技术也好,管理也好,经验也好都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手段,如果不愿意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我觉得被淘汰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人被淘汰被牺牲,只是这些年互联网让这些暴露在了公众视野。
2、不太觉得测试搞技术可以把蛋糕做多大,首先绝大多数测试人员技术力是不如研发的,在技术竞争中劣势大。另外看大环境,前几年 IT 的风口浪潮让过多本不该属于这行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里获得了不错的收入,而随着这次风浪逐渐平息直到下一个风口的到来,冗余的大量人员逐步离开我觉得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对于我们个人,要么不断提升个人价值留在这里不被淘汰,要么及时把握转型到新的风口去,要么躺平接受那些没那么光鲜的收入和生活。

magicyang 回复

大佬说的对。一直感觉测试开发就是个伪需求,测试就是测试,开发就是开发,混到一起最后是什么都做不好。现在的环境是越来越不让人踏踏实实的沉下心来搞业务测试了,为了生存都去搞高大上的测试工具/测试平台,好像不搞这个就是一个失败的测试 er。然并卵,这些蹩脚的东西除了需要大量的维护才能持续使用并无太大实际意义,产出的测试结果也并不能令人满意。

无名 回复

哎,我在大概 7,8 年前开始觉得测试开发就是自己卷自己。
为什么要测试工作化?开始的时候是希望用程序的开发,来减少人为漏测的问题。
但是慢慢就发现不对了,为什么要做 UI 的界面?到底是要做事,还是要找存在感?
后来就慢慢变成靠自动化可以把点点点外包了,节约成本了。
到目前,会发现测试很多只会点,测试平台框架很多时候就是自娱自乐的玩具。

以后质量保证应该会越来越专业化,但是这件事未来质量保证的核心放在哪就不好说了。
比如代码覆盖率工具,代码检查工具是比开发还要难很多的事情,但这些其实都是真正的大佬来做的。

卷吧,继续卷吧,其实想想 AI,科技说白了,不就是用来卷普通人的么。
对个体来说,苦逼的努力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可能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PS:我不是大佬,我是菜鸡。。。。

昨天看 B 站刷到一个视频,以往每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都是生产力的暴涨,消灭旧的岗位,创造更多的新的岗位。然而这次工业革命不一样了,AI 的兴起在消灭大量旧岗位的同时,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带来更多的新就业岗位。

magicyang 回复

大佬谦虚了。而且感觉测试开发这行,基本上基层岗位 35 岁到头,小团队 leader 最多能续命到 40 岁,40 岁突破不了中层就没戏了。事实上六成的测试开发迈不过第一个年龄的坎,八成的测试开发迈不过第二个年龄的坎。不然到时候纵使团队能容你,你自己也熬不住了。所以我认为应该像大佬一样,规划好自己未来的路,越早越好。

无名 回复

其实普通的算法也逃不脱 40 技术的命运。
目前努力的方向可以,国内可能只有 100 人左右的小众方向,难度极大,我自己也没信心,唉😔
还是基础和工程能力没跟上年龄的增长。做普通开发也做不这条,你们看到的大部分架构师也做不到。
互联网相对工资高,技术更新快,在资本家眼中都是成本,内卷吧,没得办法。

内卷不内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永远有人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你不提升只能被淘汰

saturn 回复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不明觉厉,时代的洪流滚滚而过,不进取的结果只有被取代!

我不希望曾经的那一篇《我们真的需要专职的 QA 么》这样的文章再出现了

楼主您好,我目前是一个刚参加实习的大四实习生,我出于对测试纯粹的兴趣,选择了一份自动化测试实习工作。每次面试时,当我提到我会用 springboot 书写业务代码时,hr 都会问我为什么不考虑做开发,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对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看清测试的不满。您的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共鸣,或者说您写的所有帖子我都感受到了共鸣。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 CD/CD,opts 等词汇,但我现在正在学习 docker、pipeline 的内容,希望将来能像您一样,让大家不再认为测试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鼠标操作者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