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从业务出发做对的事,不要内耗。趋势上来讲,测试和开发的界限会越来越弱化,最终能服务好客户、做好业务的人才是鄙视链顶端的人。
300 年前的铁路工人、汽车工人那也是一等一的高大上,甚至就在 30 年前,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那也是一等一的高大上。
10 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我老板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看待测试今后的发展。
我当时回答,铁路刚刚兴起时,铁路工人最开始是通过人工架设铁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机械化设备的出现,他们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对铁路工人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操作机械设备成为了新的高级工种,维护与检测也变得愈发重要。
我回答的时候心里对后面的发展没有任何实际概念,只是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的浅薄判断。我更判断不到这一天会这么快的到来。
于测试来说,以前我总希望我能自己去写单元测试用例,又或者我可以根据开发的代码结构和逻辑去编写业务用例,这些都不太现实,而 AI 的出现,让这些以前的幻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还有什么好说呢!积极拥抱 AI,积极拥抱业务。
至于技术,你可以说他变得廉价了,也可以说只是打破了技术人心底的滤镜罢了。
从我毕业第一年开始,我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值这些钱?
希望你也思考一下。
AI 写用例这一套目前有很大的问题:
上面这些问题,或许交由更专业、更专心的团队去处理,还有机会处理好,但是内中的细节问题、效果问题上应该还会有一大堆又一大堆要进行处理。
在做之前,我其实也已经跟领导说过这些问题了,但是一句试一试吧,让我没办法反驳。只能当做一次技术上的实践去做了。
小米的同学都喜欢说话直截了当,不喜欢去绕弯子,讨厌卖关子吗?
直接生成用例效果会不好,但是帮你检查用例效果可以很好
不懂代码的这批人,日子已经很难过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不在这个社区里,还要被人这样嘲讽。
发这个帖子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不确定我们做的算不算。
目前有一套检测增量代码系统,可以检测到两个 commit 之间的差值,进而找到对应影响的接口。
拿到这批接口后,我们会重跑 jvm-sandbox-repeater 录制到的接口请求。
目前这套已经接到持续集成中了,每次开发部署代码之后都会和线上版本进行对比,跑一遍涉及到的旧接口。
但是局限性还是比较大,只能说有点帮助,但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