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从业务出发做对的事,不要内耗。趋势上来讲,测试和开发的界限会越来越弱化,最终能服务好客户、做好业务的人才是鄙视链顶端的人。
300 年前的铁路工人、汽车工人那也是一等一的高大上,甚至就在 30 年前,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那也是一等一的高大上。
10 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我老板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看待测试今后的发展。
我当时回答,铁路刚刚兴起时,铁路工人最开始是通过人工架设铁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机械化设备的出现,他们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对铁路工人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操作机械设备成为了新的高级工种,维护与检测也变得愈发重要。
我回答的时候心里对后面的发展没有任何实际概念,只是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的浅薄判断。我更判断不到这一天会这么快的到来。
于测试来说,以前我总希望我能自己去写单元测试用例,又或者我可以根据开发的代码结构和逻辑去编写业务用例,这些都不太现实,而 AI 的出现,让这些以前的幻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还有什么好说呢!积极拥抱 AI,积极拥抱业务。
至于技术,你可以说他变得廉价了,也可以说只是打破了技术人心底的滤镜罢了。
从我毕业第一年开始,我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值这些钱?
希望你也思考一下。
AI 写用例这一套目前有很大的问题:
上面这些问题,或许交由更专业、更专心的团队去处理,还有机会处理好,但是内中的细节问题、效果问题上应该还会有一大堆又一大堆要进行处理。
在做之前,我其实也已经跟领导说过这些问题了,但是一句试一试吧,让我没办法反驳。只能当做一次技术上的实践去做了。
小米的同学都喜欢说话直截了当,不喜欢去绕弯子,讨厌卖关子吗?
直接生成用例效果会不好,但是帮你检查用例效果可以很好
不懂代码的这批人,日子已经很难过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不在这个社区里,还要被人这样嘲讽。
发这个帖子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不确定我们做的算不算。
目前有一套检测增量代码系统,可以检测到两个 commit 之间的差值,进而找到对应影响的接口。
拿到这批接口后,我们会重跑 jvm-sandbox-repeater 录制到的接口请求。
目前这套已经接到持续集成中了,每次开发部署代码之后都会和线上版本进行对比,跑一遍涉及到的旧接口。
但是局限性还是比较大,只能说有点帮助,但是不多。
今年是过去十年来最难的一年,今年也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来,干了这碗毒鸡汤。
因果倒置了。
最初之所以有测试,其实就是因为你说的这种完美的情况无法普及。
如果真的这么好普及,测试也不会出现并发展成行业很重要的一环。
以前打 dota 的时候有一句话很经典:看了等于会了,玩了一把等于精通,赢了一把等于绝活。
好好的词,就被绝活哥们搞臭了。
这里只是举了一个简单场景,实际业务会远比登录复杂,所以在设计时进行了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的分层。
确实是习惯问题,这次属于暴雷了,哈哈。
帖子中的举例只是场景中的某一种,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想把对数据的定向修改放到统一的地方,这样在写业务逻辑时可以分层考虑问题,不会将逻辑处理和数据处理的代码混在一起。
不爽就走人呗。
不过如果真的没去一个地方都觉得主管不行,那也许可以看看是不是自己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是不是想法太激进了?
加限制的话,其实也挺难的,6 个点就 800W 种排列了,100 个点加了限制局部也很容易就形成 6 个点 7 个点的情况。
而权重只会影响某个组合出现的概率,并不会影响总数。
如果是要做精准测试的代码函数流转关系的话,这个方式恐怕有点难,你想想 30 个类就已经这样的,正常的项目别说 30 个了,300 个类打底吧。
事实上我认为,这么大的数据,对正常的场景来说已经是没有意义的了。
按我之前回复的计算,5 个点 113400,4 个点 2520,3 个点 90,2 个点 6。这个数据,增长的太快了,别说 100 个了,30 个的数据就已经爆炸了。
你这个求的是排列,太多了,光是 start 立刻接 end 这种,都有 A100 的排列组合,还有 start 接 start,把所有 start 接完再处理 end 的也有 A100*A100。
不过通过上面的数据,发现一个规律,总点数每 +1,连线的总数就在前一个的基础上乘以 (总点数) * (2* 总点数-1)。
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的话
6 个点的总点数是 7484400(事实上在回复的过程中我就在跑 6 个点的数据,跑完后的总数和预测相符)
30 个点的总连线是 7749523141180528462190498768559996393280264554881719828070400000000000000。
就瞅瞅吧。
好奇是什么具体场景。
只是某些利益相关的人口中被神话了吧,而老板通常更会被这部分人影响。
其实,很多人老早就看到了你说的这些问题,而有些人只看到了问题,有些人却早就在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了。
我很赞同 Jerry 的观点,只看到缺点的话,视线会被影响,只有同时明确自动化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因地制宜。
生活有很多不如意,如果只看到不如意,应该不会快乐吧。
工作也一样。
我来理解一下:我有 5 个类实例,每个实例都有两个属性:起始点和结束点。现在要求实例间的连线,要求每个实例的起始点要先用,才能用结束点。
连线用 1++ 来表示应该可以,然后只要求实例中的起始点小于结束点就可以。
老哥,你工资少了吗?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his_str: str):
self.this_str = this_str
def unzip(self):
return_str = ''
cal_str = ''
while len(self.this_str) > 0:
cur_word = self.this_str[0]
self.this_str = self.this_str[1:]
# 如果是字母
if 90 >= ord(cur_word) >= 65 or 122 >= ord(cur_word) >= 97:
return_str += cur_word
# 如果是[则进入递归,返回后防止同层级有多个压缩,需要重置倍率值
elif ord(cur_word) == 91:
z = self.unzip()
return_str += int(cal_str)*z
cal_str = ''
# 如果是]则返回中括号内的内容
elif ord(cur_word) == 93:
return return_str
# 如果是数字,则存入计算字符串中
elif 57 >= ord(cur_word) >= 48:
cal_str += cur_word
return return_str
路本来就是自己走的。
没有写过这些半吊子的平台、自动化,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差。
意识到自己还需努力后,继续写,发现写了的东西技术都还可以了,但是没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意识到需要回归测试的本质。
所以我不觉得社区里各种半途而废、半吊子的平台有什么问题。
你作为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看这些还在爬山的人,看他们半途而废,路径不对,希望在你走过的或者其他山上的人走过的路上插上旗,贴上标语进行引导,大体上没错。但是真当所有人都按前人的经验行走时,新的路,更高的路谁来探索呢?
似乎大部分人都没看懂楼主要表达什么?凡测试平台一定是烂的、一定要嘲讽这种观点;凡测试平台一定是脱离了测试本质的这种观点那确实是反智的。
让我想起了上周看的觉醒年代,新文化到来时,总有一股守旧的势力会进行反抗。这种观点或许就是守旧势力们压抑太久进行的阶段性爆发,我不觉得社区的形成了这样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