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布斯出的产品也没法满足所有需求,他是把某一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做到了极致,颠覆,让人忽略了其他不足。
2.针对质量差而且周期短的情况,要么砍需求,要么加人手,相信这两个层面都是楼主无法改变的。根据楼主描述的情况,更多的还是开发问题,所以你只能把锅先分好,跟项目经理或者产品经理说清楚问题,让他们决定上不上。
3.不知道 boss 怎么想的。屁股决定脑袋,无外如是。你或许可以从这些蛛丝马迹思考一下老板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4.看的出来楼主还怀揣着理想主义精神。加油。
看了酷家乐的很多技术贴,每一个都图文俱全,可以让看的人很好的理解设计的意图,实现的流程甚至有很多前沿的思考也都尽数的分享出来。
很羡慕这样的团队,期待更多好的内容。
放这些数据的时候是不是加一些图会更有说服力。
最好写上都是什么公司,哪些城市的,应试者要求的薪资范围,发出 offer 的实际薪资范围等等。
这样凭感觉的话,会出现倾向性修正。
"//span[not(@style)]"
这个 xpath 或许适合你,如果你要增加其他属性,在not()
后面加上 and 就能继续写其他 xpath 了。
要我说,论坛造原子弹,实际拧螺丝。
就跟我上游戏论坛一样,发帖子的全是顶级装备,顶级手法的大佬,搞得好像人均投入七八万玩游戏一样,实际上 90% 的玩家都差的远。
不想左移右移也不是末日,我就认识几个功能测试,一样很受大家欢迎,但是你得在这条路上很认真的钻研,而且还需要一点运气。
为什么你会这么感觉呢?我为什么要生气?本来也只是放假回来突然吃了个瓜。看了看两方的观点,另一边是匿名我就不说啥了,到你这边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而已。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蛋糕不算做大这个观点有问题就说这个,如果你觉得我说你不该说教式的去叫醒装睡的人,那你也直说,何必说我的气更大呢?
我大致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有几个问题。
一个是我们提倡左移右移,真的是把蛋糕做大了吗?可能测试的蛋糕做大了吧,但是依旧是去和 IT 同行抢吃的,原贴里有一些人说的也很对,测试里做的好的希望左移右移,而提出这个概念后,很多开发也会往这块转移,又会发生一场不可避免的,不管称之为竞争还是内卷都可以的战斗。抢别人的吃的算是把蛋糕做大了吗?我提个疑问。
还有一个,你的题目是我们真的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但是通篇看来,你很生气,你气他们短视,懒惰却心安理得甚至移祸他人。标题像朋友,内容却更像是说教,你的心理活动还是蛮明显的。说句不好听的,你管得了他们吗?你配管他们吗?不值得好吧。
if (str === "--" && this.endsWith("!") || str[0] === "+" && this.endsWith("+") || str[0] === "-" && this.endsWith("-") || str[0] === "." && this._endsWithInteger )
这个 if 代码,不是 keyof 应该也进不去吧?看起来只有特殊内容才会进去。
driver.find_element(By.CSS_SELECTOR, '//div[@class="page linkind enter-done"]/div/div[3]/div/div/div[你需要的目标 div]')
一般都是让网管开个 VPN 就行
看来还是我陷入了 Python 的舒适区。
jsonschema 是 Python 库,可以方便的对比返回值的类型,也可以预设你期望的值。对比结果是一个包含模式的,也就是返回数据比期望数据多出内容的话不会报错,只有缺少才会报错。
如果只是对比数据结构的话,这个库完全符合你的需求了。
你的需求不明确啊,这个测不了。
直接用 subprocess,协定好传入的参数就行。
def get_auth_key(file_key):
cmd = 'java -jar {} \'{}\' {} \'{}\''.format(auth_key_jar_path, file_key, date_off, ori_auth_key)
return shell_utils.getoutput(cmd)
这是我现在写的
GUI 这类程序我不清楚。
WEB 和 H5 的话 JS 已经一骑绝尘了,flask 和 Django 应对普通的开发还不错,但是便捷性,上手速度都远远比不上 JS。
应该是 Python 开发 GUI 已经过时了,严重点说 WEB 开发用 Python 也过时了。说的有点绝对,但是事实就是这两块的开发已经脱离大部队了。
我觉得 jar 包反倒是上策,减少你的沟通成本,代码可信度更高,也很方便使用。
你最近的帖子很多类似的主题。
想要一阵子就想明白一辈子的事情,不如想想自己脚下的下一个小目标在哪里。
激起焦虑和迷茫不是社区提倡的,而且也没什么意义。
坚持学英语的定义是什么?每周大量阅读外文文档算不算
ul > li 类型的下拉框,可以使用 By.LINK_TEXT 获取元素。
我记得找个问题之前有人提过,Permission Denial: starting Intent,试试这个?
https://www.cnblogs.com/91parson/p/9888722.html
你的 find_element 方法里,返回一个 find_element,比较明显的递归,如果元素一直可以找到,那你会在递归里无限循环,如果元素找不到,你的 except 里没有返回内容,所以会是一个 NoneType。
你们的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按照我的经验来看,开发联调完接口之后,同样时间下,一个人做三四个开发调的接口是没问题的。如果你说的任务重,任务多,是指除接口外的任务都算进去的话,我还可以理解,如果只算接口,那你们要考虑自己的代码结构是否有问题,导致非常多冗余/复杂的修改,最重要的就是解耦和聚合。我修改接口内容的时候,只需要关心数据和验证,旧有功能的修改只需要修改验证即可,新功能则两个都需要修改,这样可以非常快速的适配新的接口内容。
这是挖坟了,4 月份的帖子了。
第一个问题,接口测试的接入时间,应该是前后端联调完成时。所以,如果在执行接口测试的时候,功能变更的部分没有更新的话,应该要考虑流程,执行力等方面的问题。类似楼主这种时间不够的情况,确实要做出取舍,只要和开发协定好了最终要的效果,也不存在没有意义这种说法。
第二个问题,两周都改不好用例吗?吃干饭?整天浑水摸鱼?以两周迭代为例,开发联调一般一天就能完成,最多两天,调人家一天就能做完的事,算上你数据准备的时间,两周都做不完吗?别做了好吗?
高级职位很多时候都不是依靠社招的,所以混圈子很重要。
技术人员就是有这个问题,自以为圈子不重要,技术行天下,其实,不过是一个谎言而已。
当然,圈子这件事,不是说你想混就能混的,技术也是敲门砖对吧,相辅相成,想要混的好,都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