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职言 测试人的内卷,从左移右移开始

萧思聪 · 2020年10月03日 · 最后由 赵建辉 回复于 2024年02月04日 · 6555 次阅读

测试左移,测试右移,是近些年来的 “流行趋势”。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大佬的能力,能够驱动整个项目,力挽狂澜。大部分人都一样,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而已。

而人都是有惰性,趋利的。你多做点,我就少做点。这些年越发觉得,测试在向保姆看齐,左移也好右移也罢,都是在向复合型角色转变,所谓的 “万金油”,真的那么吃香吗?如果你做砸了,要不要背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还要不要做这些 “不在份内” 的事?老板是很乐意看到一个测试人,又能干开发又能干运维的,这样他就可以少花一个人乃至 N 个人的钱来节省成本。而测试人也因为自己的多面性,“不可替代” 性,沾沾自喜。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看到测试论坛上指点江山的大佬,风光无限。我们看不到台下更多的测试人,因为承担了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搞平台,框架,做运维,代码审查等等,恨不得帮开发改代码。诚然,在这些过程中,你的能力确实提高了,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可是记得给自己留条后路,99% 的老板是看结果的,他不在乎你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艰辛,他只在乎你的 “产出”,而一旦因为你的左移,右移出了岔子,延误了项目,怎么解释?你以为你走了地球就不转了么?我们搞自动化,全流程,目的是什么,节省成本?让自己份内的活儿变得轻松,然后去抢运维,开发的活儿?

内卷吧,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就是江湖,和大部分测试人一样——只能提出问题,没有解决方案。

共收到 80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内卷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技术是学不完的,培训机构借此大肆贩卖焦虑。来培训吧!你看看你的能力距离大厂的要求还差多少?等你费尽千辛万苦达到了所谓的 “大厂线”,你会发现,周围还是高手林立。生活还是如此艰辛,压得你喘不过气。这就是内卷的时代

再补充一点吧, 就拿我自己这边举例子, 我现在是质量部下属的工程效能团队的 leader, 干的就是研发和测试效能提升的事, 我们公司现在几乎没有 devops,可以说我干的很大一部分活就是 devops。 但是我这的活 我都是刻意的把任务拆解后分到测试团队里去, 跟人商量这个事你能不能做(他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帮我干活),我负责教,他们负责做, 因为我希望把一些任务,甚至是不简单的任务给他们做,锻炼他们。 甚至我把这些当作留住人的手段。 QA 们也很喜欢干这个活,甚至都是抢着做,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在我这里做完以后,能学到一堆知识。 以后不管是评绩效,甚至是出去面试, 他们都能要个高价。 当然人家不想做我也不逼着人家,大家都是自愿。

还是那句话,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我不认为这是内卷, 内卷是行业内不良的竞争导致大家共输 的状态, 而这些年的测试开发, 测试左移, 测试右移的概念,是为测试行业打开了新的就业机会, 而且是高薪的就业机会。
——由此也可以解读为,测试通过左移右移,开始承担原本运维或者开发的工作职能。然后这几个职位再逐渐融合,边界模糊。你管这叫发展,但是在我看来,宏观维度上这就是内卷——看看前两天的奥运会预选靠体侧定成绩的丑事吧。你一个游泳的为毛要求跑步也得牛逼?你一个测试的为毛要求运维开发的技术都得牛逼?这不是内卷是什么

首先奥运会预选赛的事跟内卷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 那是行业外界的更高维度的国家力量强行干预的结果, 并不是行业内部自行发展的结果,跟内卷 这俩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内卷内卷, 那得是内部互相竞争, 而不是外部干预的结果。 而测试左移也好, 右移也好 ,测试开发也好,都是行业内部在发展过程中的选择, 没有人逼迫测试这个行业必须搞开发, 必须搞运维, 一切都是测试行业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自发的选择了这条道路。 测试开发起源于谷歌的工程效能团队, 在谷歌团队的演进中测试团队遇到了瓶颈并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向工程效能方向发展,当他们取得成功后在《谷歌测试之道》一书中向业界展示这一理念。 而后业界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了后面这一些系列的发展和对应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直接造就了一个新的岗位的诞生 -- 测试开发。 这个职位的诞生也直接给了测试人员一个可以与研发的薪资待遇比肩的机会,而在这之前是连这个机会都没有的。 这一点是跟内卷 这个概念完全不同的。 内卷 是在生产力停滞的情况下,内部通过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大家皆输, 极少得利 场景。 而测试开发的出现明显是在提高生产力的,是对行业有利的,是测试行业摆脱之前的无技术含量,工资低的标签的通道, 甚至是在那段在软件行业中一直在质疑测试这个岗位本身的那个时间里测试人员用来破局的关键。 虚的不说, 不少人手上拿到的钱增加了是实打实的。

而且还是一开始就说的, 测试开发也好,左移也好, 右移也好,都是测试人员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发展只是给了测试人员更多的选择,你说凭什么测试要求要懂开发和运维, 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逼迫任何人做测试就一定要懂开发,懂运维啊。大把的不需要懂开发和运维的岗位可以给你选择, 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只做手工测试, 大量的小公司仍然需要手工测试人员,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也是仍然在 30 多岁的时候找到了纯手工测试的岗位, 我媳妇也是做测试的, 一行代码不会写, 她现在是在家做全职妈妈,却不妨碍她生孩子前仍然能找到一份 17K 的测试岗位。 你可以选择不去努力学习,拿着 20K 的工资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没人会说你什么。 但是你不能阻止其他人去拿 40k 的工资,并且人家一旦拿了,你就批判人家是内卷的罪魁祸首, 这是不道德的。

卷是必然的。信息化想创造价值越来越难。
测试不卷,只要愿意加班,愿意打杂,35 之前有口饭吃还是可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如果你想越过 35,想薪资高,那真的确实太少了。
从校招最能看出啥卷,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自己的都是少数。

行业的少数既得利益者将自己的标准凌驾于行业之上,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标杆,培训机构的宣传牌,贩卖焦虑的绝好案例。然后美其名曰,这就是社会,孩子,想成为我吗?奋斗吧,努力吧,成不成功不一定,但是不努力(不报我的课),那是肯定没戏的。我并没有说这是不道德的,我只是在形容行业的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就是内卷化的体现,少数的精英掌握了话语权,成为了布道者,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幅拔高行业的水准标杆,让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陷入焦虑的旋涡。你觉得你没有错?那错的是谁呢?

萧思聪 回复

所以你觉得一个班级里考倒数第一名的同学被父母责骂是因为考第一名的那个同学的错? 他就不该得第一名?老师也不该当众表扬他并号召以他为标杆? 是老师和第一名的同学作为少数的精英掌握了话语权,然后强行拉高了学生的标准,导致最后一名同学的焦虑? 所以老师就应该说大家别跟第一名学习,别考什么 100 分,大家都 30,40 分就好了, 这样的才是对的?

  • 自从开启了答题模式才能回帖,我就哑巴了,因为题目太难了;但是突然发现现在简单多了!
  • 有点儿看不懂楼主在说什么,大概是我最近小说看多了的原因。但是,怨气应该确实很大!
  • 胡乱总结下,应该是
    • 人太多了,人太多了,人太多了...
    • 职场太黑暗,你再牛逼,只要不是老大哥,也有跌坑, 吃瘪的时候
  • 划重点:
    • 我们比山姆大叔强多了。至少没有生命危险
    • 如果你 35 以上了,说明你只剩下 20 多年就退休了。总比刚毕业的那些学生强,你可以少熬 10 多年。
    • 如果你是 35 以且本科,更加恭喜你,少浪费 3 年。因为现在是满大街硕士,不是满大街本科。学历是普遍提高了,但是平均素质、能力、道德水平应该是更差了。
    •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多看一些比你还完蛋的人的经历,会让你恢复一部分信心

根源是都在说好好好,其实实在不咋样.
是不是希望紫薯灭霸赶紧来?


糟糕的心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世界就这德行

这个匿名提问,让我想起来之前知乎上有人提问《刘慈欣的出现对中国科幻小说领域有什么影响》。里面有个回答很讽刺,说的是: 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带到了世界级的水准,甚至不少外国人以为中国的科幻小说普遍就是这个水准的。 导致于国内不少的科幻小说作者的境遇更不好了。 所以我也想请问大家, 这件事里难道是刘慈欣错了么? 难道他不该写出《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流浪地球》等优秀的科幻小说么?

同理郭德纲也说过: 在同行里一直有这么一句话, 说郭德纲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们是安乐死, 但是郭德纲的出现让我们想好死都不行。 同样的, 郭老师他错了么? 难道他不该做出高质量的相声么, 他不该成立德云社培训更多的相声人才么? 他不该振兴本已颓废的相声业么?

针对这个匿名提问,我引用郭老师的一句话: 同行是冤家

孙高飞 回复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成功。身边有这样的人,只看到了大佬的左移右移,做了各种酷炫的平台,方案。一个个眼高手低,连自己的测试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却整天想着做平台,自动化。连基本的业务都不理解,怎么能做出有用的产出?

多罢几次工就能让工作更满意的话,何必那么幸苦

萧思聪 回复

所以呢?你想表达什么? 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成功,所以就是成功的人带坏了行业的风气,成功的人就不该成功? 所有明星都得为某个想成为明星而荒废学业的人负责,是明星错了,带坏他了?

还有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一会说内卷一会说奥运会,一会说少数既得利益者,一会说培训。 现在又说上周围的人光想着做平台和工具。 那你要表达的点到底是什么? 我的回答你又一概不理。 都已经是匿名了,能不能别再遮遮掩掩的了, 别拉着什么行业的大旗在这批判什么。 你就说你不满在哪了,你是哪块蛋糕被别人动了?

在左移右移之前,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否则狗屁不通的平台工具没有人爱用,都是扯淡

我发现你特别喜欢以自己为中心,我即世界——我干的挺好啊,我身边的人都这样啊,你跟我不一样那一定是你的问题。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在这互喷没啥意思。
说下我的观点,手工测试会长期存在,但是会处于技术的最底层,属于背锅打杂。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打杂,比然产出较低,薪水较低,替换性极强,怎么扛过 35?怎么扛过房贷?怎么扛过加班?
中国人就是多,IT 相对生化环材,就是高薪,学生肯定越来越多,竞争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一直坚持在测试的技术开发人员,我是抱有敬意的,他们是希望向上的。
面对挑战,测试如何建立门槛?现在主要的想法就是左移和右移。传统的测试方法,基于瀑布开发的测试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现今的技术迭代速度。
如果当开发逐渐发现测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开发开始左移,开始替换测试的接口,安全等测试工作时,测试将彻底沦为打杂。部分大公司的高研发测试比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既不能只看技术(测试的技术门槛还是低,而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个体可以建立门槛,群体很难),也不能只看业务逻辑(行业,流程都会不断变化,相比产品视野太窄)。想高薪很多只能走管理,还是很难。。。
最后说下卷不卷的问题,至少目前有一定技术能力项目能力的测试不卷,因为薪水想象空间不大,人还是少的。大佬都在卷毕业 30,40W 起的算法职位,那才是真卷。算法进不去,去卷后端,后端卷完,卷前端,最后才会到卷测试。

感觉什么行业,都是低端的卷。门槛稍微拉高一点,招个人都很难。
我们最近在招一个高级测试,需要代码功底扎实,有一定的开发能力,性能测试有实战经验,懂得合理设计性能场景,分析性能问题。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给出 20k 左右的薪资,在广州还算可以吧。

萧思聪 回复

所以你觉得倒数第一名学习不好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好的人的错?我混的好,你混的不好。所以我错了,我成绩太高了,拉高了学校入取分数线了。显的你成绩太低了,你考考不上了。 所有的错都在于我。

我觉得你的这个逻辑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你没明白什么是竞争。 竞争不过,就开始诋毁那些竞争过的人是罪魁祸首。 这不是强盗逻辑这是什么? 难道人家有能力拿 40k 的工资不拿,非得去拿 20k 的工资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

那以后还要什么考试,大家抽签上大学吧,抽签进大厂,抽签拿工资

萧思聪 回复

其实你的思维才是内卷的表现。 不去对外扩张,增加测试行业的蛋糕,造就更多的就业岗位。 反而在这里埋怨同行水平高了,埋怨同行拉高行业水准了。 什么是内卷,内卷就是测试行业的蛋糕就这么大, 大家不去扩大这个蛋糕,而是拼命去争这块蛋糕,这是内卷。 而测开这个岗位的出现,测试行业水平的拉高,左移,右移, 都是在蚕食 devops 领域的蛋糕,扩大 qa 的蛋糕。 本来一个团队里 devops 团队的编制是研发那边的, 现在变成 qa 的编制了,qa 增加了 hc 了。如果一个团队给 qa 增加两个 hc 做 devops, 一个公司可能就 10 几 20 几个就业岗位,放全北京就是几千甚至几万个就业岗位。 如果以后真的所有 devops 都是 qa 来做了,那是好事, 那是解决测试行业多少就业人口的事。

所以,内卷的不是我们这些拼命提高水平,去蚕食更多领域,去扩大测试行业蛋糕的人。内卷的是测试行业里自己人跟自己人竞争的人群

为什么一定是倒数第一名觉得正数第一名学习好不合理?这么较真的话,正数第二名也可以觉得第一名学习好不合理咯?凡事走极端举例,然后在幸存者偏差的加持下认为合理这就是正义?那么多 996007 的奋斗比被你忽视了?还是你觉得你自己过得挺好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那你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讲大道理真的。劳动法的存在不就是为了避免无尽地内卷化竞争么?尽管它现在只是一张废纸~或许你说我完全没有超出工作时间范畴也可以把工作完成得很好。是,你是大佬,我们没法跟你比。其实我们的观点完全不在一个 point 上。我的 point 在于,现在的测试,不管做得好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先想着的是怎么左移右移,因为行业大佬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很出彩很牛批。搞中台搞技术 blabla 所以我们要跟随,全然不顾自己的现状,以及背后的风险。

萧思聪 回复

所以你的逻辑就是你弱你有理,所有强者都得为你负责?

萧思聪 回复

算了不说了,我也是激动了。 咱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和平的到此为止吧。 这些讨论都放在这也是给其他人一个参考。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你强任你强——问题是你把你的观点变成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然后驱动这个世界按照你的规则来行事,然后管这个叫发展的客观规律。你知道有多少公司在搞各种中台,总共 3 个人的业务也要上自动化?有多少手工测试为了晋升答辩削尖了脑袋去研究代码,搞那些形式上的 selenium?你们是拔高了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但是与此同时,有很多底层的测试同行,为了不被淘汰,不得不成为 “奋斗比”,加班狂,失去自己的生活,只为了能不被淘汰。你们说这是他们咎由自取?做个人不好吗,我并没有说你做错了,我只是说这就是内卷的一种形式。整个社会都在内卷化,然而你却一直在争辩说这不是内卷,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那我只能认为你是姓资的了。曾经,老板雇佣了 3 个人,然后一个人搞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 3 个人的产出,然后老板把另外两个人裁掉,给这个加了 1.5 倍工资,然后把这个人作为行业翘楚来捧。至于被淘汰的那两个人,有人去关心他们的下场吗?然后久而久之,行业里充满了第一个人这样的大佬,“行业翘楚” 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大家蒸蒸日上,跟不上的就被淘汰。而老板只看产出比,然后雇佣更少的人去干更多的活儿。这个不叫内卷?

萧思聪 回复

目前所见的确实如楼主所说,开发着各种高大上的平台,线上却有着各种低级错误,完全是本末倒置了。测试本职工作想做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怎么提高覆盖率,提高测试效率,不是靠几行代码就够了的,就如产品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引导的,为啥没看到产品经理去左移右移。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5c9384dc4bd5a12f52359f74&lemmaId=9650232&fromLemmaModule=pcBottom
就像《三体》的世界里,各大神级文明为了应对宇宙尺度上的内卷化,不得不对自身做降维,从十维降到二维,从一片竞争激烈的的水池到另一片相对平静的水池。据 “青年大院” 分析,我们在这个小世界的尺度上,个体可以内卷,但宏观不可能降维,解决内卷化,短期看来没有任何可能性。在长期看,有且仅有一条路,那就是走科技之路,去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把枪口瞄准概念本身,以及被概念绑架的其他人。

现在大家咬牙切齿呼喊着 “停止内卷”,也只是痛骂 “奋斗 X” 的另一表现形式罢了。了解概念,才能在滥用焦虑,轻易对号入座的时代,保持一点自己的见解。

毕竟,在这个人头攒动的世界,“万物皆可内卷化”,拿来一些新奇深奥的词汇去解构一切固然能得到片刻的释放。但要搭建意义,真正解决焦虑,才是每个工作者的英雄主义。

大佬吐槽的是测试人员的囚徒困境,正如教育的一样,要上好的大学就要比排名,如果大家都不去补习,会按照成绩高低排出名次,如果大家都去补习,同样是按照成绩高低排出名次,而且这个名次跟大家都不补习的情况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去补习和大家都不去补习,结果是一样的。但问题在于,如果别人去补习,你不去补习,那你的排名就可能会靠后,所以,你也不得不去补习。
废了多少家长和孩子,肥了多少教育机构的钱包。
也没见开发去抢测试,运维,产品经理的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更专业的做事,比半瓢水强多了。
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很多所谓的测试大佬带偏了路线。

匿名 回复

其实楼上说的我同意一半,如果搞平台,只是单纯的为了 kpi,那这种平台确实没啥乱用,目前来看相当多的公司在搞这种无用的平台。就像我上家,有个同事向我咨询怎么搭建个性能测试平台,因为他 leader 要求的。其实他本身都不知道性能测试怎么去做,怎么能搭建好个性能测试平台尼,他也是被 leader 要求的,部门有 kpi。还有比如我现在公司在推所谓 app 自动化,脚本里连断言都没有,这样的脚本有什么用?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平台和自动化没用,没用是说明没有用心用好这个东西。我负责的模块,有个下单场景,每次下单选择的下拉菜单,各种输入框,checkbox,填入不同,传的参数类型不同,人力手工检查就容易出问题(上百种种组合下单 case),之前确实全靠人工测试时出过问题。后面引入自动化,每次下单完了,就走断言,查数据库,保证前端传参数没有问题,这个就节省了回归测试的时间,而且比人力更可靠。所以我是觉得,觉得左移右移动及平台无用论,要不就是平台设计有问题,要不就是不会用,2 者单纯是为了 kpi,没有用好这个东西

61楼 已删除

我觉得咱们都是测试人,没必要花大精力去探讨"是不是内卷"这个问题,探讨解决之道是不是更好?
至于要先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好质量,再去延伸左右移这个,个人十分认同。大家多想想怎么让自己接触到甚至自己身在其中的没做好的同学纠正认识,会不会更有价值?

相信题主也是想大家正视和推动问题的解决,才提出这个贴子的吧。

我抛个砖: 大部分左右移案例背景都会提为何不左右移不行 (成本太高、效果不好等),可以多强调下这个点。没有同类问题,不一定得引入别人的解决方案

大势所趋……平民们想办法自救吧!我们不是姜子牙

陈恒捷 回复

我觉得以我面临的问题在于,一旦我尝试左移,代码 review,就会陷入开发一推键盘,你告诉我哪里不对我就改哪里,出了错你负责。或者右移,搞环境,然后运维也大撒把,所有人的环境除了问题都会来找我,这种无尽的循环,各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后绩效还垫底。也许是公司环境使然,但是我觉得我的情况可以反映一些现实面临的问题。

因为大部分测试可替换性强,如果要压缩成本,最立竿见影,影响还小。
左移右移后,链接工能增强,替换成本会偏高,也利于薪水提升。
测试卷啥,算法才是灰飞烟灭,今年都卷去后端了。
所以如果是刚毕业的,还是选开发吧,大部分测试领导都会让你从傻瓜的测试用例执行开始,在不断寻求同化呢。而个体真正有价值的反而是异化。
如果测试技能再不提升,再没有开发能力,彻底沦为外包低级工种,指日可待。

内容有点乱,感觉跟测试没有半毛钱关系

左移右移产生的问题很正常,但并不能否认左移在流程质量上的作用,因为摔了一跤难道就不走路了吗?因为一次左移项目延误难道就能否认左移?wtf…?

只反驳一点,抢了运维开发的活儿有问题吗?你做不了我就做了,残酷点说,只要对项目有帮助的,有能力你就做,跟运维开发有半毛钱关系?工作不是来交朋友的,你都说了老板只看产出,所以有什么问题?完全没问题!有能力,你就给我 show 出来!面向超越 KPI 工作,完全 OjbK。

说白了,你就是懒,不思进取

以前你只负责种水稻就好了,啥也不用管,现在村长压力大,想要提高村里整体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鼓励大家种棉花,种玉米等,同时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高科技自动播种和收割技术,钱花的多,但确实效果效率都不错。这时候你很无语,开始发帖抱怨,种水稻的行业也开始内卷了…

34楼 已删除
萧思聪 回复

不知道是否可以另外开贴分享下您实践测试左右移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出谋划策,看有没有什么方法改进?

从你这个现象看,个人理解有可能前面的沟通没有做好,没能让开发和运维理解做左右移的原因和目的。左右移的前提应该是大家作为技术团队,都有保障质量这个一致目标,只是仅通过测试阶段来保障成本较高而且也比较难(不知道原理,容易漏测/多测),所以想通过和开发、运维的协作来提高保障质量的效率,进而满足互联网 “既要快也要稳” 的需要。

对他们也有好处(代码质量提高,开发在测试阶段可以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在修 bug 上,进而用这些时间去还下技术债,提高自己编码水平;线上质量提高,运维可以不用老是把时间花在 “协助救火” 上,能花更多时间在建设运维能力上)。

可能没沟通好,导致他们单纯理解成了测试要抢他们活干,觉得受到了挑战,所以直接给测试开地狱(甩手)模式,让测试知难而退,进而保住自己的地位。

当然这个只是猜测,还是期望后面能具体说明下左右移的实践情况,这样才好继续沟通交流。

孙高飞 专栏文章:我们真的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 中提及了此贴 10月05日 01:36

现实是开发都不愿意去做测试,也不想做运维的活。运维不愿意做业务运维只想做基础运维。为啥测试反其道而行?

其实没什么内卷不内卷,如果基础还比较好的,这些其实就是看几天文档就可以上手的事情,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但是效率确实是如何把这些点给连接起来的,效率提高确实光靠一个自动化测试之类的确实效果不好,一般性的运维活动,配置个 nginx,搭几个 kafka,mysql,redis 等等,或者配置个 jenkins 任务,这些其实都是查查 baidu 也就能搞定的,但是要系统化的把这些内容结合起来那么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说到底,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最终现在的趋势就是都是跟着技术走,什么这个技术那个技术,什么高并发,全流程自动化,但是问题是这些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呢?现实是太多的技术不能转化为有效的价值手段,但是又对一些看来来没用,但是又很实用的测试人员的特质,比如沟通能力,项目推动能力,比如对于业务需求的深刻理解不屑一顾。现在我觉得要求提高是一方面,但是对于软技能的轻视,往往造成了项目很大的浪费,沟通不畅,各自为战,没有结果,开发经理对于手下的掌控力往往不够,对于什么是任务完成的定义及其不清楚,到最后太多压力压在测试身上,测试又以为只有技术提高了就能解决这些,但是不是的,技术提高是一个方面,但是除开技术之后,要做好测试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提高。一个好测试,能沟通好,推动项目进展,愿意跳入繁复的业务细节,设计好测试用例,吃透测试需求,我觉得在大部分的公司比技术更加实用,只是被大部分管理人员给忽略了。互联网是快嘈猛,但是如果是 toB 的项目,如果没有沟通能力,那就是一场一场的灾难。

产品质量不仅仅局限于测试的工作了,左移右移不过是其中的手段罢了。从最开始的需求 battle,开发系分,提交测试,到最后的产品上线,监控,在拿数据去反推产品。这些个方方面面都有测试和开发的身影。测试工程师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后来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后又回归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许三多 --- 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所以,咱们 tester 在公司层面上是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 B 格。

其实感觉所谓奋斗的人栗子都举错了,什么班级倒数第一……
测试是职业
大部分奋斗的成功人士只是起点是测试。转开发,甚至是管理后来谈测试应该怎么怎么样。
有种唐家三少版权的感觉。
我还是觉得大家有能力有天赋的多学技术转行开发,运维,为啥有能兼顾开发运维的能力还来做测试的活,赚测试的钱? 转行拿高工资不香吗?
同理,没技术方面深耕天赋的,看看能不能转管理转产品。全栈了的就转架构师,总监多好。

我觉得测试缺的不是 40 岁以后的路子,而是怎么真的做好一个测试,公司认可的测试。 我担心的不是 40 岁找不到能做的工作,而是 40 岁后没有公司要测试。

好怕一个需求不清晰的世界,竟需要测试去一切……

最后希望我 40 岁之前能找个每个岗位都能认真做好自己工作的公司。

萧思聪 回复

我给点个赞, 因为你提出了由国家介入来制定规则和规范, 也提出了算法与人性的平衡。 老实说这是我在写文章和表达观点的时候忽略了的论述点。而且我理解你的观点, 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所以我打算在这里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然后也把我的观点更新到文章里去。

我们就以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为例。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这篇文章我当时也看了, 我认同外卖系统的算法计算出的各种路线规划,时间预估等各种权重给外面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压力和人身安全压力。 但是我们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果从现在开始国家介入外卖行业, 超时不扣钱,差评不扣分,弹性时间 1 小时,工资再涨 10%,节假日双薪,还给上标准的五险一金。请问能不能解决现在外卖行业的问题, 答案是不能。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呢,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待遇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呢。 因为我们没有想到然后呢? 提高待遇,然后呢? 然后马上就会有不计其数的人进来争先恐后做外卖,因为大家都知道外卖行业门槛低,待遇高,工作轻松。所以谁也阻止不了千千万万的人涌入这个行业拉平利润,最后拉平到无利可图,只剩下一个辛苦钱。 因为你要公平,那就是所有人都公平,这钱你能挣得我就也能挣得, 除非你设置门槛阻止这么多人进入。 我不是说条件苛刻就是好的以及这种价值观就是正确的,我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这么多的考核标准,这么紧迫的时间限制才阻止了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 要知道当你放低标准提高待遇后涌入的竞争马上又会达到一个新的沸点。 导致要么门槛被抬高,高到很多人都做不了, 要么待遇被拉低,低到很多人接受不了。

所以国家的介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这不是体制和规则的问题,这是市场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不是《算法既剥削》,而是蛋糕就这么大, 不设门槛让人人都能进来, 那就是更多的人平分这块蛋糕导致每个人的利益都变少。 设置门槛阻止大部分人进入,那就是个体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拿到门票但是利益却能得到保障。 这就是我再专栏里提到的假设我先不提生产力停滞带来的被淘汰的风险, 就单纯的设想一下,如果 10 年前大家不做技术,不做自动化, 生产力停滞。 这样固然带来的是大家短时间内感觉到的是没有压力了, 不再需要学技术了,就业变容易了,还能轻轻松松的拿高薪,大家都喜闻乐见。 但是不出 2 年,行业里就会涌入数以十万计的其他行业的就业者,以前送外卖的,送快递的, 开滴滴的,学建筑的,学外语的,学人文的全部涌进来。 新的竞争会马上把平均薪资从 10 几 K 拉低到只有几 K,并开始新一轮的加班竞争和失业潮,也就是新的内卷开始了。 大家仔细回想一下, 10 年前测试不需要懂技术的时候, 你身边的同事以前都是做什么的? 我以前在一家外包公司做的时候, 我的同事有大学老师, 退伍军人,高铁质检员还有个学柬埔寨语的北外毕业生。 想一下,我们现在就业有压力了, 是不是跟当初从外面涌入大量的人有关系呢?

回归到外卖行业,之所以条件都苛刻到了这种程度了,还有人这么多人肯干这一行,那是因为它的收益依然比其他的选择更高,《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里的一位小哥说过他们不怕你不干,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在外卖行业刚起来的时候,工厂的老板抱怨外卖行业在吸血,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 但这句话也侧面说明了做外卖,比在工厂挣的更多。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外卖人员可以达到月收入 7000 甚至 1W 以上, 这样的收入比起在工厂中的收入高出 1 倍,或者更多,相对于其他因素,外卖小哥们只是选择了钱更多的选项。 很多人不懂竞争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其他企业给出的待遇更好,外卖小哥自然就会流入到其他企业中。而人数变少,个体的待遇自然就会提升,就不会有那么多苛刻的时间限制和评估权重。 所以大家都痛恨竞争,竞争让自己有压力,但是大家没意识到,只有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竞争, 大家的待遇才能够被拉高。

也许我的论点很无情,很多人可能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但我也只是描述了事实。 不论多不想面对竞争和优胜劣汰的铁则, 但现实就摆在这里。 我在这里讨论这些也不是没有目的, 我也在呼吁大家对外扩张,增加蛋糕的体积来减少内耗的程度。 最起码我们提出了一个方向去尝试。 总比坐以待毙,互相内耗来强。

测试那么讲究左移右移怎么不直接转开发算了 要不然什么都是半吊子 做尴尬

@ 孙高飞 突然想到今日头条的一句话 “context not controll”,我感觉这个帖子的负能量并没有这么大 . 如果内卷是个客观存在,说两句抱怨的话也什么呢?本来什么左移,右移让测试的工作量增加了也是确实存在的,但是产出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计算到测试身上,辛苦了,累了有点小抱怨,人之长情。其实测试工作现在确实有不同的分工了,比如你说的你做什么效率工具,这个其实已经和通常意义上的测试工作已经很大不同了,这个就是个开发或者产品的工作了。所以你们的 context 说到底是不一样的, 你要招的人也和大部分的测试人员的技术能力不一致了. 如果非要说你用了这么多技术就觉得题主观点就有问题,我觉得也对也不对,对的是从你看到的点来说你觉得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对的是你说的点可能和题主想要的意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来了一通篇大论,关键是我看完并没有读懂你要表达的意思,你的重点是什么?你想要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然后看完 我们真的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这篇之后,还是不知道测试行业的内卷是什么吗? 可以说得明白一点吗?

没太大意义,希望和我一样的人看到,测试重复性这么强没有任何技术性而言,我做起来真的他妈一点一点意思没有,我纯粹为了吃饭,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但凡做了很久点点点的这个动作都不会得劲,我只是喜欢写代码,没有对或错

我为了兴趣做一点技术的东西?很渴望写代码,怎么,你们怕干不过我?你做你的所谓流程推广等等乱七八糟花里胡哨的,都可以啊,你去你做的啊,你这个也可能是对的啊

有人做了测试几年,还像当初那样懵懂欣喜吗?

叶鹏煊 回复

请原谅我的长篇大论。 这次我吸取教训长话短说。 楼主表达的是左移,右移以及自动化的出现拉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本来大家在不用学习技术,不用做这些就可以活的好好的。但是现在门槛变高了,大家就业更难了。 所以这些拉高行业技术水平的人是内卷的罪魁祸首。

而我要表达的是,内卷跟这些没关系,至少不是主要因素,这是正常的技术发展。 相反的是如果测试行业没有门槛了, 大家不需要学技术了。 那才是内卷的加剧的开始。 因为门槛低,待遇高(在北京手工测试的 10 几,20K 的薪资也是超越其他行业的存在),会导致数以十万计的行业外的人群涌入测试行业。 因为谁都想轻轻松松的挣高薪, 你要公平那就是所有人都公平,这钱你能挣得其他人就也能挣得。 过量的就业人群会迅速破坏测试行业的供需关系。 在激烈的竞争下 10 几 K 的平均工资会被快速拉平到可能只有几 K。 而且只有几 K 的工资大家还得拼命加班,还会有大量人员失业, 因为市场上岗位就这么多,突然多了几十万消化不了。 到那个时候大家日子绝对比现在要凄惨。 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是这是经济规律, 市场一定会在供需关系上找到平衡点。 可以参考当初外卖行业刚兴起的时候, 外卖小哥的月薪平均在 10K 左右,做的好的 15K。 导致大量的工厂工人和社会上的年轻人迅速涌入外卖行业。 大家可以搜搜当时的新闻, 工厂的老板在斥责外卖行业吸社会的血,年轻人都去做外卖没人去工厂做实体经济了。 然后大量人员进去了, 你再看看外卖小哥们现在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前几天沸沸扬扬的事件大家都还记得。 当初外卖骑手就是门槛低,待遇高, 一个人,一件衣服,一辆电动车就可以入行了,几乎就是没什么门槛。 所以如果我们拒绝技术发展, 那今天的外卖骑手,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就是我的观点, 造成内卷的反而是楼主这样不希望技术发展,而导致海量人员无门槛的进入测试行业带来的。 推广技术发展的人,反而是阻止内卷的那一批人,因为他们造成的技术水平的增高才阻止了非常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跟大家竞争。

大家想日子过的轻松点我理解的, 我也不是希望每个人都变成我这样的奋斗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是么。 我只是希望大家别怨恨错了对象, 现在测试行业是有门槛了, 跟以前不一样了。 但是门槛也是保护大家不被外人争夺的保护伞, 只要大家稍微努力点, 跨过这个门槛,就安全了。 这就跟以前的计划生育是一样的。

这个话题已经变成是辩论题了,和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

希望大家理性辩论哈。高飞特别纠结,应该还是在于楼主观点里包含了这句话:

少数的精英掌握了话语权,成为了布道者,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幅拔高行业的水准标杆,让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陷入焦虑的旋涡。你觉得你没有错?那错的是谁呢?

诚然,从情感上说,这个是会让人觉得不爽的,这些 “少数精英” 其实只是想分享下自己看到的风景,说明行业还可以往哪些方向进一步发展,进而让这个行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然后被这么评价,我觉得还是会挺受打击的。希望后续大家交流的时候注意用语。

最后,既然是辩论,我提一下我的观点吧:
从集体趋势上说,每个行业大概率都会有把门槛拉高、水准拉高的人,提高行业的上限进而让这个行业价值更大。这个是好事。
但从一个个个体来说,不同人诉求不一样。从比例上说,大部分人其实只是想简简单单打个工,获取酬劳,平稳过日子。这个也没错。
所以,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明确自己愿意承受自己选择带来的结果(奋斗者可能是过度劳累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或者家庭没照顾好,普通者可能是竞争力不强待遇上不去),那就可以了。这方面个人觉得华为的方法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愿意奋斗的给更多机会和更高待遇,只想平稳过日子的也有对应的职位和合适的酬劳。每个人的选择都能得到满足,而且能相互合作凝聚成力量。

只是也没必要对那些做出的选择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提出反对意见,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对应的最佳选项也不一样,甚至如果把你自己切换到别人的环境,很大可能你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不同选择的同学做下交流,分享下自己选择后看到的风景就好。

感觉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且测试可能还是最无辜躺枪的那一个。看看最近几年,各种培训班的火爆吧。培训出了多少毒瘤程序猿?这些技术不精,简历造假的人入不了流,可不就退而求其次,搞测试呗,想想是不是容易多了?测试的经验可比开发好忽悠多了吧。久而久之,测试行业里这样的二把刀 “测试开发” 也多了。可以说,这里面利益错综复杂,不一定是谁坑了谁。总而言之,这个社会对 “原地踏步” 的人来说,很不友好。不管你是早先进场的老测试,还是刚步入职场的新人,保持学习的姿态很重要。

扪心自问下,测试大佬们的测试团队本职工作搞的咋样?上线质量好不好?搞的高大上东西自嗨还是认可度很高?

感觉楼主是个指望社会生产力不进步来保住自身利益的人,可惜历史的车轮从没停止过前进。你们在上下左右前后移的问题上争论可能说出来所有行业都要面临的现状,而且是维持了上万年从未间断过的现状……可惜我们谁都改变不了。知道改变不了就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好,可以奋斗也可以佛系,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收获,明白了就不纠结了。

把测试行业这个饭碗做大,还怕没有吃饭的地方?
可以借鉴下谷歌和微软他们是怎么进化的~

原因或许不清楚, 但卷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 将 追求创新 和 追求稳定 的人, 推向了这么种对立面
真的没有办法来共存吗

姚思聪 回复

我觉得虽然大家都在说卷,但实际上只要团队稍微大一些,大概率是追求创新和追求稳定并存的。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也没啥不好的。

在管理的角度,没有不行的人,只有没用对的人。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有什么好说的。你不努力还想着别人和你一样安于现状?

我觉得理想状态就是,没有测试这个岗位,质量分布在项目全流程中。
左移右移只是在向这条路前进而已。

我觉得理想状态就是,没有测试这个岗位,质量分布在项目全流程中。
左移右移只是在向这条路前进而已。

34 岁测试人,感受到了市场上,或者大厂上对这个年纪的人满满的恶意。
怪内卷不如怪开源了,如果大家都不开源,想一下经验会很值钱。
我就是搞开源的,最让我恶心的是,一个个都没啥开源能力的人面试我,然后质疑我的代码能力,真是挺可笑的。
内卷应该体现最深的就是在面试上了,现在对面试者的要求,就像大姑娘挑对象一样的,会业务测试的想让你会代码,会代码的想让你聊业务。会代码的就问一句,前后端都会写吗?然后一笔带过,MD 我为了会写前后端至少奋斗了 5 年,就这么一笔带过了。
其实我也了解,写什么平台,底层改造,不如直接招年轻开发直接开源改一改,高端资深更多是需要业务资深,或者上下级关系资深,更多的是需要功能测试的专家,找 bug 的专家。如果是测开,那么更多的是希望这个人是超人,平时业务测试,晚上还能加班自己搞出来平台,然后推广,最好还是年轻人。
唉,未来是你们的。哥,退下了。
整个行业的内卷是非常猛烈的,美帝的绿卡也难了,来自美帝的内卷更猛烈了。我楼下就是头条的,全是俊男靓女小年轻,中年人都得整的看不出来是中年人才行。
如果没有关系链条,很不友好。

姚哲瀚 回复

MD,大厂连颜值都内卷,真 TM 可怕。

这个帖里的论调很一致——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保持学习的动力,被淘汰活该。大浪淘沙下,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淘汰你可能就是因为你岁数大了,仅此而已。

做我们这一行的就是要时刻的保持进取心,再说了技多不压身,现在加入测试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你不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怎么和又便宜又年轻的后来者去竞争

黎子涵 回复

但是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岁数大了一样淘汰你,绝不绝望?

姚哲瀚 回复

35+ 了,33 的时候刚转一年开发,测试 1 线大厂全挂,薪资 1 线不到 30K。
说白了,还是怨自己,年轻的时候感觉和开发薪资水平差不多,公司待的时间又足够长,没有危机感,也不愿意成长。玩 WOW 玩了 10 年。但是也要感谢这段生活,我有了和睦的家庭和两个孩子。
32 以后开始折腾自己,压力越来越大。现在二线城市小厂接近 30K,基本不怎么加班。但是公司前景不看好,和领导关系紧张,有强烈的危机感。
我记得我上家小厂的老板,旅美博士,某 TOP4 的教授跟我说 30 岁之后的测试,35 之后的普通开发我都不会要,成长性太差。然后是因为招不到人才收的我,最后 6 个月试用期还赶我走了。
我也在 35+ 后去过某厂去聊过,想让我回来做测试,但是总监同时又在吐槽某些金牌测试只会加班,能力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对立,处处可见。
我现在会问自己,我真的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和经验么?好象是没有。。。
因为视野的问题,年轻的时候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觉得开发不就是 API 调用么,写点脚本还不是随便写?但是在领导眼中你代码能力不行。年纪大了,就不看成长了,只相信你当前的能力,你无法改变别人的观点。
好吧,我现在在开始重新理解编译原理,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解操作系统。
门槛高的工作都没有简单的,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入门,而且门槛高也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不会失业,这就是现实。

最后: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想学什么基础知识,都能够找的到。
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很多事情我们改变不了,内卷无法避免,只能改变自己。
未来如何选,我自己也不知道,反正 DO IT,不要想那么多,坚持住可能就是胜利。

我要感谢我的学校,让我 35+ 了,还能有口饭吃。我也深深的羞愧,因为混成这样,太给学校专业抹黑了。。。
对于学校还行的小朋友,如果选择测试,可以,去一线大厂。如果不选一线,尽量不要做测试。人和人的差距要放大到 5 年,10 年来看。

还没搞懂测试的左移右移是啥意思。。

叶鹏煊 回复

赞同你的观点

有多少测试把架构,线上 top 图,代码,数据流所有走向都弄清楚了?一定要自己写写代码,搞搞新鲜的软件,工具才能体现价值?

毛瑞霖 回复

确实

评论比提问更精彩!!!

越想心情越复杂

我感觉, 楼主 和 高飞大佬, 可能说的就不是一个东西
楼主的立场, 就是个 螺丝钉测试, 观点大概是, 新技术让测试行业内卷起来
高飞大佬的立场, 偏向是一个技术牛人, 他只是想搞技术, 不是想卷人
两个人立场不同, 对话的东西, 也不在一个频道上, 谁也说服不了谁
看完乱起八糟的...

内卷确实存在, 但原因不单单是技术
原因太多, 甚至很多说不得的原因

我们处于这个环境, 无法定义游戏的规则
只能被迫去适应
历史的一粒灰尘, 对我们来说, 都是一座大山

在这种环境里, 本来大家都不容易, 大家来这里, 真的是为了卷人的吗? 还是更接近抱团取暖?
我希望论坛里的朋友们, 不要因为这个话题, 对其他人, 起码是论坛上的朋友们, 有恶意
毕竟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不是吗?

技术大佬发展技术的初衷, 可能是单纯喜欢技术, 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价值, 也可能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可能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理由, 但我觉得, 大概率没有大佬, 是靠 卷人 来驱动自己的

反倒是一些 水平 中间的人, 觉得底下的人被卷了活该
这些人你们只是暂时安全了, 哪天出一个你们学不了的技术, 或者某个原因你学不动了, 你自己活该

左移/右移 既不是内卷的原因, 也不是内卷的结果
这些方向, 只是大佬们探索出来的东西, 为了解决问题
大佬辛辛苦苦搞出来东西, 你们就拿出来卷
本来是去 卷开发, 卷运维 的, 结果一个个都卷不过, 就回来卷自己人
真的把别人卷跑了, 你就牛逼了, 就轮不到你?
能力真是勤奋出来的? 穷人我不信都是懒鬼.
机遇, 平台 都是运气, 不要把这些东西, 当成自己的实力

说了这么多, 我也不知道我再说啥
最后祝论坛里的所有测试, 都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只想说,匿名混在一起。完全看不明白是多少个人在讨论,好混乱。孙高飞大佬的内容,受益匪浅。

干了孙高飞大佬的鸡汤,继续刷抖音摸鱼,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不到 35+ 谁也不知道镰刀落自己头上有多疼,口号喊的山响有个鸟用

陈恒捷 回复

看到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忍不住传播一下傅佩荣老师的研究:孔孟并没有说人性本善,人性向善!!!

我只想说为啥你们好多头像一样的,我还以为是一个人.........

郝明哲 回复

我只想问,为什么我的头像和名字是这个.....????
o.....我知道了....

然后呢,作为一名 新人(感觉自己挺不要脸....3 年 + 了),觉得 首先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 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呢,自动化代替部分手工,然后呢,研究研究 未知的东西,了解了解原理, 提高产品质量。 卷不卷的,哎。。。。提高自身价值就好。。。。暂时考虑不了这么多。

萧思聪 回复

结合当前的团队能力和产品业务场景,做出最适合的判断最适合的方案,才是大牛,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不是说他的就一定对,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是你到一定程度干一定的事才合适。

23 年年末再来看,只能说以前的恶果在慢慢呈现

18 年做测试,然后看过一些左移右移的概念、测试模型中的 W 模型、《谷歌软件测试之道》
后来我给自己总结:
左移是推上游产品经理,和产品经理正面聊需求文档的细节逻辑。推上游的研发,给研发提供自测用例,帮研发挡一些工作,发版前和研发聊实现细节
右移是多写傻瓜式文档给生产,多收集生产提出的需求闭环给产品经理,让产品越来越简单
提升技术不在我自己的左移右移概念里面,属于个人为了偷懒要做的工作
按这个思路,后面版本质量也提升了,同事也相信我的能力。相对的我执行测试还变少了,偷懒偷的光明正大
以上是因为我也信任另外一句话,需求设计阶段的修复代价是 1,到用户手里在修复的代价是 100

点工太容易被替代了,当然甘当点工也是 OK 的 拿钱少,操心的事也少;想拿钱多,当然技术得好,左右移都干得下来,

万锦程 回复

其实测开更容易被替代,本身做的也不是项目本身,离开了能有啥影响? 不管你是电工还是测开,关键还是得和核心利益业务有绑定作用,就算是点工,如果当前公司主要盈利的项目你是主测,我相信绝对没领导那么傻把你开了。再比如你是技术比肩开发的测开,非利益核心业务的,你再厉害也是优先被干掉,毕竟没有你了,业务还是有人测,测试主要工作就是业务测试

啥叫左移,啥叫右移?自动化才叫左移右移?点工维护好用例做好用例评审积极推动技术评审,上线后做好线上验收做好监控告警,有啥技术难度吗,还是这些不算左移右移?只有做质量的测试和点工的区别,不存在测开和点工的区别,没有做好质量想法的测开和点工也没区别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