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个人习惯吧,我自己更习惯通过手势操作进行后退。

    如果想新增标签页,可以按住 ctrl/command 键来点击新话题,这样会新标签页打开

  • vue 代码覆盖率怎么实现? at 2024年09月02日

    我之前文章里有提到,通过 nyc 命令可以插桩:

    你试下对编译后的 js,用类似的命令插桩下,看看效果?

    PS:我这个文章已经是 17 年的了,不确定现在是否还可以用,建议你到 vue 社区里问下,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

  • 有插件可以做到类似效果:https://plugins.jenkins.io/rebuild/(只是网上搜到,实际建议自己试验下)

    另外,这个场景听起来,是暴露的参数过多,而实际构建其实只有少数几个典型参数组合场景?

    如果是,建议改为两端式的 job。用历史构建的话,如果找不到对应的历史构建,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job1:对应少数典型参数组合场景,只需要选少量参数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job1 的实际逻辑是根据参数选择情况,对应推断出 job2 所需的参数,并触发 job2 运行。
    job2:就是现在的 job,暴露所有参数,按需自定义。

  • 怎么才算是测开? at 2024年07月29日

    这里特指的是不碰业务测试的测试开发部门吧。不是所有测开都在这种部门,所以也不是所有测开都干这个事。

  • 怎么才算是测开? at 2024年07月29日

    这个看你未来发展规划吧。

    可以先看下有没有机会,去业务测试团队轮下岗,测 1-2 个项目体验一下,看自己想不想往业务方向走。
    如果想,那就逐步增进这块的能力,熟悉业务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控制住业务的质量,以最终业务质量有没有提升为结果。
    如果觉得不合适,那就往开发方向转。开发里面也有基础架构平台或者研发效能平台这类开发岗的,你在测试平台的一些经验可以迁移过去,比完全从零到一重新开始好一些。

    还有一种,就是考虑弄个开源项目并运营起来,在行业内获得一席之地,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机会,不完全绑死在你现在的公司、现在的岗位。

    PS:我听你的描述,连测试流程都不大涉及,感觉像是纯实现需求的开发,对于需求这块的了解还比较少?如果是,可以先在这方面提升一下吧。多和业务测试团队同学交流,了解整体测试流程体系,也培养下自己的思考能力,能从业务诉求里面提取出有效的需求,并设计对应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 怎么才算是测开? at 2024年07月27日

    从之前面试经验,现在会自动化测试(含框架封装)的测试非常多,有的 title 会是纯业务测试,有的会是测开。这个没有绝对,取决于公司定位。

    但一般来说,测开至少在开发水平上,搞个自动化框架、自动化平台是没啥问题的。不知道楼主这里的测试框架和工具是复杂到什么程度,不大好评估算不算测开。

    以下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在之前,测开有两个大的类别,一类是业务中的测开,一类是纯工具平台的测开。

    业务中的测开,主要就是稀饭说的 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业务质量问题的人群 。这部分一般属于业务测试团队里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技术视野也广,能想到和落地一些技术手段来切实解决业务质量问题。常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 建立自动化测试(包括流量录制回放等)解决回归成本高问题
    • 建立造数据工具,解决部分特殊场景模拟成本高问题
    • 引入 mock 等技术解决系统间异常难以模拟问题
    • 引入代码覆盖率 + 代码与用例关联解决难以准确评估代码改动影响面问题等
    • 会阅读研发代码逻辑,有能力参与技术评审及 CR 并发现问题

    纯工具平台的测开,主要偏开发,主要是完成一些技术复杂度高的测试平台的设计、研发。这类在很多公司里也称为 “工具组”,一般只有比较大的测试团队才会存在,主要解决业务中测开日常需要兼顾业务测试,工具平台产出相对慢的问题。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剩下的主要是第一类测开,大厂现在招的基本也是这类型的,既能负责业务测试,也能兼顾通过技术手段保障质量。第二类随着大的测试团队减少,以及开源平台工具越来越丰富,从零到一研发必要性降低,会越来越少。

  • 加班中

  • 之前在 toC 业务,基本是客服对接,然后客服过一道后再给产品,产品处理不了再对接测试 + 研发
    目前在 toB 业务,之前是有个单独的运营统一对接,现在没有这个岗位了,变为值班研发对接

    怎么说呢,道理上测试对接是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测试人数少,负荷大,基本很难及时响应,所以实际操作上不大会测试直接对接。

  • 微信群、qq 群个人觉得都不大适合聊技术,主要是很难给很长的回复,多次回复又没那么多时间。

    社区里好的技术贴回复,基本都到了格式上要做些分点的水平,微信和 qq 里很难做到这个。

  • 我觉得两种不冲突。
    1、新需求每个需求一个 xmind,这时候可以写细一些,按重要程度分 P0P1P2
    2、新需求上线后,抽半天把 P0 用例合并到核心用例集里。后续每次迭代回归就跑这个核心用例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