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的大多开发(不止前端)对 bug 的态度都是积极修复的。
如果遇到这种不耐烦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找开发聊聊,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情绪?
难道上线的时候没有测试报告么?就算没有,上线的时候也需要跟领导 or 产品去勾兑一下遗留未解决的缺陷 是否可以接受吧
我现在遇到的就是这种。现在我直接提 BUG,你爱改不改,领导问起来改了没,就在群里直接 @ 问
用例评审,大家都评审过了还漏测,就说明大家都有问题,就不要纠结于拉人背锅了,降低漏测是大家一起来干的事儿。
汽车相关的范围也太大了,整车这么多个功能组件,测试要点也不一样。首先得熟悉下整车通信的 CAN 总线协议,不同模块的测试内容可能也不一样。比如自动驾驶,可以仿真软件在环 SIL,也可以搭硬件在环 HIL,技术栈偏嵌入式一点,要对硬件比较了解。比如车载数据终端,要不断的把车的数据传到云端处理,云端可能就涉及到大数据处理和安全方面的测试,包括后面的一系列应用(手机 APP 之类)技术栈偏互联网一点。
我也是测试新手,可以给楼主一点建议:
1.漏测多半是用例设计时未考虑到,可以增加更多的时间去设计用例(可以用 Xmind 设计用例,再用工具转换成需要的)
2.用例评审环境,拉上研发,PD 等人进行用例评审 (这个很重要,主要是对用例查漏补缺)
3.探索性测试,经验问题,随着时间积累,会越来越了解所负责的产品,随之漏测的出现概率也会越来越低;总结就是多问,多去了解产品。
不要方, 大不了被开除换一家
漏测不可避免的,下次把业务场景多想想,尽量写全面,搞搞测试用例评审,一些不容易复现的特殊场景,做下标记等等
我觉得一楼说得很对,其实从开发角度看,能不被打断是最好的。
如果很严重的 bug,影响你的测试进度或者领导很容易问责,但开发还是不愿意修的,就向上反馈,让你的 leader 协助推进处理。如果你 leader 都推进不了的话,你就更推进不了了。
然后给领导验收的时候,可以顺便同步下一些已知但未修复的 bug,这样也不会存在领导发现后再问你有没有测试出来的尴尬问题。
新能源近期是火热赛道,据我所知,今年年终发的多
有流程参考流程,没有流程就加个流程。你提了还出问题,问题就不在你了。
非验证阻塞主流程的 bug 可以不用直接沟通,直接提交缺陷平台里,挂的名字是他,超过修复期限影响的是他的 kpi,而且你挂上去了也有证据表示测出来了,领导也不会问你测没测到过吧?
感觉整体流程都有问题,一个需求没结束,另外一个需求的优先级居然比修 bug 高。楼主也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建议你梳理下全部问题早点反馈给上级,看看能不能推动跨部门的流程改进(如果实在推不动,那明确测试领导是不是可以接受这种带问题上线且没有开发及时修复的情况,能接受你就不存在背锅。)
我觉得这个过程中上级对信息的知晓非常重要,你要确认你发现的这些问题上级是知道的,负责的上级会协助你或者他直接去反馈了。
对了,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我换个环境一切就明朗了,哈哈哈哈。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什么意思,没听明白
感谢分享,你讲的很有用
你都已经提 BUG 了,怎么还会问你有没有测到?
嗯嗯,有道理
是的,一般,开发那边,只有刚开发好功能,冒烟测试的时候,才会修严重 bug,后面一般的 bug,或者较严重的 bug,都是自己安排时间修,所以,有时候,bug 可以拖几个星期,,,所以,领导在验收的时候,就会经常说,有没有测到这个问题?
你提你的 BUG,他不修复,上线出问题,怎么还会和你有关系呢?
如果这样领导还是怪测试,那我劝你还是尽早离职算了。
在于沟通以及流程。开发改修 bug 无可厚非,尤其是影响功能的。
我们这边对于根据 bug 的严重程度,对 bug 改修进行排期。
严重 bug 立即修复。不太严重的问题,会统一时间对应。
开发方最怕开发中被其他事情打断,尤其是正在开发某个复杂的功能中。
一旦打断,再回过头来开发还得回顾之前开发思路是很时间的。
所以沟通很重要,尤其是各部门之间的领导。测试 leader 和开发 leader。
减少私下与开发交流产生矛盾和冲突。遇到问题上报。
估计现在入约等于年入吧
汽车相关的测试不大了解, 但个人总体认知大方向应该也是以通讯协议, OTA 为主
有魄力还是可以跳一跳的, 这里面涉及到较多嵌入式软件的知识, 目前较火的新能源/储能等行业, 其实也有很大的类似需求
1、刷牙更认真了,去年刷 30 秒,今年刷 40 秒
2、蛀牙比去年新增 1,从 0 到 1 的突破
3、打字快,相比去年又提高了 10 个字每分钟
4、走路快,走 100 米比去年省了 10 秒
5、去年没阳,今年阳了,也是从 0 到 1 的大突破
你的标题,每一个字,都透露了你的情绪
情景——抖音第一次刷到了一个身材好的美女
目标——让抖音给我多推送美女
行动——点赞评论收藏
结果——现在好多美女推送
后面第一次改个 for 循环到 30,这不就完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