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加入一些实习交流群 ,也有和同届其他实习生沟通过,其实现在有很多开发转测开或者是测试,就是想进入更好的平台
我个人觉得去小厂开发和大厂测开,后者对于我可能更有吸引力,公司规模大流程更规范,而且薪资也会更好一些,毕竟现在开发卷都卷不进去,何谈发展前景呢
当然,我的见识比较浅薄,很多想法都是从他人的经验和自身所见所闻中总结出来的
在社区看到很多前辈都劝退测试,但是我就没有看到过不劝退的方向,但是劝退的前辈仍然干着目前的方向,让我觉得很矛盾,可能这就是围城吧
不要调侃我了佬
嗯嗯,是的 我有想过,其实做内部平台开发远离业务,开发不像开发,测试也不像测试
如果是社招需要业务相关经验的话其实不占优势,但是纯测会比侧开占优势嘛,我了解到的业务测试有很大一部分是趋于外包出去的
天生全栈圣体,一出道就前后端双修,你就是传说中的代码奇才
20+ 岁能力足够,就不要享受舒适区,毕竟能赚钱的就这几年,还有,能干开发,就尽量不要干测试。
“工作中用不太上的东西” 如果面试被问到,理解又不深也没有实践感受,岂不是倒扣分?
眼高手低
内部平台开发呢是积累不到什么技术深度的,同时你又离公司主业务很远,妥妥的四不像。如果是以前经济好的时候,是可以暗爽然后准备面试跳槽,但现在这种情况,大环境下都是要求贴合项目经验的,你出去会很吃亏
没有谁想学一些工作中用不太上的东西,没办法 都是应付面试罢了,都是为了生活,都是为了口吃的
学的多只是为了拿到面试入门券而已
还要拒绝完美主义,能有点用并且好看会说
有本事你让企业招聘的时候别什么都要会啊,扯淡还是你厉害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我个人感觉这是被宣传的误区,业务怎么可能通用性差呢?
业务经验的通用性其实被低估了,尤其在从事相同的领域内(如电商)。
如我测试电商 A 平台积累的经验:用户典型路径的痛点、核心业务规则(库存、订单、支付、促销)的坑、常见业务逻辑漏洞的测试设计思路,几乎可以无缝迁移到电商 B 平台。因为我们服务的本质上是同一批用户,解决的是同一类业务问题。
相反,技术栈和测试工具的通用性反而更受限。A 平台用自研的 Java 微服务 + React + Selenium,B 平台可能是 Go 单体 + Vue + Cypress + 完全不同的 CI/CD 流程。我在 A 平台精通的特定技术工具和针对其架构的测试实现细节,到了 B 平台很可能要推倒重来。
技术底层原理倒是通用的(比如 HTTP 协议、数据库事务),但具体实现、工具链和最佳实践仍然高度依赖公司当前的环境
我在成都 2 1 k
确实太低了
这么说吧,你想在一个企业呆得久一点,业务是必须要掌握的,技术是其次的。但技术在不同企业都是较为通用,业务在不同企业通用性较差~
技术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业务的
这是纯云了,核心业务开发放出去都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如果说少了某个人公司业务就运转不了了,那之前管理是一定有问题的
武汉,点工,不到 10K 拖大家后腿了
二线大厂:小米、华为系、腾讯系、阿里系、京东系、顺丰、大的车企(吉利、奇瑞、一汽、上汽、东风)等等,有技术能 15~25,一般公司不管有没有技术普遍 10~15,不过有技术可以提高自己的 offer 数量,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
我有个同事是卷王,几乎没有他不熟的业务,每天加班到 10 点,但是不会自动化,没有工具产出,去年打了最差的绩效,没有年终奖,今年被裁走了。
这是你的角度,你老板的角度怎么看呢?
你在说个毛呢,那普通人都别活了。
测试这个行业,普普通通懂点代码能混到个中级测试,再钻研下技术通点人性就能混到高级测试,薪资在二线城市也差不多 15k 起步了。
起码先混到 15k 了再去感慨技术廉价吧。。。
有个狗屁技术,大部分公司那些业务跟技术毫无关系
无非就是业务挣不挣钱,挣钱啥都还说,不挣钱说啥都不行
真要说技术,那得看英伟达,微软,谷歌,这些才能说得上技术吧
技术是为了更好的为业务服务,牢记这个点就行,这 2 个是 if else 关系,不是布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