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的牛逼真相卡拉斯
我们团队参加过 16~20 中间的几届大会的主题分享,来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大会的议题范围其实比较广的,毕竟是覆盖整个行业内的测试相关议题,别管是业务测试还是游戏测试、服务端测试、Devops、开源专场等等等等,所以每个人、每个议题的受众面都是不同的,如果觉得所有议题对于你来讲都没有吸引力,那就不要参加了。
前几年我们自己分享主题,然后也会去听别人的主题,在发现其他公司做和我们相同或类似的事情,都会去听并且去主动交流,看一下他们的想法和我们有什么区别,或者我们遇到的问题他们有没有遇到,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确确实实每年都能收获到一些 idea 和惊喜,更多的是想法 or 做法以及效果,所以非常感谢 MTSC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
具体落地问题,这个完全是要看公司 or 个人能力 or 业务实际情况来看,就 45 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分享出来的都是想法、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肯定不是拿过来就让你用的技术方案。所以以前分享会经常遇到人问,你们会把这个开源么,但是现在测试开源真的都会好么,更多的开源出来让大家去白嫖,开源作者还要费力不讨好的去答疑、解决问题、持续演进,并没有真正看到有多少是开源社区的用户主动去推动演进开源项目。社区目前也在推动一些开源项目,希望这些项目能够发展的更好吧。
大会每年都会对议题进行评价,我觉得挺好的,如果没有收获,那明年还会有人来参加么? 非要统计有多少项目在过少个公司进行了落地数据,除了尬黑 我想不到什么理由在这里需要让大会主办方来统计落地数据。
最后这几年疫情影响 + 行业衰退影响,所以且行且珍惜!
这种大会交流的更多是发展的大方向, 具体怎么落地,能不能落地不都是自己公司考量,实践之后的结果吗?
有些人就真的很可笑, 觉得别人几十分钟的分享交流要能让他躺着就把所有东西搞定, 你觉得别人的技术方案不行那你自己出个方案去分享落地啊? 一个个嘴炮第一名。
我参加过两次,钱方面就不说了,因为都是公司买单,所以票价多少我也不关心(如果现在让我自费,那我肯定不去)。
第一次,记得是在北京,当时参加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哇哦,原来测试还有这样的活动,还能有这么多前沿的技术;
第二次,记得是在深圳,当时参加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大部分都是来吹牛的,干货部分太少,我也认识很多大厂的同行,实际上嘛,在他们那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我还是支持这类大会的,毕竟这是一个平台,借此机会多认识认识同行、多交流交流经验,得到的东西还是不少。
也参加过几次,公司报销。作为半个路人粉,说一句,参与大会的大多不是纯去学技术的,真想学技术,花二十块钱买本书吧。但是也有很多大佬是奔着解决方案和摸清大环境去的,具体的实现技术,函数这些,不需要讲,听个大概思路都可以自己造,所以个人感觉门槛还是很高的。但是大会的意义不是扫盲,而是代表业内最高最先进技术的探索,是一个标杆,给人们信心,原来测试这行的天花板如此之高,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匿名聊天,设计如此
给社区提一个 bug,手机版未登录状态,还可以发回复,却用了别人的账号
怎么我发的帖子变成是这个候同学发的呢?是不是有 bug?
作为参加过 QECon 和 QCon 的人,我很认真的建议大家,QECON 真的不值得,QCon 多少有点干货~
因为 MTSC 太低调了,我们公司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大会,明年如果还能举办,我会跟老板推荐的
二线城市能拿一般已经很好了吧,基本都是人上人,工作快 7 年了,换了三家公司,还没你的 80%,一线深圳,压力太大了
我写精通点点点,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
你培训完前端,不做前端,你这不是纯粹浪费时间和金钱吗,看来是你不适合做前端,我有几个朋友培训了前端都找到了工资的
我出 1W 要这人资料和入职公司信息,方便去挖他呀 36K , 我们公司老板就是钱多人....
给你个方向,我朋友 0 基础报班,出来拿 18k
今年 QECO 票价比 MTSC 要贵很多,本来票价不菲,演讲里面掺杂太多商业公司广告,这些广告没有任何技术细节没有太多参考意义,希望这类大会广告占比不要太大了。PS:开头、分会场,会场外充满各种广告,我既然花几千块,起码让我多看点干货吧
大会多一些介绍技术细节,技术运营,落地交流内容,这些更加重要。
最早的几份儿可以造假,大厂的背调没那么严格,但是有的公司确实会要之前所有工作的联系人,分情况,大部分还是没那么严格的,另外一些急招岗一般都会适度放宽,只要你合适。
招进来的人几个月就辞职,你是 hr 你会要这种人?
可惜,帖子被删了
高飞老师丧不丧不知道,时不时在 switch 上打开 curse of the god 还是啥的还是挺积极的
现在在做什么?
有在停滞吗?还是说老哥你能看到的是停滞的?去个新点的业务组或是技术架构比较新的团队试试可能有不一样的感受。针对不同业务和不同挑战,优质的团队里应该还是不会缺少微创新的。而且我觉得一个岗位整体的发展与变革,诱因一定不是某一群从业者的想法和行为,而是由外部驱动。毕竟也没有哪个学术大拿,浪费时间去研究测试怎么样怎么样的,这毕竟是一个不直接生产价值的工种。测试的技术发展(前后端运维也一样),一定是外部状态的变化,导致现有的测试手段/技术无法满足要求之后才产生/发展的。而测试这个工种作为技术从业者链条的最底端,在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时,大概率是受传导最慢的,受影响最小的。因为岗位本身的特性,所以如果楼主真的对新技术和新变革充满热爱,那么大概率需要比普通技术从业者具备更高的热情和敏感。
贴子内容逻辑没看明白,好像有些些情绪么?
抱歉!
我是楼主。。。
我可以弱弱的说,我就是来看看你们怎么回复的么。。。
我只是对你们几个有点兴趣,想看看你们咋想的,有点好奇。至于大会啊,测试的跟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然后你们上面说了那么多观点,那么多情绪,没数据啊。不得靠数据来分析未来咋走么。。。靠拍脑袋能有多大用呢。
最后,我也有问题,我上周太闲了。。。
获得知识越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还是说没多少知识,顺着发展红利获得不错的地位,就觉得自己有很大发言权?
知识多,不用 “觉得”,这本身就高人一等,毫无问题!就像高考,别人上 C9 就是比你上普本厉害,当然照你的思路,必然有一大堆 C9 的混得不如普本的案例摆出来的。例如:余大嘴跟我同县,高中他上的是二中,而我是一中,我分数比他高多了,但是相比起来我是卢瑟中的卢瑟……不过我建议你还是放大样本量来看比较好。
高人一等并不等于盛气凌人,一般知识越多也就越不会盛气凌人,怕的就是有人自卑,假想自己被霸凌!
至于红利,别人搭上历史的班车,你就没搭上过吗,这两年 AI、DevOps 快速发展,你觉得自己 3、5 年之后能通过这班车得到什么呢?你可以钻研、实践,或者去跟风模仿,唯独不能守在故纸堆里,既不愿出来分享,也不满足于别人的论调。
至于发言权,所有人都是均等的,其实你大可以搞一个 QualityFamily 之类的社区来传播自己的理念,甚至打败这个 “逐渐腐烂的” TesterHome~这压根不是话语权或者公信力的问题,只是个影响力、亲和力而已。
至于伸手党,什么是伸手党?
你要是觉得社区的那几个老头子是只会嘴嗨的伸手党,可以挑几个类似这个帖子所讲的东西,你们比一下看谁能先做完并且应用,社区也可以考虑搞搞类似的活动……谁来开盘口,我赌老头子们……没这闲功夫参加
不上不下是阿里 p8 吗,个人发展还是很看老板和业务的,不对劲赶紧撤,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