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严格的商业生产系统里算,在社区应该没问题,毕竟专门来黑社区也想不到能有什么利益到手😂 😂

  • 这里面存在业务特色,我们是 sdk 业务,公司内部不同业务接入我们的 sdk。
    我们的课题是,在一个业务的宿主 app(如抖音)上回归了一次之后,其他的宿主 app 还要不要再做回归。

    这里面涉及一个宿主通过什么方式去接入 sdk,并且要明确一种方式来盘点 sdk 接入差异而产生的宿主层面的差异。

    再往细里说就只能口头解释了,不然长篇大论。

  • csv 只是一种文本格式,简单说就是 value1,value2,value3,value4 等通过逗号去隔开不同数据的文本格式,人眼上有可读性,格式简单也方便统一改,网上搜一下就可以了。python 本身也有内置的 csv 文件解析类可以 import。

  • 今年 10 月起在搞大家最不看好的精准测试 😂 ,不过比较有业务特色,和标准方案有一些差异

  •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设置这个线程数过大了,实际上系统发不了这么多线程数。回到帖子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

    【jmeter 创建 10000 个线程,应该不是并发请求的吧。是循环发送请求的吗?】最好把配置截图发上来看看,我用 jmeter 很少,可能是我自己混淆了一些概念。

    1. 如果 table 里新增的字段本身有默认值,而且你的自动化也和新增字段没关系,那你在构造数据库数据库时就可以直接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column3, ...) VALUES (value1, value2, value3, ...); 来达到指定字段插入值的目的;
    2. 如果 table 里新增的字段本身还没有默认值,而且沟通后这个字段不能赋默认值,那就没有办法。因为你已经和 table 完全耦合绑死,table 一改你就得跟着改测试数据。你最多能做的就是把你的测试数据写成例如 csv 这种比较好处理的格式,到时改数据直接用 vscode 或者任何编辑器做正则全局搜索替换字符去批量更改数据;或者更高级一点你提前封装诸如 sed 命令或者任何批量修改你测试数据的脚本来提高你该数据的效率
  • 直接看你的被测服务是不是真的接了符合预期的请求量,先排除这么乱来的线程数是不是真的能发;确认了是有,再来考虑这里的问题

  • 没看懂问题,怎么听怎么不合理。

    为什么数据库增加字段还能影响你的自动化用例?自动化里面做什么逻辑?

    莫非你的意思是,你这个接口自动化里需要去创建一个 table ?

  • 哈哈哈,我司对待后端研发上线出问题,第一要求就是二话不说先回滚代码

  • 不查白不查,公司给免费怎么不去看看。甲状腺结节良性居多啦,不方

  • 你在和谁竞争 at 2023年12月09日

    你的说是有道理,认同

  • 你在和谁竞争 at 2023年12月09日

    也不是这么解读,极少有人是一路顺风的,看用什么心态面对问题,以及潜在可能发生的问题你会提前做什么规避。

    现在很多父母搞鸡娃,我喜欢偶尔鸡一下自己,自己的负面情绪更少,能量更高,目的也更单纯,或许可以理解为乐观吧。

    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我其实无所屌谓(这不是说脏话,最近我们组内很流行这句话😂 ),当我是卷王或其他啥并不会对我造成影响。

  • 你在和谁竞争 at 2023年12月08日

    非常赞同 12 楼。

    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不要所有错归结为世界的错行业的错,还是从自身能改变的地方做实际行动。

    既然大家都在骂,为何总有后人源源不断的挤进来,而不是大家都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既然讨厌做外包,为什么还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
    既然想过的更舒服一点,为什么不自己做老板搞点小生意过过日子?

    还是得先拷问一下自己😂

    我一直认为,现在大家都说的【卷】,换成十年前的话术来形容,就是【勤奋刻苦】,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品质。当然有些人确实在做职位内耗的行为,不过在以前也同样有,现在之所以突出,就是因为行情不好开始洗牌,有些人在裸泳怕被看见,就得尽快使用一些手段来遮羞,坚持不了多久。

  • 这样哦,那可能就看心态了。

    如果时间充裕,想自己找点事情提升技能,那学习新东西是很好的,技多不压身,多学一些能活跃思维;

    如果是处境窘迫,想要寻求突破,那明确好方向和目标,保证自己的精力能聚焦起来投入,是更优的方式;

    楼主应该是第一种,我觉得挺好。

  • 是的,场景构造细分也是一个缩小范围定位的过程。如果有等价场景的历史基线数据供对比(如线上同场景的性能数据),其实参考性也足够了,就是明确有问题。

  • 如果 20% 差距不符预期,那大概是有那种随着请求量堆积越来越慢的性能问题类型;排查一下锁、缓存、SQL 耗时、线程这些经常带坑的地方

  • 想帮助你,但是没看懂你在问什么。

    建议补充以下信息:

    1. 你要压什么,或者说你目标是啥
    2. 你怎么压的,用什么工具,大概什么思路
    3. 谁和谁的差距大于 10%
    4. 你自己的分析过程和具体想问什么问题(“落地经验” 太笼统)
  • 两份 offer,该如何抉择? at 2023年12月04日

    帮助楼主分析一下。

    公司一:自研小公司

    • 优:能快速接触到整个项目上下游全面的质量保障,短时间提供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 劣:公司不一定稳定,项目的生命周期可能很短,这个大环境下项目解散的风险变大
    • 随机成分:能跟到好老板的概率更小,遇到政治斗争的概率也会更大,你是正式员工就容易关乎到切身利益

    公司二:大厂外包

    • 优:能接触到平均水平更高的人,了解大厂完善规范的流程和工具平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外包表现好,是明确会重点倾斜的,能力越强给的事情就越多
    • 劣:外包绝大多数都只搞业务测试,职能会被限制主,很多东西都没有权限(不过大多数都能申请,研发的代码看情况也是大概率能给的)
    • 随机成分:有些团队如果缺正式,外包是的确有机会做编码工作的(比如我在的业务团队就有,甚至还培养外包怎么写)

    如果一个外包机会足够好,你也确实想争取表现,大厂还是可以的,而且在一个大厂里做过外包也很容易跳到其他大厂;如果小公司机会不错,也明确团队老板水平不错,那建议优先考虑自研小公司。做外包有 30 岁风险,但不是 100% 的有风险,主要看人,如果去到就按部就班搞搞测试,去哪里都一样。

  • 不太清楚是说原生 app 还是类似快应用那类东西。我的观点是不如学 android 开发,被某个平台限制了发展方向似乎没必要。

  • 正常交流不用过于客气。

    如果你的初衷是在回归测试中节省工作量,这个背景不至于要去做一个平台,可以先搭一个接口自动化框架用起来就是第一步了。至于项目中哪些功能适合做自动化,就只能 case by case 去探讨,无法离开项目实际情况,外人不好给予帮助。

  • 现在测试是不是寒冬 at 2023年11月30日

    这头裁员送大礼包,那头腾讯网易使劲招,无缝连接还白拿几个月,很爽

    1. 分析 bug 表现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问题,缩小排查范围
    2. 回忆自己的操作路径,和研发讨论,让研发在可疑的关键路径上留日志,以免未来偶现但是又没现场
    3. 留个历史 bug 坐记录,尽量保存更多信息,以免未来复现之后又是从零开始理解
    4. 随时开代理抓包,留下所有的接口交互数据,以免不时之需
  • 这种节奏已经持续 3 年了吧,目前身体健康,这个月刚体检,最新结果是有无害甲状腺结节,还有个今年 1 月得了新冠后的肺结节。后面肺结节还需要半年定期复检。

    其实我不算很卷,我晚下班是因为我去公司健身房锻炼了(健身时长超 10 年),练完回来 10 点出头再简单干点事情,习惯了😁

  • 现在测试是不是寒冬 at 2023年11月29日

    这种裁员又不是只裁测试,是产品线级别的裁员,不用瞎紧张,动不动就焦虑测试没有未来😅

  • 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项目已经比较稳定,还是否需要测试?需要搞自动化?

    如果你的答案为 “是”,就给出一个为什么要做自动化的理由,如果给不出来的话就别做,没有目标的做=自嗨。从你的回复上,给到我的感觉是,识别不到实际业务问题,没有目标,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希望是我理解错了)。

    如果这个问题仅仅从个人成长视角问,电商项目属于流程链路长的项目,猜测业务领域应该很需要解决测试数据构造的问题吧;另外自动化要重点建设监控报警,尤其是资金问题(看体量吧,大厂里面很强调电商资损);从通用自动化角度考虑,用例管理、接口自动化、数据统计等,很多常见功能,都能做但是你做不完,先选哪个做就看团队缺什么。

    至于问【如何构思设计并实现】,太庞大了。我的观点是,先去找电商项目里面有什么质量问题是人工不好解决,找到问题再去考虑设计技术方案。如果都没有问题,那这些测试还留着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