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的思路都是写个工具,动态的往目标 pod 里注入一个 proxy 容器, 同一个 pod 内的所有容器是用 container 网络模式启动的,共享网络。 如果需要篡改 ip 的话, 一个 iptables 命令就可以了。
你现在碰到的是什么问题? 是不知道怎么写 rpc server 去返回 mock 响应? 还是不知道怎么劫持 A 到 B 的响应?
测试
测试
测试
咨询一下, 你怎么计算的这些指标。 调用的什么 API?
最近有时间了
测试
每个领域要掌握的知识都不一样 , 别焦虑,我们只是可能不在一个领域里而已。 比如我现在对视频音频类的测试工作就是屁都不懂。
我用的是 chrome 浏览器, 倒是不用加上 window~~
用这个配置 部署 CDH 是搞笑么。。。。。。 咱们 尊重一下大数据吧。。。。。 这个配置跑不起来什么大数据任务的。
performance.getEntries 能获取所有异步的请求的性能信息
嗯, 新项目用的 python, 没办法, 团队的小伙盘都熟 python, java 不熟。
握个抓~ 当初封装这块 UI 自动化的时候, 着实很费劲
有多种方法解决。 比如可以通过直接在数据库中构造测试数据绕过之前的步骤。 不过我其实还是比较喜欢就是在 UI 上从头开始准备。 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 开发成本也较低, 有些后台数据过于复杂, 绕过 UI 和 API 直接在数据库中 mock 实在不太现实。
以后多交流~ 我在写 API 测试的时候, 做法也跟你差不多。
看上面截图哈
结构很简单的
测试
就是赶上这两天有空了
测试
测试
秒杀不是都走消息队列么? 故障注入走起来。 验证消息队列的精准一次性语意是不是弄对了。 这种数据流架构容易丢数据或者重复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