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人的出路在哪里 at March 27, 2023

    吃低保,不生育,没有欲望的过日子,一样是一辈子。
    技术终归会提升所有人生活的下限,只是方差会越来越大罢了。

  • 中年人的出路在哪里 at March 24, 2023

    按照我小老板前几天的说法。“我从来就没考虑过中年危机,事情都做不完。” 这是大佬的心态。
    对于我等普通人。
    中年肯定是烦心事越来越多,卷起来吧,迟早都得卷,比别人下班晚,就可以卷走下班早的。
    比别人产出多,就可以卷走产出少的。
    大家都不容易,一起卷起来。

  • 测试的无限可能 at March 17, 2023

    能成为小说,就说明概率已经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了。。。

  • 我个人感受:年前平均每周 5 个左右的猎头加。年后,自己投了都杳无音信。
    现在这阶段想拿个 OFFER,能力可能都是次要的,运可能更重要一点。

    1. 代码是用来写的,不是用来看的。
    2. 看代码找不到几个 BUG,实际流程说不定负负得正。
    3. 越底层的代码复用性越高,大的开源项目基本结构是可以保证的。(STAR 1000 以下的谨慎)
  • 编写简历的方法 at March 13, 2023

    找亮点:“亿级”,“主导”。。。

  • 下面人的想法有什么用?
    核心是数据分析,而且是客观的数据分析。
    各种类型的问题比例,然后再来分析是内部沟通问题,还是项目排期,甚至可以是个别人的问题。
    测试经理能改变的只有流程,是无法改变真正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简单就事论事就好,至于什么重建测试团队,这只是一种执行策略,能不能真正改善,早着呢。

  • 这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即使是前两年最火的芯片行业都面临洗牌。其他技术方向只会更惨。
    除非特别合适,能不动先不动。

  • 保安,外卖,保洁,绿化,工厂。
    总有没钱的职位缺人,人比机器便宜,用人不是更好。

  • AI 预计在 2040 年为全球节省 50% 的岗位。。。

  • 111 at February 15, 2023

    找个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尝试吧。
    这个时间点确实很糟糕,加上 CHATGPT 这一波,只会更加谨慎。

  • 真行业天花板 - 已招到 at February 09, 2023

    要的就是这种吧。资源整合,你细品。

  • 最近事不多,今天才和 leader 讨论后续计划,基本还是毫无头绪。
    唉,又要开始作妖了。。。

  • 脏数据问题算谁的? at February 01, 2023

    就事论事,OK,什么叫流程?流程图设计有么?方案有么?产品对输入有限制约束么?
    这些都没有,谈什么脏数据,先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有,测试不看,那就是测试的锅,甩得一点都不冤。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不要总想着什么一劳永逸的规则方法去解决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然后扩大一点,从你上一篇帖子也能看出来,你们测试一没话语权,二没自己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被喷太正常了。(大部分都是这种现状)
    你要证明你重要,多少有点自己的想法吧,然后列个计划吧,然后去说服老板吧?
    都没有,那不是叫你干啥你干啥,你还有意见?不喷你喷谁?

  • 核心是成本,当机器的成本远远低于人的成本的时候。。。
    科技提高的是生活质量的绝对平均值,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相对值可太不友好了。
    PS:CHATGPT 也开始学习写代码了啊,都机器写的代码,机器自己不就测试了?

  • 你这也不是环境问题啊, 是构建问题啊。
    这种事情吧(类似可干可不干,开发测试都可以干的),本质上就是谁嗓门大(话语权),谁想不干就得别人干。
    这个和嗓门以及谁用的多,以及脸皮厚度都有关系。

    比如我自己,脸皮厚,嗓门也不算小,就都是蹭别人的环境,然后经常自己就测个大概,细节不想测试了,交给工程开发去测试,现在也是越来越懒了,哎。
    至于构建版本这种事情,为啥一定要做?能有什么好处?就几个人开发的东西,浪费时间。

  • 长期主义本质上是反人性的。
    至少目前我还是认为测试不是一个好的技术职业,因为在不确定中去找确定,多少有些自欺欺人,且价值偏低。
    哎,更麻烦的是 IT 未来没有最惨,只会更惨。
    未来会出现更多 100 倍甚至是 10000 倍的工程师,对普通业务开发可以说是极其的不友好,对测试只会更加不友好。

    只论技术,35+ 以上还能瞎蹦跶的,估计多少都是卷王。PS:我其实也很卷,但是人和人其实差距也非常大。比如我现在的 LEADER 某博,清华毕业某市理科状元,昨天说一天只休息 10-20 分钟,我还是算了吧,自认各方面卷不过。

    为什么举上面这个例子,人啊,最麻烦的是你觉得你挺上进的,其实在卷王眼中你连动起来都不算,欲望远远大于行动力。这种还不如躺平,看开,过过小日子,做不下去就去开个小店,挣个辛苦钱,至少心情好。

  • 换个角度。
    两个问题:
    1.你说你为了质量做了很多事情,如何量化?
    2.怎么证明质量的提升是测试的主要改进,而不是开发架构的改进?
    这种问题在我看来就别多想,既然做了测试,简单点好,领导要干嘛咱就干么。

  • 花菜の 2022 年终总结 at January 04, 2023

    新婚快乐。
    明年年初可能会好一点。但是也仅仅是可能。
    该卷还得卷,做 IT,做技术,不卷是不可能的。
    太安逸了,未来危机会很大。

    给个实际的建议吧,关于 LEETCODE,MID 手熟就差不多了。
    什么叫手熟?刷 200-400 道这种没什么意义,为什么?
    因为很多是刷完看答案以为自己懂了。最客观的还得是周赛。2-3 题就差不多了,但是绝不容易。

    知乎有一些专门刷 LEETCODE 的算法类型总结,认真过一遍,理解一遍。要不还得挂在算法上。
    PS:我一个 40 岁的大叔,面试一样得做题,只要是技术,现在没有人不怕只会纸上谈兵的。当然·这也是一种卷。

  • 这基本已经是明示了吧。
    把寒气传递一下吧,尽人事听天命。

  • 谈一谈今年的 TesterHome at November 30, 2022
    1. 存量市场,师傅教会徒弟,然后卷死自己么?。。。
    2. 新技术在哪,新方向在哪。。。
  • 删除 at November 07, 2022

    20K 就是普通测试的天花板。
    Q1.你为什么要换工作?
    测试 LEADER 的价值在于给团队赋能,为结果兜底。
    Q2.你的价值在哪里?
    感觉一面应该都是公司内非专家岗位。。
    Q3. 不是专家,为啥要招 32 的?。。。总得比校招有优势吧。
    太刁钻的回答不上来 -- 专家都是需要解决疑难杂症的,其实专家岗位极少,当然也很招到合适的。--我个人一直认为除了一线大厂外的测试,走专家是不可能的,因为精力会被琐事大量分散,专家只能大厂间互眺。

    我的建议,蹲着吧,大佬都是卷王,你学历不突出,目标也不明确,卷不过的。也不会有人相信你能卷的过。。。

  • 校招面试有感 at October 27, 2022

    我个人觉得吧,这里面说明了几个问题:

    1. 今年很卷,测试清北不是没有,但是极少。说明就业压力很大。
    2. 地主的余量也不多了,所以需要优中选优。
    3. 对于新兴行业,社招测试能力普遍不足,希望从应届中挖掘。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

    1. 校招分提前批,提前批通常更优秀。
    2. 校招岗位,技术一般按算法->工程->测试,这样去筛,到测试的候选人已经筛过两轮了。(这里包括学生自己筛,如觉得研发太卷。公司筛,简历优先过某些部门等。)整体质量会稍差一点。
    3. 其实 CS 科班和非科班,清北科班、华五科班、985 科班、211 科班等均值差距都是巨大的。能力强的到哪都是稀缺资源,但是怎么才能用好这些稀缺资源,这其实很考验管理者。

    这只是我个人理解,欢迎指正。

  • 校招面试有感 at October 22, 2022

    想了想,好像也是。。。
    我自己招人也一个死样,我宁愿不招人,我也不愿意找个坑来。其实要求更加变态,哎,多少还是有点双标。
    能用一年算一年,一年以后我自己还不知道又蹦跶去哪了呢。至于稳定度,我自己都是公司大问题之一,看开看开。。。

  • 校招面试有感 at October 22, 2022

    😓,你面试的是应届生。
    你吐槽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体制问题。
    你想招的人是独挡一面的新人。
    BUT,真的有厉害的新人来,真的能 COVER 住么?你的职位发展预期能 COVER 住别人的野心么?

    合适,合适。。。只要脑子还行,沟通成本还行,懒就懒一点,工程能力差就差一点,能解决现在缺人的情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