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落地是产品、是技术的闭环。 是现实与技术的妥协,这是工程师最核心的技能啊。 当不能闭环的时候,大概率会出现闭门造车,最后恶性循环啊。
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事不重要呢? 我猜测有两种可能:
谁能给我解释下?
嗯,落地才是闭环,相比于 KPI/OKR,其实最近一年多我更多思考的是 ROI。 因为是打工仔,除非你做老板,否则你的 ROI,你的业务价值,才是活下去的手段。 包括之前做的很多东西,其实我感觉最宝贵的是基于业务痛点提出来的通用型解决方案,可复制可落地到相同场景。 如果这期间,能用到新技术当然好,用不到,也无妨。 所以作为技术宅,第一个要找到的就是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平衡。 第二个就是落地,产生的业务价值才是落地的成效。 第三个就是标准化,规模化,可复制化。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以下通俗大白话: 当一个解决方案能够解决你们公司的某个痛点问题, 并且你们真正用到日常中解决了这个通点 (非理论上), 没因为这个方案的实施造成其他额外的痛点, 那么这个方案就落地了. 什么叫不方便落地? 有些方案是依赖于 DevOps 的深度支持, 更有甚者是依赖于后端架构的一些修改才能开展, 而并不是所有公司的 DevOps 团队都能做这些支持, 也并不是所有的开发部门都允许这些修改, 那么这个方案在你们公司就无法落地. 像 Appium 几年前在 Mobile 测试产生的效果, 像 Selenium 在 Web 的效果, 抛开它们的一些缺点不谈, 整体效果上这些普遍适用的就是好的落地方案. 测试行业内小而美的工具永远是最帅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对落地过程深有体会,概括来说: 内部有痛点,外部有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 “本地化” 改造。 综合考虑人员能力水平,项目开展方式,选择种子团队,自动化(非自动化测试,而是将方案以平台或者脚本方式提供)以降低门槛,保姆式的手把手教学,练习并持续的改进方案,与用户(测试团队)共同获益,种子团队试点成功,进一步向其他团队推广,种子团队失败,分析问题,重头再来。整个过程会持续 1-2 年,对推动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对团队来说是肉眼可见的成长,绝非一朝一夕之力,浅尝辄止之能。
嗯,回答的很好了。~ 我自己会多想一层,什么是业务价值,什么样的业务才有价值。 这可能也和行业有关,AI 落地目前是 AI 最大的问题,场景、成本、价值等等。。。 目前在思考” 以终为始 “,但什么是终,没想明白。分享一下~
嗯,这就需要小闭环了,要让上层阶段性的看到价值。 通过小部分实验的价值,去建立信任度,从而有试错的机会,才会有机会去做长期重要的事情。
我们公司内部环境还算不错: 1.领导都是懂行的人,不会有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知道这个东西有价值,也愿意投入资源让我们尝试 2.之前有成功的案例,于是大家现在也都愿意去当这个种子团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了,持续积累
业务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对养得活自己有正向作用就好了。 终点,其实最完美的是做大做强,向外卷,可复制可规模化,利人利己。 很可惜,现在只有向内卷,自然就看不到终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