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white 同求交流,哈哈
从按市场分布取 top 机型(品牌、系统、CPU、分辨率等),按产品定位取 top 机型(高中低端用户画像,看人群)。
从技术角度看,大多数公司手头的测试机都不可能那么全,基本上就是手头的测试机覆盖、云真机服务覆盖
从放量上可以做一些 buffer,例如在客户端放量可以分阶段放,通过埋点上报尽早发现兼容性问题,也是能降低适配成本的方案
1、安全审核
2、AIGC 评测
3、需求风险评估
4、case 生成
5、智能自动化(客户端、API)
6、智能单测
这么说没什么意义吧?和产品形态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中台、服务端类型的产品的研测比很高,但 toB、重交互的业务可能就很低
下次去成都约个饭,聊聊。成年人的一年就是这么复杂多变,压力巨大,负重前行已是常态
我也快 40 了
简单来说(不太准确),A 类是出国上学用,G 类是出国务工用
是的,这种回答看上去政治正确,但是又很难去具体的落地,比较空洞
现在的同学都是怎么了,我 30 岁的时候还是努力上进,积极勤奋的状态,现在的测试同学不到 30 岁已经暮气沉沉的感觉啊
建议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为试用期考核的目标并达成:
老郭你咋转行了?
以鬼探头举例讨论一下:
鬼探头可以发生在任何没有围栏的路上,从中国公路覆盖的情况来看,在路边安装监控可行性不大吧,路上得装多少个探头才能做到避免此类问题发生,而且从成本上看加个围栏似乎成本更低。
从事件判断的角度看,一个人站在路边你不知道他是在等车还是随时会穿越马路,这种是不是会不断的报警?
感觉是同龄人,点赞
有看机会的么?
我只想知道换了什么车
我刚刚试了下可以啊,是不是没绑对?
广州也有职位哦,可以内推
https://testerhome.com/articles/16784
很久之前写过一篇内容,大家遇到的问题应该类似,你可以看看
可以看一下参与者的行业背景那个统计,大厂的比例大概占 8% 多一点,非互联网行业、二线或者独角兽企业、其他行业(这里包含各行各业的群体)占比还是非常大的。另外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和广州还是占据比较多的人数,一线城市依旧占据半壁江山,这个也符合公司的整体分布。
问卷是面向全行业开放的,参与者数量上在测试行业内统计问卷里面也算比较多,所以就样本和分布来看肯定会不那么均衡(一、二线城市的从业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更丰富一些),但是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超过 1/3 的参与者选择行业保密,或者写的很笼统,不好作为行业分布的参考哦
我看了下没有 404 啊
用 elementUI 的组件,自己扩展的
请在电脑本地绑定 host 才能看 PPT:101.199.97.241 ppt.baomitu.com
我问一下咋回事
版主高产
不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