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年前我也是这种状态,结果就一路菜下去了。。。
    你当公司是做慈善的?
    能这样,是因为知道我足够卷,10% 不到的人力产出 30% 以上的价值。
    同时老板没空搭理我,嫌我给他上压力。。。
    明年就不好说咯,话语权要下降咯。。。

  • 我已经摸了半年鱼了。。。
    小组本来 4 个人,一个觉得无聊走了,一个说回家准备升学考试,一个刚生完娃回来。
    没需求不是我能改变的。已经无聊到我一个几十万行的开源大项目都快读完了。。。
    N+1 也是想也别想。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别让自己没的选就行了。

  • 换公司也不一定能解决。
    互联网不夜间升级,系统不耦合得概率约等于 0。
    要考虑换行业,换职业。

  • 你的诉求从上面看无解。
    因为你系统的关联性,才需要测试参与。
    你升级又只能晚上,那不就只能加班了。
    你想通过流程推动其他部门配合,然后减少加班?存在即合理,任何一家公司跨部门沟通都不会顺畅。
    因为跨部门沟通,根本就不是大头兵能推动的。需要你的 +2,+3 甚至更高去推动。
    如果给你的薪水超出你现有能力,那这钱就是明着的辛苦费,你在这吐槽,在上面看来就是不够皮实。

    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只能改变自己。我花了大概 3 年时间转型。
    我个人目前基于如下几点,基本不加班:

    1. 不带团队,因为带团队有开不完的会要协调。
    2. 话语权足够,说是下周交就下周。除非是老板关注的紧急项目。
    3. 负责的项目绝对没有需要夜间升级的情况。
    4. 项目以技术为驱动,市场没有竞争对手,需求我自己说了算。

    但本质上 1 和 2 是极其矛盾的。
    你要做到 2、4,也需要你足够卷,在需求没来之前都把能做的做完,积累足够的信任度。

    但是这样,你也的付出收入低于市场,被 +N 当枪和鲇鱼使得代价。

  • 我的意思是应该只渡有缘之人。。。
    我们改变不了大势,但是个体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对抗大势,你没点决心,没点行动,那不都是空想。做梦呢。。。

    就拿楼主来说,10 年前我可能会认为是考个学历,因为我当时觉得考个学历有什么难的。
    现在,我会觉得你得学会学什么,你得有自己的标签和特色,才能突破固有印象。
    这种通用的,没啥目标的问题,最终都会流于不了了之。

    对自己不够狠,凭什么给你机会。。。
    PS:我可没说不卷,我只是说没看到行动的人,顺着大势躺平才是多数,何必花精力去引导他们。

  • 长期主义太难了,大环境那么浮躁。。。
    唉,现在是既要你长期主义还要你快速学习,两者还要兼顾。
    大部分问楼主这种问题的人很快就会消失的。
    每个月都是不同的人来问还有前途么,我该学什么。。。

  • 汗。。。你最关键的一步是去 58 吧,当时是思寒介绍你去的?
    那时候你都混社区一段时间了吧,那时候都卷。。。
    现在和当年比,不得卷上天了。
    很多时候努力是一方面,运气是另一方面。缺一不可。

  • 碰到一个烂人怎么办 at 2024年07月15日

    吐槽的同时,完全没有看到残酷么。
    这不给投名状,不就是很快被干掉的节奏。
    正面刚,刚他一层有啥用,你能刚他的 +1,+2,+3 才有用。
    你们工作大概率没有门槛,在他和 +n 看来,就是苦力,市场上人多呢,你不配合他,他可以随时换人。
    所以要 12 点催,出来装。
    也不排除为了配合 +n 的裁员手段,故意这么搞的可能。
    哎,残酷的现实是:
    一个公司可能保留 20% 的 20%,即:4% 的核心技术人员,就能玩的转,其他都是苦力。。。

    对付这样的主,我也没办法。至少流程上他没问题。
    但是他要是来招我,那就别怪我找机会,在 +n 那里打脸你既菜又装了。
    面试的时候需要适当上些压力,避免遇到这种菜。如果空降这种,有能力就跑路。

  • 现在技术型文章变少了 at 2024年07月09日

    现在技术迭代太快了,信息差越来越小。
    很多技术吧,太烧钱,想有机会玩玩,没资源。
    真要大量资源的,哪敢写出来。

    我自己写文章,就不是为了输出,是为了逼自己学习能坚持看下去。
    --你写出来的东西总不能漏洞百出,逼着自己稍微多思考两下罢了。
    小众,细节多,看起来超累,收藏比点赞多成常态了。。。

  • 汗。。。。
    按我老板的说法,市场上到处都是 15K 的 C++ 开发。随便招。。。
    门槛肯定不能是在开发技能上。。。

  • 哈哈,你又在和稀泥了。
    直接一点,只有大厂才有专职 AI 测试。
    大厂为啥要招一个靠自学的没有实际经验的测试?
    招应届 211 硕又简单又省事。
    --像我这样 200 来人的 AI 公司,要啥 AI 测试。。。

  • 很正常。
    长期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事情之前缺少目标和对应的思考。做完大概率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也很难自驱做相应的复盘。
    跳不出的才是大多数。
    做算法想个有用的解决方案都要命了。测试大部分都是自 HIGH,闭环更难。

  • CS61A,CS61B,CS61C。
    去知乎搜吧,一堆推荐的。

  • 话是这么说。但是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尤其是大龄,很少有人真的能放下以前的积累,愿意从最小的小弟做起。
    而且公司越好,技术职位越重要,门槛越高。
    我大厂算法同学几年前就只要博士了,同样我老板私下也会说我们大部分算法他们根本进不去大厂。。。

    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很多测试人年纪大了,测试感觉没发展前景,想转开发。光想有个 P 用。。。

    就我自己来说,30 出头转开发,其实压力没啥。但是后来转算法,各种焦虑,各种被歧视,确诊的中度焦虑,到现在也不敢停药。。。
    不是努力就有结果,试了以后还要有能接受失败的勇气和重新再来的觉悟。哪来的简简单单。。。
    大部分人没开始动,就接受不了失败。这种最好看开点,别卷了。患得患失更痛苦。

  • 我在说啥,你在说啥。。。
    你仔细想想,你这还在空想阶段。。。

  • 大神就算了,能给大神打杂的都是少数。开发和测试以前可能还有些区别,现在都是给算法或者产品打杂的。做功能做出个花来都是越来越难了。占位可能比技术重要,我比较悲观。。。

  • 你定义得这种超牛,怕是比 MIT/CMU 的博士还少。。。
    大牛测试转开发的还是有例子的,比如 INTEL 的现任 CEO。
    反过来的大牛还真没见过。。。

  • 首先我不是大佬。

    机会都是给有目标,有准备的人。
    大龄的难度会更大。
    那么就要问几个问题了:

    1. 你为什么要转开发
    2. 你转开发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
    3. 你个人执行力如何,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自我缺乏思考的人一般考虑的是我要做什么。
    但更多的应该是我要做的和别人要我做的如何匹配。

    你需要问的是:怎么做能让别人相信你行。大龄那么你必须要有超越一般开发的能力和认知水平。这并不容易。
    举个例子:你刷 LEETCODE,你说你全刷了,其实没有用。因为很难证伪,但是如果你能周赛长期 500,甚至 1000 名,我会愿意相信你爱写代码。--这并不容易。大概是 LEETCODE 4% 左右的水平。当然我个人可能要求有点高,我确实也不喜欢招人。

  • 我转算法是 18 年,脱产半年花了 2W 多,报了 UDACITY 的线上课。
    那时候都 35 了。
    年龄:35,学历:本科。经历:APP 开发 + 测试,DEBUFF 也基本叠满了。
    目前还在做算法的应该也还有一些。
    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快速入门还是有机会的。

    前几年 COURSEA 应该也还有一些入门课。
    主要现在太卷了,入门基本没就业机会。培训的投入产出比低到没法看。

    其实换个角度,现在资源获取很少有门槛,尤其是 B 站上的资源。
    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花一年的时间去学习国外顶级大学的本科 CS 课程,还有作业。除非评分系统用不了以外,啥都可以做。像陈天奇在 CMU 去年开的 MLSYS,评分系统都对外开放了。
    你不卷有的是人卷,就看谁更自驱。
    自驱毕竟多少有点反人性,毕竟还是少数人。等你能自驱,坚持半年以上,想卷别人,还是卷的动的。

  • 尽人事,听天命,平常心 at 2024年06月21日

    哈哈,我们都是普通人。
    大佬是在那用什么图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降维打击别人。
    差距太大以后人就容易失衡。。。
    而且这边应该没几个不知道你的,你也没那么不接地气,不会有这种问题。~

  • 尽人事,听天命,平常心 at 2024年06月21日

    实话总是伤人的。。。
    知乎有不少大佬被喷的直接只点赞,不说话了。。。
    我记得其中一位大佬说过” 你们是既菜,又要的多 “。
    一 ARGUE,发现大佬说的名词都不懂,这不就惹了众怒,立马被群起攻之。

  • 尽人事,听天命,平常心 at 2024年06月21日

    你想多了,大佬比你能想到的最厉害的卷王还卷。。。
    只是目标不同,承受能力不同罢了。
    你要让大佬做重复的事,哪怕是一小时都坚持不了。

  • 2024.4 记录一下。。。 at 2024年06月21日

    你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最近我写知乎也提了。
    这个没办法,资源投入过大,而且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
    核心有两个问题:

    1. 芯片厂商接口会开放到什么程度,短期投入一个小团队干半年会不会半年之后芯片团队就支持了。
    2. 现在需要支持的功能是否需要这么大投入,都是问题。

    如果你是 HUAWEI,应该也不会用高通。
    如果是 O/V 建议谨慎。我在架构层面会建议等等看。

    PS:GEMM 的算子写起来不难,但是想做到 MARLIN 这种(差不多能到 3 倍),PTX 指令都得上,除了 NVIDIA,没人开放这一层指令。

  • 他要跟你吵,你就尊重他选择好了。。。
    说服他干么。。。确实没啥意义啊。
    而且你能被说服啊。~~~

  • 忘记实名了啊。。。
    这不看你还在争,来说明一下。

    再说了,我说我的,随其他人咋说。
    你这跟匿名的叫啥劲。。。
    你再看,40 楼得明显就能看出来我主要是针对他。
    理工男跟喜欢扯的扯不清的。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要不就是你行你上就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