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考虑要不要删掉这个帖子,大家觉得呢?
从楼主的描述,我觉得提到了两个问题:
目前我们实践来看接口自动化测试的意义有下面几点,更多的还没能力去探索:
代码覆盖率的意义:
间歇性的迷茫是对的,说明在内省自己,考虑将来。
开啦,试试看吧
我知道 win32ole 这个库可以识别 Windows 客户端的界面控件,比较古老了。另外 airtest 可以基于图像识别来寻找,比如 Windows 的端游
你可以看看人员分布情况,社区的受众还是比较分散的,不过确实一线城市工作的人比较多一些
欢迎春明老师👏👏👏
欢迎哦👏,已开通
薪资分布的话,建议看看社区的年度行业调研报告,数据比较客观,不要看 MM 或者 zhiH 的。月薪 3、40K 的不能说很多,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我误人子弟了
实在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我建议去报个培训班
我记得写过移动端分布式自动化测试执行的文章,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大概思路就是利用 maven 的插件进行多线程 execution 调度,然后通过 xml 类配置手机的 sn 号和 port(appium、proxy 抓包需要)的映射,这样在执行 case 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怎么找设备和端口号了
看完文章以后,我只记得小龙虾的做法
培训班是为了深造,没啥可不可耻的。经历不可耻,可耻的是造假
抖音没有,爱奇艺和优酷都在大会上分享过呢
要经常出差吗?
这样的操作是为了验证啥呢?如果每一帧的画面都是一样的,那对于丢帧和卡顿很难辨别出来吧?另外对于视频广告的暂停,重播、暂停后继续等场景就很难区分出来了
展示广告效果的我们人工验证,那个实现成本太高了,而且图片都有区别,肉眼观察的效率是最高的。目前我们自动化只投入了打点验证,因为这个打点通常是新增,修改和减少的情况不常见。但是打点验证人工极容易出错,所以我们投入了自动化测试。
视频类的 SDK 我们也有,但是自动化验证做的其实不太好,爱奇艺、优酷他们对视频播放的测试,和视频、游戏类广告其实类似,只是播放时间有些差异,但是从行业里面的做法来看,投入太高了,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储备去研究图像识别算法,未来等方案开源了再打算弄一下
莫非你的账户是 8 个 8?
楼上回答的好全面了。这里稍微补充一点点:
那样还是不错的!
是的,都在这 21 个人里面,java 我们投入 1 个人,php 投入 1 人,C++ 投入 1.5 个人,这些同学只有 java 的是专门在做这个事情,另外他得负责 sdk 的 demo 开发,其他人都需要支持业务测试。(当然还包括我这个打杂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