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几天没看,今天才注意到一些留言。我说下来龙去脉吧。其实我在学院里也发布公告了 https://ceshiren.com/t/topic/2399

    • 2016 年:testerhome 社区与 infoq 合作测试培训小课项目,按照固定项目提成捐赠社区,是社区合作项目。
    • 2018 年:更名并入驻腾讯课堂,成立独立公司,上升为社区孵化项目
    • 2019 年:学院越做越大,为了避免给社区带来影响,从孵化说辞调整为合作关系
    • 2020 年:学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人误认为社区是学院的一部分了,为了确保各自的品牌形象,打算完全剥离。

    思寒为什么做培训

    被搞培训的人坑的已经够惨了,发誓要清理那些垃圾的培训机构。骂是没用,必须从模式上直接抄底他们的老巢。所以我在社区的时候力主孵化学院清理这个行业。这两年我在学院讲课、录课、写教材,全年无休,领着原来打工时候一半的薪资,也是为了赌一口气去做事。

    通过以奖学金、内推费来抵消培训学费的模式,是可以打造一家颠覆培训行业的新模式的。也可以有效打击已有的落后培训机构,这几年来我们陆续淘汰了多家落后测试培训机构,学院的课程和教材广被各家培训机构抄袭,测试开发已经成了各家机构都会开的课程了,也算是为行业做了一部分贡献。

    我运作学院的历史在社区 2016 2017 2018 年的帖子里都有提到。

    为什么要剥离

    随着学院越做越大,有部分人觉得 “学院在摘社区的果子”,“学院破坏了社区形象”,有一些不满情绪,所以我主动发帖 “学院是否需要退出社区的讨论”,让社区的同学决定,2019 年大会后社区决定继续支持。

    2020 年意见更大难以平息,大家决定彻底剥离。

    过去几年来,社区大力支持学院,学院也以商业合作的名义支付社区几十万合作费用,协助了多届大会的举办,在每节课中都有导流,外部合作也积极为社区拓流,这个合作也是很成功的。就算分开相信也会各自为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历年捐赠记录、合作协议、决定

    因为这是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内部节点,大家是无法访问的,所以我只截图下给大家。

    我发起的学院是否需要退出社区的讨论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6396

    霍格沃兹测试学院项目合作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6413

    MTSC 2019 复盘记录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9690

    未来

    这个事情比较敏感,请大家不要再讨论了,以免带来更多误会

    • 以前合作是双赢的,现在剥离也是双赢的,可以避免一些指责
    • 学院一直避免在社区发推广的,很多约定的推广合作都为了照顾社区的氛围没实施,目前社区支持学院的流量在学院的所有流量中占比十分之一不到,所以总体影响不大
    • 社区和学院成立开源基金会和纯公益社区的梦想不变,只是现在存在分歧,相信只要大家的初心还在,那么这条路上社区和学院未来可能仍会有合作的
    • 另外重申下,我完全退出 testerhome 社区,自愿放弃一切利益。以后的发展只是我的个人行为。但是我曾经的发帖希望可以得到保留。

    刚才被删帖了,按照管理员的要求调整了下措辞,不提学院完整名字。

  • 谢谢大家的支持,学院的发展也见证了社区的强大。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发展的更加优秀。

    关于学院的合作,在内部社区有蛮多备档,捐赠记录、合作协议,这个也都公开出来吧。让大家也见证整个发展过程。

    我会把学院利润的 5% 捐赠出来作为开源扶植基金,支持开源项目和公益社区发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开源与公益。

  • 社区与测吧遗留问题释疑 at 2020年05月25日

    @Lihuazhang @chenhengjie123 @simple @gaopeng1106 大家商量好迁移,你在迁移过程中禁用我的邮箱是什么意思,我个人数据也保存在邮箱里,已经影响我无法迁移,请不要公报私仇。

  • 这个同学的回复,让我想起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公开课,讲过这个, 我截图过来给大家参考

  • 学院拿到了一些招聘数据,今年的招聘总量是往年同期的四分之一,找工作会很难,如果能力不是很强,建议先稳一稳,打铁还需自身硬。趁这段时间多去积极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 你的思维模式有问题,你转行到其他行业,遇到难题也会再次这样吐槽。到时候还要往哪转?宣泄情绪不如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得到积极的收获。现在的你是在项目压力下出现了烦躁才会寻求宣泄的,负能量只会让人更加烦躁放大困扰和痛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要面临的问题并不大,只是被负能量放大了。你可以把实际的问题抛出来,发到学院的内部学员论坛里寻求下解决方案,助教和老师会给你出谋划策的。

    有很多策略可以改进,比如测试人手少的时候,你可以直接提出增加测试流程,增加项目组团队全体参与测试的过程。用例完善后执行可以交给其他人。

    改进文化,所有出的 bug 研发也要背负责任,质量是开发出的,不是测试出来的。所以责任共担。

    根据问题类型,用合理的技术方案去改进,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遍历测试,diff 测试等,看哪个可以最合适的解决你们的问题。

    做了十年测试还是点点点,这个问题才是核心。你现在的思维模式有点像工作三年左右的人。我工作三年的时候也面临跟你一样的困扰,搞不定复杂项目,搞不定一些深入的技术,后来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去寻求答案,并最终在新的环境里解决了大部分的疑惑。所以困难和困扰并不是你的特例,几乎是每个工程师都会经历的特定阶段的天花板,只要突破它就可以获得新的成长。

    现在的你的确错过了成长的黄金期,如果你不付出努力去深入学习学院的课程和实战,那么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也丢了,到时候只能试试转行了。个人身价=能力/年龄,年龄分母在不断增大,能力也得同步成长,不然落后的身价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影响你的竞争力。

    怕你马虎,我给你总结下

    • 去内部学员论坛里发帖求助,让助教和老师给你帮你出谋划策
    • 深入学习课程,并在自己公司的项目中应用实战。
    • 改进测试策略、测试技术、测试流程甚至是测试文化,如果你个人很难推动,可以找个高手或者咨询师去辅助
  • 最近这几个月会有很多小公司裁员,疫情会让很多企业损失惨重,他们会缩编的。我已经陆续收到了一些公司裁员的消息。正常裁员也就只能赔一个月,抓紧找下一家是最好的。

    你是不是把简历投递给我了,我给你做个能力评估,推荐下。

  • 参考代码里的 CrawlerConf.scala 文件,注释都在那个文件里。

  • 2019-12-09 19:57:19 INFO [AppCrawler$.203.parseParams] Find Conf /Users/xuchan/Appium/AppCrawler/xueqiu.yml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com.fasterxml.jackson.databind.exc.MismatchedInputException: Cannot construct instance of com.testerhome.appcrawler.Step (although at least one Creator exists): no String-argument constructor/factory method to deserialize from String value ('//*[@resource-id='action_back']')

    这不已经告诉你了,xpath 写错了,'//[@resource-id='action_back']' 。yaml 格式里,你如果外层用单引号了,里面就不能再用单引号,应该是双引号。比如 "//[@resource-id='action_back']" 区分开

  • 实测发现是顶部红框标出的这部分区域在解析时失败造成

    这个是怎么解释失败的,怎么知道的?Uiautomatorviewer 超时是正常的,因为有个 10s 的超时 bug。appium 的 Uiautomator2-server 已经不存在这问题了。

  • 微信 webview 的自动化技术 at 2019年11月29日

    跟用什么 appium 版本无关。是 uiautomator2 做了解析转换,用原生也可以定位到。微信关闭了 webview 的调试特性,所以默认切不进去,需要 hack 下才行。

  • 额外回复下楼主

    1 平台技术特点,千篇一律。不是 flask django 就是 springboot,前端就是 vue。核心东西无非就是 curd。
    2 数据驱动千篇一律,无非就是数据库、yml、excel、json 这种格式。
    3 自研的平台都是网上权限管理系统然后加几个页面拼凑而成。
    4 平台微服务毫无新意,无非就是用 spring cloud 管理。

    对的,一两年开发经验的开发工程师就可以搞定,这块属于通用编程技能。有人做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测试工程师都精通。测试部门也可以招聘研发去做。因为很多测试领导的确看不清测试平台和测试核心价值的区别,导致很多人重表面、轻内功。不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家公司肯定是可以认识到问题的,做一个 sdk+ 开源数据分析平台的价值是超越自己去搞 web 开发的。所以我们学院的测试开发课程并没有把 web 开发吸纳进正式课程。而且做平台的人,如果不及时转型提升测试内功,他们自己也会遇到瓶颈,我之前已经接到好几个专门做测试平台的测试开发工程师的咨询了,我也是建议他们不要把平台开发当成自己的核心价值。

    在没有 Jenkins 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在搞,Jenkins 一出大多数的自建平台就被淘汰了,同样的道理现在各家公司都在搞,无非就是还没有标准平台,如果有了标准的开源平台,各种自建平台很快就会沉寂。但是目前没有,所以也就造就了一定的商业机会,很多公司、个人在打造测试平台、做测试平台开发培训甚至为这个出书的人都有。当然这些所谓的 “开源平台”,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代码烂、维护差。而且随着开源项目的流行,很多商业机构也在打着开源的旗号去赚眼球,所以也有不少项目都是假开源。

    虽然列举了上诉缺点和乱象,但我仍然支持这种行为,重复造轮子还是有必要的,他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点

    • 在没有合适的开源平台可以用的时候,尤其是测试需要整合测试左移、测试右移的相关数据,自己去 DIY 平台仍然是有价值的。
    • 如果认真做,有机会做成统一行业的标准开源项目。就像 STF、Jenkins 一样,用的技术也是老套的,但是的确有价值。
    • 专业做测试平台的商业公司以后都会死掉的,因为开源会严重的冲击这类公司,除非他们能把售卖平台的模式转型到 SAAS 服务

    所以行业乱象值得吐槽,但是这是发展必经阶段,如果遇到好的开源平台,我还是建议社区收录到 TTF 进行孵化支持。我给个人的建议就是,别人折腾就让他折腾,你要预判到下一个阶段,提前布局提升自己的价值。随着测试开发的业务越来越多,很多有挑战的事情都可以搞的,让别人走走弯路也是可以的,这本身也是给你提供一个超越别人的好窗口机会。

    5 集成 ui 自动化核心就是找元素,现在都双向数据绑定,虚拟的 dom。再怎么找都不能提高效率,还不稳定。
    6 接口自动化毫无技术含量,spring 可以测试组件,dao,服务层。颗粒度比你细,你无非就是没界面的黑盒。
    7 综上说述平台已经落伍,拿大数据,人工智能,docker,开发和运维的技术套在测试头上。

    这块就有问题了,你对测试理解的还是太少,比如
    虚拟 dom 如何提高可测性,有没有办法脱离已有的体系增加新的定位符,比如根据数据定位,而不是传统的定位符?不要被 webdriver 的那套标准限制你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接口自动化本来就是黑盒测试,与 ui 一样只不过是驱动业务执行的一个层面而已,组件级别、方法级别的确有更多的办法,抛开这些表象,既然这些体系都是黑盒测试,是否可以用统一的业务用例形态去描述,你的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是否可以不用写,直接利用已有的监控和建模数据生成,根据研发的行为和代码直接生成接口测试用例? 你的接口测试用例断言是否可以用更智能的验证方式,比如基于机器学习与新老版本的 diff。你是否把函数级别的入参、返回值做了存储分析建立 bug 规则档案等等,改进的方向还是很多的。

    大数据、人工智能、docker 是通用知识不假,你可以理解这些都不过是类似编程语言的升级,既然有了新版本的技术,自然是想办法把技术用于生产力了,虽然用老版本也可以工作,但是新版本用起来就是生产力提升,新的生产力必然就可以淘汰落后生产力了。测试行业从人工升级到了自动化、智能化,这是一个标准的不可逆的行业演进过程,这就相当于是人类从冷兵器进入到了热兵器,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了火药,却被全世界那些后发现的民族用火药按在地上摩擦,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觉得这个东西不重要只适合用来做鞭炮。

    大数据很重要,最近好多家公司都在招聘大数据测试工程师,随着 AI、大数据的崛起,很多算法会被引入,很多公司的营收,比如电商推荐广告、外卖物流的路径规划和销售数据预测,如果准确度能提高几个百分点,公司的营收就可以提高很多的,这营收随便就是百亿的规模,而大数据处理的正确性,目前为止一直是难题,所以这块是有机遇的。

    人工智能也很重要,只是目前的人工智能都被用于图像识别了,导致很多人认为这玩意不就是类似鞭炮一样的小用途嘛,其实这只不过是测试圈把人工智能用错了,等正确的用途被发明后,人工智能就是大炮了。正确的人工智能用法是什么,就需要大家去探索了,至少我就发现有一类人工智能技术是可以很好的解决测试建模问题的。

    再说 docker,这玩意直接推动了持续交付、devops 的进度,把原来还可以苟延残喘的瀑布流模式直接秒成渣了,因为持续集成 devops 的发展,又催生了测试开发的发展,为了流水线交付,自动化测试、测试左移、测试右移都变的更迫切,精准化测试、质量监控等体系也应运而生。而这一切加速的推手其实就源自这小小的 docker,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蝴蝶响应。2013 年的 docker 诞生,促进了持续交付与 devops 的发展,又促进了测试开发的发展,并导致了如今数十万不懂技术的测试工程师被外包、被淘汰。我最近跟拉勾合作,他们告诉我一个数据,测试行业的职位需求下降、投递不通过率在飙升,企业招聘成本也在增加。

    所以很多技术的应用,不是简单的用 “把技术套在测试上” 就可以总结的,这里面的确有很大的价值,也有很大的坑。用对还是用错,还是看人。不要被错误的乱象干扰自己,从自己的公司出发,做好最务实的改进就可以。至于那些乱象,他们碰到头破血流之后,应该也能找到正确的路,磨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好事。

    总结

    保持正能量,测试大有可为,从乱象中吸收好的经验,提升自己就好。

  • 仅楼主可见
  • 2012 年

    2012 年我在百度,觉得当时测试行业的发展方向错了,满地都是点点点工程师,而且大家都认为测试不需要懂技术,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观点,甚至在更早之前我也这么认为过。得益于在百度的发展,我认为测试行业会改变,所以希望这个测试技术群体(测试开发)可以发展起来,所以开始在百度组织一些小的交流沙龙,并积累了早期的一群用户,还有 testcircle qq 群。后来看到了恒温转发的一个国文写的关于 google 测试的帖子,我觉得找到了同道中人,就邀请恒温加入 testcircle 群。

    基于 testcircle 群的力量,2012年10月15号我跟 sun 搭建了最早的社区雏形,也可以称之为 testerhome 的前身,sun 的老婆帮忙注册了 testerhome 的域名。

    2013 年

    运作了半年多,注册用户只有 100 多人,这一年里因为没钱,我们关闭了这个早期雏形论坛。

    我也离开百度加入了安全宝,碰巧还见到了当年的同事阿里安全部的道哥(刺),当时并不理解道哥的创业,只是看到他加班加点的做事,偶尔也会聊几句。我也关注了他的公众号,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当大多数公众号比如冯大辉、鬼脚七都在趁着红利发展壮大的时候,他却一直惜墨如金,甚至主动放弃更新。当若干年后,冯大辉被挤出丁香园,鬼脚七的真实阅读量被踢爆后,他已经成了阿里云的顶级安全专家。在当时,他这种逆流而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在社区的这么多年,我从来不开公众号。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testcircle 群又重新蠢蠢欲动,我跟恒温和 sun 又在2013年10月20号重新搭建了论坛系统。这一年其实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但因为论坛用了一部分早期的数据,所以论坛的用户和帖子都还在。就导致了社区代码计算周年庆的时候,老是计算多了一年,我跟恒温也 PK 过到底哪一年才算是社区元年,我说是 2012 年,恒温说是 2013 年,但是 simple 这个 2012 年注册的 bug 级别的 id 又让恒温很无语,哈哈。后来大家也都懒得 PK 了。所以创始人是谁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那些不离不弃在不断建设的同学。

    创建社区的第二天,我们又拉了 testcircle 群的更多同学并引入了社区合伙人制度广征贤才,明伟,monkey、乙醇、卡斯等很多人加入,我当时希望创建一种简单的社区模式,根据社区贡献动态的去决定每个人的利益,不想走传统的公司模式,所以才决定公开招募。那个时候基于社区治理的理念才刚刚萌芽。

    同年我们开始启动对 appium 这个框架的研究和分享,并号召大家发起 pull request。

    2014 年

    为了培养社区一些新人的成长,我单独搞了一个新秀群,不定期的回答和发资料,可惜后来因为个人发展的种种不顺没有坚持下去.这一年开始完善社区的各种制度,年底还搞了第一次的全员分红活动。

    因为阿里云的去测试运动,sun 转到了研发,与测试的交集越来越少,所以就申请退出了,这一年的总结帖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2075

    2015 年

    第一届测试大会是恒温与 monkey 策划起来的,我跟明伟在北京做配合。这一年遇到了人生的低谷,因为感情问题患了抑郁症,所以第一届 MTSC 大会我并没有怎么参加。最后大会闭幕的时候,明伟坚持喊我过去,说就算要分开也要给大家留个纪念。所以我就去了,等去了现场才发现就我一个人穿了拖鞋。很多年后才得知华为鸿蒙系统的一位研发主任还参加过这个会议,她对这次测试大会评价不高,但在社区的发展历史上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因为恒温和 monkey 搞的越来越好,我也打算退出社区交给他们两个,并让 sun 把域名无偿转给恒温,sun 问我两个人你相信谁,我说我相信恒温。当时我还是想走技术路线。

    年底晓光邀请我去雪球工作,我的抑郁症好了一点,就去了雪球,这一年做了很多的测试技术探索和沉淀,发布了一些接口测试、自动遍历以及测试架构师成长的帖子。这一年的总结帖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4186

    2016 年

    有感于一些事情,我推动了测试媛的成立,但是因为个人能力问题我一直没能给这个组织申请到足够的支持。

    第一届测试大会办完后恒温 monkey 找到我,希望我可以出来去带下后续的测试大会,他们因为人在上海不方便,所以我就开始跟 026 老徐 明伟一路磕磕绊绊的带了三届,第二届 500 人,第三届 1000 人,第四届 1500 人,还算没辜负大家的期待。具体数字我是记不清了,因为我已经没法去查这些历史数据了。

    后来 InfoQ 找到了 monkey 希望合作培训,他嫌挣钱少就转给了社区。考虑到 InfoQ 的流量巨大对推广社区有利,我就开始承担了与他们合作的 StuQ 测试小课项目,开始尝试商业合作并把部分收入捐赠给社区支撑社区发展。每一笔账目都保存在社区的帖子里。

    为了保证社区的发展,我跟恒温开始严格约束社区品牌的使用,没有对社区做捐赠的项目,不得挂名社区,这就引发了一起测试行业的风波,monkey 离开社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社区的规划和发展, 我发布了https://testerhome.com/topics/7207 重点说明了下未来的发展,里面提到了很多规划,为未来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的总结帖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7241。这一年是最痛苦的一年。

    2017 年

    monkey 求和解,在恒温的撮合下解决,他发布了道歉文,我终于沉冤得雪,但是随后他也立马就删除了道歉。这次事件让我终于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技术人的绝望,以及对网红炫演技行为的痛恨。

    因为这个事情,我更坚定了社区公益化发展的方向,我给社区强行定义了公益与商业的边界。社区要以公益发展为主,可以孵化商业项目,但是孵化项目需要剥离社区独立发展。独立发展的公司必须把部分收入捐赠给社区。

    也因为这个事情也让我对培训行业的人更加痛恨,所以我决定创业去清理下培训行业的这群垃圾。但是大会马上又开始了,我又顶着各种压力去承办第三届大会。社区各地沙龙体系开始大规模的发展,TTF 的想法也开始成熟,社区开始大力支持各个开源项目。测试大会也发展到了国际会议中心,近 1000 人参会,并首次推出颁奖环节以支持对社区做出贡献的同学,分别为开源贡献奖、技术布道奖、社区贡献奖。

    因为极客邦为了发展极客时间,放弃了 StuQ 学院,测试小课无处容身,暂时搁置了一阵子。办完大会后,我跟梅姐去了一家外包公司打工了几个月,攒了十万块钱,然后就开始租办公室,并正式开始运作霍格沃兹测试学院,我的月薪也从大厂的 35K 变成了 10K,开始了苦日子创业。

    这一年的总结帖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1994

    2018 年

    比较平稳,我开始闷头去教学生,在霍格沃兹测试学院的私密节点里发了大量的外部看不见的社区帖子,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得学习,特别的累,但是有很多朋友支持我们,心里还是特别的感恩,还遇见了好多有趣的学生。这半年里是过的最快乐的时光。

    随着社区的发展,我的商业身份已经不适合再承担社区的 leader 角色了,所以我开始策划社区的管理体系,并着手交接。

    这一年首次以公司的身份去承办社区的测试大会,全公司出动去做支持,这是大会以来最鼎盛的一届,亮点很多,Appium 的核心维护者 Jonathan 的一曲尤克里里刷爆朋友圈,电视台也首次过来采访。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 1500 人。会后社区的管理委员会复盘,有同学提出了培养二代社区管理的计划,所以我就推荐了 simple,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一种坚持精神。我一并申请退出社区。我希望我的退出可以作为一个好的榜样,为社区以后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每个人为社区奋斗,也会在社区的帮助下成长和独立,但是谁都不要去尝试占有社区,让社区去走公益化发展。考虑到影响,大家不建议我公开消息,所以就保持了沉默。

    但是办完大会公司差点倒闭,因为我们为了保证大会的成功,自己的招生都停止了,重新做的时候已经是 2 个月后,忽略了现金流对公司的影响。所幸经过大家的奋斗终于支撑过来了。这一年里公司里风风雨雨,我不善营销也不善管理,公司内各种吵架我都平息不了,大家也都一致认为我不是一个合格的 CEO。我也邀请了其他同学加入做 CEO,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未成行。不管多么艰难,我们还是给社区提供了 10W 不到的赞助以支持社区发展。

    这一年因为我退出,全员分红的总结帖习惯就中断了,所以没有总结帖,但是之前形成的社区个人总结帖还在。

    2019 年

    2019 年又是波涛汹涌的一年,退出的太仓促,很多交接的事情没处理好,离开后我才发现之前费心确定的各种社区管理制度未得到实施,新的管理团队组建后,我跟他们的很多理念也有冲突,我认为大家越来越保守,就连象征开放的每年全员分红的习惯也停止了。我也退群了好几次,但每次都被大家拉回来了。

    退出社区后就专心运作学院,我曾经为了支持社区,规定了每次培训的收入 10% 捐赠给社区,运作几期之后发现,原来这收入的 10%,其实是利润的 50%。公司举步维艰,但是社区又不想给予太多支持,我也感觉辛苦孵化的学院其实只是社区的二等公民,跟大会这种业务获得的支持相比,连个零头都没有,所以也感觉到委屈。学院觉得自己是在做一家伟大的事情,而社区觉得学院不过是一个很 low 的商业模式。我不想让学院背负这么大的指责,也不想获得牺牲社区利益牟利的名声,所以主动发起了关于学院是否要退出社区的讨论帖。

    这一年公司继续承办社区大会,但是在跟新的管理团队发生了很多的摩擦,大家互不信任,公司里运作的团队也是凉透了心。不过为了社区大会的规模,我仍然跑了各地自费搞活动拉票,所幸社区的同学和行业都非常支持,这次的大会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 2000 人。会后复盘,我向大会提出了学院的困难,经过大家讨论后,改为每年固定捐赠模式,学院的困难得以暂时缓解。

    我为社区做了很多事情,总是被误解有私信、越界、被各种怀疑,曾经一度觉得很委屈,社区觉得我像二代网红,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委屈的岳飞,一度被负能量侵蚀,大会之前有很多次夜不能寐,并开始掉头发。

    有的时候我也在反思,可能我做的就是太超前了,充满了理想主义,但是现实往往落后于理想。我在社区里承担了很多事情,所以得到了很多的成长,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能认可我曾经提出的理念,无论我提出的蓝图有多么美好,大家都会将信将疑。我也是从各种波折中走过来的,我也曾经青涩过。所以只有我一个人走的太快是没用的,我需要等着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长,去接受他们的各种想法和试错,而且我之前的规划也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也许大家有更好的方案。所以后来也就释然了。

    所以当合作的开源项目介意我的商业公司 CEO 身份的时候,我就退出了 TTF 交给了恒捷,恒捷是一个很靠谱的人。当测试大会里有人介意我身份的时候,我也主动退出。我也意识到大家跟我一样,也都是很反感培训这个行业的,所以除了每年社区给予学院的固定支持外,学院也开始跟更多机构合作,比如极客时间、测试窝、简尚老徐、测试之道等合作伙伴,以摆脱人们对社区的误解,学院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各类赞助计划。社区少了一个爱发帖的思寒,但多了一个忠实的合作伙伴。

    尾声

    虽然跟他们在群里怼过很多次,但是社区的精神他们依然是保留的很好,整个行业找不到第二个团队能够如此的用心,能够如此的坚持价值观,虽然总是喷他们,但是他们会是推动整个行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也应该给他们时间和空间,他们这几年已经做的很好了,为社区付出了很多。比如社区上线了专栏、发布了有 2000 人参与的 2018 年的测试行业调查,其中的数据我也经常在 ppt 中引用。虽然还是会吵架,但每次的吵架都会让很多事情越来越清晰,该趟的坑,该面对的人性,总是要经历面对的,大家都需要成长。

    我开始积极的推荐人才加入社区管理(有的已经加入,有的还在等待时机中),给大家不定期发 Apache 基金会的各种社区治理理念,拉大家去参与开源社的讨论。社区不再做的慈善,我会带着学院接着做,社区不再维护的全员分红,我会用学院身份独立维护发放。

    我给大家立下保证,社区如果成立测试基金会造福行业,我会把公司的 5% 股份捐赠给基金会。虽然目前公司还很小,但是这笔钱已经可以达到每年 10W,如果能做到已有的那些公司那么大,每年也可以达到为社区贡献上百万,我们有望与 Apache 基金会和 Linux 基金会那样强大。

    社区有了这些收入,可以支持开源项目的发展,把搜刮国家民脂民膏的现代鸦片测试产品 LoadRunner 赶出中国市场。可以发展出多样化的专业测试教育产品,让更多中国测试工程师成长起来,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收入,让测试行业可以茁壮成长。这些测试工程师成长起来,又会为中国的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争取外汇,让国家富强起来。还可以让中国的测试技术引领全球的发展,让中国人不再迷信国外那些皮包公司制作的测试认证,建立自己的开放权威的测评体系。未来我们还可以建立起来食品安全测试体系、基因编程测试体系,为整个人类发展做贡献。

    我也有了新的目标,做一家专业的测试开发教育机构,为各家公司持续输出测试开发人才,争取让培训的人能够挣回自己的培训费,并逐渐把培训做成一件可以让学员挣钱的业务,让测试教育行业更干净。我也会做一家外包公司,让更多热爱测试的工程师可以长期做项目,并形成一个良好的技术氛围,愿意为外包工程师的长远发展负责,我还想做一家科技公司,可以做全世界最牛的测试技术,影响整个行业。如果最后还没累死或者猝死,我会去做慈善,让更多的穷人得到足够好的教育条件,成为行业的栋梁之才。

    最后祝 TesterHome 社区继续发展壮大,造福行业,成为测试行业历史上最重要最灿烂的一个社区。

    附上社区发展的曲线图

  • 仅楼主可见
  • 好的 等我到家就更新哈,刚回北京,昨晚忘记更新了。因为时间关系数据驱动没来得及,下次公开课给大家讲。

  • 恭喜你已成功入选。私发地址给我,我们将给你寄教师节礼物哦!

  • 恭喜你已成功入选。私发地址给我,我们将给你寄教师节礼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