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这个帖子的编辑提交吗?审核后台查询到 12 月 12 日 18:53 的有一次审核申请,且已经审核通过了。

    您大概是什么时候编辑提交的?可以 点击右上角用户头像->我的待审核区 ,确认下你的修改是否有对应的待审核记录?

  • 如何有效度量前端性能 at 2023年02月10日

    不错的分享,已加精

  • 看 22 年的经历,楼主成长很大,已经可以一个人完成完整的一套项目了,能力成长很大呀。

    至于职业定位这块,提几个小建议吧:
    1、不用这么快就把各个路都堵死,1 年没碰测试和后续继续做测开没太大冲突,效能也并非必须大厂才有。有丰富经验的测开,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2、这块可以问下你的前辈,或者你的 leader,他们更清楚你的情况,给到的建议可能会更好。而且在明确了你的规划后,你的 leader 可能也可以在工作上给予你对应的机会和帮助。

  • 第一件事,提测单里应该有版本方面的明确信息。这部分信息不能有空就给,没空就不给的呀。
    第二件事,构建出问题的确是要开发自己解决的,他们修改完后应该要他们自己自测,确认没问题再给你,而不是他们改一改,你们试一试。然后构建出问题后,立马先回滚,保障环境可用,再让开发自己改。

    我们之前测试环境也是我们自己负责,刚开始确实会比较磕碰,不过运作起来,会有几个好处:
    1、测试对系统拓扑结构更清晰(比如某个需求改到 abc 服务,这块一定会接触到),对测试设计、后面逐步测试左移等打下基础。
    2、测试自己负责环境构建,可以起到把关人的角色。试问一下,如果你测试的代码你是无法把关,开发偷偷搞点变更 + 构建,你是完全不知情的,如果刚好这部分功能之前测过没问题,也不知道有改动,所以没有改动后再复测,那到时候线上这部分代码出问题,就会影响线上,最终还是会影响测试。
    3、避免有时候开发不规范的操作,引起测试环境阻塞,测试只能干瞪眼,等开发解决,自己没啥自主权。

    最后,关于测试环境是测试还是开发维护的问题,我觉得核心还是 2 个问题:
    1、环境管理者是否可以保障环境保持稳定,不影响测试进度?
    2、我们(特指测试)是否有办法做好版本管理,保障我们测试的代码版本和最终上线的版本一致,不出岔子?

    如果这两者都可以保障好,那其实测试还是开发管理都问题不大。但如果保障不好,测试管理测试环境,能更有助于保障好这两者。

  • 反射本质上属于运行时调用,被调用的功能甚至有可能是外部依赖库而非本身代码的,基本没办法通过静态检查工具(如 idea 的自动检查)进行有效的检查,这其实本质上也是反射特性带来的弊端。

    个人有想到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1、和开发一起梳理下项目里的代码,看有哪些涉及反射调用的,看涉及哪些功能。回归测试的时候,重点测试下这些相关的功能。
    2、有些反射调用的地方,确认下是不是必须用反射,能不用的尽量不用,降低维护成本。
    3、如果团队内有做覆盖率采集相关的工具,可以结合增量覆盖率,看看用到反射的模块的增量覆盖率情况。

    PS:开发容易漏掉反射调用的修改,一定程度上说明开发自己要修改的代码调用情况还不够熟悉,过于依赖 ide 提供的自动重构功能。这块需要联合开发,通过一些手段把重构类的修改摘出来(比如要求必须单独 commit,或者独立分支之类的),对这部分修改做 review,避免遗漏,同时也帮助开发更好地熟悉整个项目内反射部分的关联,避免重复遗漏。

  • 能自学把主流程写下来,也挺不错拉~而且知道自己代码哪里不好,说明对于好代码是怎样有个基本印象,至少不是井底之蛙了。

    听楼主的描述,现在应该是达到一个人自学的天花板,不妨考虑开始向外交流。可以试试看你的城市有没有什么沙龙交流活动,加进去,认识一些同行,后面可以相互交流,以后跳槽啥的也方便。

  • “项目中没有一个站在全局角度关注开发过程的角色”,这个一般是项目中所有开发的老大担任这个角色,你们组织里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吗?

    “我也是不太明白测试环境开发为什么不给出来”,你提出测试管理测试环境的时候,开发没有说出他们不想让出的理由么?
    沟通方式上,建议最好是测试老大和开发老大先通气,达成共识再会上提出,比较好。要不在一些会议上贸然提出,开发没有心理准备,第一反应会偏反抗一些(人都是天然抗拒被改变的)。

    “前端负责人表示没问题, 后端负责人表示非常不愿意”,那就先从前端推起呗。推动后有效果,再用这个效果去推动后端。

  • 顺着楼主的思路,进度出问题,我理解应该是如果某次发布把环境搞坏了,测试只能干着急,得开发才能解决?

    如果是,可以把几个这样的案例举出来,说明对测试进度有什么阻碍,然后再顺理成章说测试来负责测试环境的发布,遇到这类问题可以直接自行解决。

    另外,关于信息同步,建议推进开发的 commit 规范,带上提交类型、缺陷单号这些,达到基于 commit 信息就可以看出修了哪些 bug 的程度,这样从 Jenkins 代码变更情况就可以直接看到修复了哪些 bug,少一步人工同步,解决信息同步问题。

    PS:我理解从开发角度,管理环境其实好处并不多,毕竟开发除了前期联调,后续比较少用到整套环境。所以其实不大需要想着 “说服”,说不定其实开发也不想管这个。

  • 意思是,tidevice 可以在没有设置密码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让设备展示开发者模式的选项,并自动打开开关和重启系统让其生效?

  • 赞,学习了~

    另外,用这个方法打开选项后,应该还需要手动在 ios 系统上手动打开开发者模式,并重启系统,是吧?

  • 是的。所以只适合用来确认原理,但不适合真正业务上使用。

    当时还有想过一种方法,更底层的 usb over ip 方案,把 usb 设备的数据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比如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sbip/ ,你有兴趣可以试试。

  • 这个时间基本是常规时间,大部分给了 offer 的公司本身其实也会有这样的预期的,倒不用太担心。

  • hrp convert 转换用例失败 at 2023年01月13日

    @debugtalk 可以看看?

  • 没太明白要对比什么,可以更清晰点说明对比的点,以及认定为是否一致的标准么?

    md5 是基于文件的完整二进制内容生成的摘要,相当于必须是同一个文件,md5 才会一样。内容里多一个换行符或者空格都不行,转格式的就更不行了。一般用于校验文件下载是否完整,有没有损坏之类的。如果要对比文件内容,并不适合。

  • 2023 年计划 at 2023年01月12日

    建议创新可以不用那么苛求。

    不妨先整理下现状,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改进的过程中可能因地制宜使用的某些方法或者流程,就会成为创新点。

    太苛求要创新,容易产生一些听起来很新,但没什么用东西。

  • 开源一款接口自动化平台 at 2023年01月12日

    你有选择了封面图片文件吗(jpg 格式)?

    正常选择文件后,应该会变成这样,选择按钮右侧变为选择的文件名:

    我用的 chrome 版本:Version 108.0.5359.124 (Official Build) (x86_64)
    系统:macos 12.1

    如果选择文件后,还是没有这么展示,麻烦同步下你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等版本信息吧。

  • 开源一款接口自动化平台 at 2023年01月11日

    可以呀,你在开源项目版块提交一下项目就好,我们审核内容 OK 后就可以发布,完成收录。

  • 对的。自带 api 的写法调整,只能改源码。

    PS:推荐用 virtual environment ,这样可以多个 python 版本并存,就不用担心影响整个环境了。

  • 点赞。

    之前试过 usbmux 改为用远程另一个 mac mini 的 socket,是可以直接拿到那台设备的 ios 设备并映射到所有上传工具中的,缺陷是本地的设备就会被忽略了,相当于替换,而非合并。

    如果可以实现这个合并,那就很强大了。

  • 估计是插件用到了某个 3.9 版本开始废弃的 python 旧自带 api。

    你可以把报错信息以及堆栈发出来,然后网上搜索确认下。也可以参照 3.9 的官方更新信息:
    https://docs.python.org/zh-cn/3.9/whatsnew/3.9.html

  • 额,是想和大家交流如何解决吗?这么一个标题和内容,不知道该回啥。

  • 测试开发的职业规划 at 2022年12月20日

    测开持续发展的话,到最后应该是朝着测试架构师方向发展,统筹整个测试技术的规划和建设。只是确实很多公司测试团队规模不大,并不会有这样的岗位,可能测试通道最高也就只有测试经理这个级别了。

    个人建议:
    1、确认自己是不是要持续往技术方向深入。如果是,可以不断换到一些规模更大的团队(比如有自己专门测开团队的),这样测开通道的上升空间会更大。
    2、如果不想往技术方向深入,那就做业务型测开,保持和业务的关联,除了关注平台的设计,也关注平台在业务中的落地应用,这样建立影响力后,后续也可以逐步转型为管理,管理整个测试团队。
    3、如果并不想持续在测试赛道发展,建议尽快转。工作年限越大,你转型的劣势会越大,越难转。

    最后,提一个建议,你可以和你的直属上级沟通下你的这个疑惑,看你的直属上级对于你的发展是怎么考虑的,也可以作为你的一个重要参考。

  • @ZhouYixun 远程连接上后,除了 sib,设备是否也会出现在其他调试工具的设备列表里?比如 tidevice、xcode 等。

    之前有调研过这个方向,facebook 的 idb 也有提供类似的功能,但连接上的设备只能使用 idb 提供的功能,无法类似 adb 那样所有调试工具都可以连接上。

  • 原理上只要是网络上的接口请求(前提是 http/https 协议),都能抓到,不大可能出现 h5 改为服务端渲染就抓不到。

    建议楼主提供更多的线索吧,比如原本接口的请求和返回是啥样的,修改后变成了啥样。包括 url 、请求内容和返回内容等。一般 charles 抓不到,要不是走的不是 http 协议,要不走 https 但证书没被信任(移动端很常见)所以解析不了数据。

  • 以前实习的时候见过一些 toG 项目里有个第三方验收环节,必须要有资质的公司来测试,并且这块是可以获得费用的,算是一个测试团队靠测试能力独立挣钱的路子。

    但可能得要有 toG 的一些人脉,并且团队能获得对应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