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 UI 用例瘦身,部分用例转成接口测试进行覆盖。

  • 如果不加资源,可以考虑先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看现有服务器资源利用情况,如果资源利用率不高,先用满
    2. 审核自动化用例,降低重复检测,精简用例
    3. 分层,降低 UI 脚本执行比例,提高接口执行比例
  • 学习了。

    感觉和我们的测试环境完全是不同维度的东西,哈哈哈

  • 我给个邪门歪道的做法

    楼主说的我曾经遇到过,直到测试人员大量离职,测试开发比降到 1:10、1:10+ 后,就没人 BB 什么输出、什么效率了,开发提测质量低,也不敢在我面前 JJYY 了,让干啥就干啥,很爽的。
    适当把测试资源降低到预期以下,正所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PS:测试资源充足后,很多时候会找些性价比低的事情干,嗯,以回应某些 “输出不足” 的质疑。

  • 把不同点抽取出来单独配置就行。

    另外,线上环境不建议搞自动化测试,要弄也要有完善的经过测试的 teardown。。。

  • 聊聊团队对用例的想法 at 2022年08月19日

    用例不是测试说了算吗,开发懂锤子的用例。。。

    还给出没深度的结论,也是醉了,用例只有覆盖的全不全,没有什么浅显和高深之分。

  • 从测试角度看现实问题 at 2022年08月16日

    我先来个现实点的:

    1. 不被水呲不是人行道应该考虑的功能,属于正常现象——甩锅
    2. 想要不被水呲,需要提需求,重新开发——加功能
    3. 用户反馈太模糊,被水呲可能受到天气强度,人体体重,踩路面的角度,走路或者是蹦跳的方式有关,复现需要一定时间,期间我们先把人行道封了,禁止使用——配置关闭
    4. 基于用户投诉被水呲,我们决定砍掉人行道,防止用户被水呲——产品重构
    5. 有人恶意破坏路面——被黑
    6. 路面维护人员被裁,路面年久失修——降低人力成本
    7. 被投诉呲水的那块砖修复了,至于其他还有没有,发现再说——属遗留问题

    回到题目,这题相当于在规模大的系统找到一类 bug,可以分以下几步:

    1. 被水呲的砖应该有一定共同特征,肉眼扫描把 3kg 内所有符合此类特征的砖找出来标记好。(静态测试)
    2. 扫描完后应该有漏网之余,也就是看着正常但是还是能呲水的砖,不计成本,可以每块砖挨个踩一下。(手工测试)
    3. 由于有进度压力,每块砖踩一下花时间,决定加 3000 个人,每个人负责 1 米(项目冲刺)
    4. 3000 人成本太高,决定买个检测工具,一个人执行一下就能检查 100 米,裁掉 2970 人。(降本增效)
    5. 为了快速监测线上用户问题,决定每隔 100 米增加摄像头,并设置呲水报警系统。(监控报警)
    6. 30 个人还是太多,引入智能机器人,每天按时在人行道巡逻,发现有问题的地砖报警,裁掉 29 人。(智能化)
    7. 为了避免以后用户被水呲,定期加固地砖。(迭代)
    8. 地砖的人行道始终可能导致呲水,决定换成沥青的。(产品重构)
  • 理论上可以帮助完善用例质量,实际操作比较困难。

  • 导致数据在融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数据缺失了某些字段.---------------这不就是测试点之一么~

  • 论远程办公 at 2022年08月10日

    一点都不爽啊

  • 没有时间约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开发大概要用多少时间做依据来预估。
    有时间约束的情况下,按自己测试要多久来反向预估。

  • 可能是压力不大,三心二意,啥都想学。
    不会坚持的话,真没办法的。
    能坚持,哪怕每天一道 LeetCode,一页书,几年后都不得了

  • 单纯工作而已是没有地位之分的。地位只针对人,同样的 titile,有人地位高,有人就是不行。

  • 学习啦

  • 我记得 number 类型不支持 maxlenth,所以可以直接输入超过 11 位。不过你后面 slice 了前 11 位,最终可能也就长得不好看,还是能用的。

  • 用心维护自己的职场标签 at 2022年07月29日

    看了下周围人的标签
    令人羡慕的标签:NB、屌、大神
    耻辱的标签:拖拉、慢、混子、轴、技术差

  • 有点大。。老实说,真·小作坊花不起这个钱。搞个样子货也没啥意思。

    单就安全制度来看,就应该分两层,国家安全制度(各类法律法规,涉外的还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如 GDPR 之类)、公司安全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应急、审计、隐患排查、调查处理)等等。每个都有一大堆东西。

    有了制度,得有组织吧,组织结构、职责得有吧,组织内每个人至少得有国家的安全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吧。

    组织有了,得出技术标准吧,安全开发、安全测试、安全运维标准等等得有吧。

    标准有了,一些安全组件服务得提供吧,什么基本的 XSS 防御、验证码、数据清洗等等得有吧。

    组件有了,得有个统一管理的平台吧等等。

    平台有了,是不是也要把整个公司安全意识也要提升起来吧?是不是得组织下攻防演练吧,什么钓鱼渗透也得安排起来吧?

    至于你反复提及的安全评审,首先你得保证评审人员有基本的安全素质,都不是安全领域的人,评审不出啥的。

  • 工具而已,哪有什么必须用的。参考工具人

  • 上班没事的时候,进来逛逛都成了习惯了。无论以后多少个十年,祝社区永葆青春

  • 首先,你要让他们体会到写这个是帮助自己,而不是负担。

  • 可以配成 mvn test 吧。。。

  • 这种问题我们一般会在上线评审时看出来,上线评审会对比本次上线和之前的变更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所有的配置、文件、包等,以避免这种误修改。

    经常能避免什么全局替换,复制粘贴少了个符号之类的问题,挺有效的。(前提是大家都认真对待)

  • 除了通勤这个无法接受,其他都还好,比较锻炼能力。
    传统行业的业务没有互联网分享的思维,是比较恼火,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积累和钻研了。
    多总结归纳,多给人分享你的收获,温故知新。

  • 人会消失,但是工作内容不会,只是分解到其他地方去了。

  • 关于工时评估的疑问 at 2022年07月18日

    我们的比例是浮动的,有 1:2 的,也有 1:8 的,1:14 的,根据待测内容,测试人员素质,产品风险,成熟度等综合评估,最高甚至达到过 2:1,花了两倍开发的时间来测试。单纯固定比例,真不好固定,拍脑袋是简单,后面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