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在看不下去,后面的几层抽个函数出来?

  • 关于测试年龄和薪水,前同事不少 30+ 女的,在二线城市,薪水很少有到 20K 的.可能中兴确实适合养老.
    关于学习,我都快 40 的人了,晚上或者是周末都会学习视频或者是看技术书...(也会看直播或者玩玩单机游戏).我跟我老婆说,我已经累了 5 年了...
    关于职位,今年行情不好,虽然一直学习,一直努力,不敢说出来的话一定找的到工作.

  • 不够啊.我找的职位一般硕士起,未来学历肯定会卡我的.

  • 我今天突然想去考个研,然后好像现在要参加统考了。
    这工作不打酱油,这年纪考个锤子啊。哎。。。
    怪自己年轻的时候傻 X,在职的最后一学期不想交钱,不想写论文。。。哎。。。

  • 2020.7 at July 07, 2020

    我倒是希望我 45 岁的时候还能毕业一下。o(∩_∩) o

  • 我的外包生涯 at July 06, 2020

    我为什么长期在外包?
    学历不好,自考专本
    基础不好,学不会算法,面试多次挂到算法上
    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什么长期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啊?
    如果只停留在思考,没有实践,想改变还是太难了.

  • 入门级:不用递归手写个快排吧。
    中级:写个桶排序吧。
    高级:来个红黑树吧。
    PS:我可能脉脉看多了,看到太多黑头条的。。。O(∩_∩) O

  • 在大厂的测试同学好好蹲着吧,别出来瞎折腾....


  • 如果有兴趣了解原理的可以看看 B 站这个课程。
    做的难度>>>>使用难度。

  • 我倒是觉得楼主能不能先不问这么大的问题。
    先学回多描述客观条件,然后可能自己也就知道怎么选了。

  • 身处学历鄙视最严重的技术方向。。。我就一小本,哎。。。
    牛校博士的专业视野真的比不了。。。

  • 1.改变码农命运最简单也最难的都是学历。这个自己体会。
    2.外包不外包,关键在于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如何能在一堆天天农药的团体里不 CARE 合不合群,提升自己才是根本。

  • 在论坛上我见过很多介绍 LEETCODE 的,但一般很少有能坚持的。
    希望楼主能坚持。

  • 有价值的事情通常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确定可能会变成成功的确定,也可能变成不成功的确定.
    通常失败的概率更大,如何在失败中去顶住各方压力,顶住各种质疑,顶住各种托后腿的.
    然后如何在失败中找到规避方法,找到妥协方式...心累....

  • 作为过来人...
    当年因为不想写论文,在职硕士没念完,觉得没用.
    现在我这个方向,基本全部要求硕士起...
    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限...

  • 聊一聊职业发展 at June 02, 2020

    我觉得如果你做芯片的,35 还是随便找工作的。。。
    只是大部分人做的事情替代性强罢了。资本而已,抱怨无用,唉。

  • 换个角度看测试。 at May 31, 2020

    接受自己的平凡,前期多存点钱,到现在差不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破局,你也说了,上升通道越来越窄。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如果向上,那么会提到一个词 “护城河”。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技术是分层次的,可以参考吴军的工程师 5 级划分。。。我自己是选择一个有门槛的方向,会试着工匠精神折腾 3-5 年的时间,可能有希望。可能也是搏一个可能罢了。破不破局,对的起自己就好了。
    切记不要给自己设限,越设限越容易放弃。

  • 换个角度看测试。 at May 31, 2020

    我也没带过超过 10 人的团队。
    管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法从项目中抽象能力,提升自己,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是可能导致个体竞争力的下降。
    所谓管理,如果一不能对外争取资源,二不能对内指引方向,那么被替换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
    技术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而管理要到一定的层次可能才有通用性。

  • 换个角度看测试。 at May 31, 2020

    我 37 了。如果真做过技术也做过管理,可能会看到管理陷阱。
    至于选技术还是选管理,选适合自己的吧。
    不过确实做测试,技术这条路是比较窄。。。

  • 那就不知道了,这么奇葩的需求,开发自己想办法自测啊。
    叫开发自己把帧率写出来,指望测试不是自己想不开。。。。

  • 如果改了 FFMPEG,在推 SDL 的时候加一些打印?
    靠命令应该是不靠谱的。

  • 开源就是程序员内卷的开始.
    越开源用的越多,越稳定,架构越成熟,程序员就越是工具人.
    当开发成本降低,发现质量问题效益降低,岗位融合很难避免,
    其实大厂还好了,毕竟质量要求高,有一定的门槛.
    不知道如何破局,现在我这是内卷最重的技术方向,应该没有之一...

  • 有些事情,你自己觉得就好,没必要拿出来说。
    再说做技术,大概率还不都是工具人。50 步笑百步罢了。

  • 突然有一天你觉得不能再当一只咸鱼了,我要努力,我要创造价值。
    但是很可能几年过去了,你发现钱并没有多多少,压力大了很多,就会想我为啥不一直当条咸鱼。
    作为一条 35+ 的咸鱼,我觉得靠别人想摆脱咸鱼的命运,几乎不可能。

  • Author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