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自留地 换个角度看测试。

magicyang · 2020年05月30日 · 最后由 我去催饭 回复于 2020年05月31日 · 3292 次阅读

背景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几天遇到两件事情吧:
1.被领导鄙视了,说我一直是测试思维。
2.其他同事跟我吐槽测试的同学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对团队帮助极小。

测试思维

先来定个论,我自己有没有问题?有!!
什么问题? 喜欢怼别人!!
为什么要怼人? 觉得别人错了,抓着人家辫子不放!!
虽然我已经不做测试 5 年了。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测试的职业病!
为什么会有这职业病?回头看,我觉得是存在感!
因为习惯用否定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所以爱怼人。。。有时候可能也缺那么点自信。。。
但是说实话,人啊,至少语言上,文字上还是要团结一些,不是人人都了解你,知道你为人。。。

团队帮助

作为 1 个做过 10 年的测试,我也曾经很喜欢安逸。(曾经有那么 3、4 年上班小桌面下面看玄幻和武侠小说。。。。)
大家选择安逸也没问题,但是当安逸抛弃你的时候,你也要做好准备。
作为研发链的最后一段,其实决定产品出不出去的核心真的很难是测试。
为团队的贡献是什么?是没有差错的产品,保证产品不会因为差错而极大的降低竞争力。
做的是不让 1000->100 的工作,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核心竞争里永远会是 0->1,或者是 1->10.
但是本身 1000->100 的事情,就是一个低概率的事件,从团队管理者的角度看,如果体量不足够大,差错不会造成社会影响,如果这个投入过大,是一件赔本买卖。
只要产品出去了多多少少就有运维的工作要进行。可能大部分团队都有测试,但是都有运维还是有点奢侈。这是不是也是测试,运维逐步融合的原因之一?
我个人觉得吧,如果还抱着传统的测试用例,点点点,其实对团队的帮助真的是太有限了。

共收到 7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上升的通道总是越来越狭窄的,35+ 的人真应该想想出路,做管理可能比做技术要稍微容易一点,前提是你确实有两把刷子能把团队 hold 住。至于走技术路线,测试我是真看不到什么希望,每个岔路口的最优解似乎都是,转开发吧,做什么测试……

我去催饭 回复

我 37 了。如果真做过技术也做过管理,可能会看到管理陷阱。
至于选技术还是选管理,选适合自己的吧。
不过确实做测试,技术这条路是比较窄。。。

magicyang 回复

管理陷阱是什么呢?愿闻其详。一直作为一线小兵,唯一做管理的经历也就是不过 6 个人的小组长而已。

我去催饭 回复

我也没带过超过 10 人的团队。
管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法从项目中抽象能力,提升自己,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是可能导致个体竞争力的下降。
所谓管理,如果一不能对外争取资源,二不能对内指引方向,那么被替换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
技术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而管理要到一定的层次可能才有通用性。

magicyang 回复

我在 B 站刷到过一个讲管理的视频,核心思想好像就是滚雪球,管三五个人是怎么管的,管十来个人是怎么管的,然后逐渐增多,当能管百十号人的时候,你可能就是一方总监了。每个阶段用的管理策略都是不同的,接触到的人脉也不同,这里面大有文章,可惜我参不透这个,在管理 6 个人的时候就因为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内外受夹板气离职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做管理,但是做技术,也没什么亮点和动力,总而言之,一个字,混。这个状态持续了好多年了,如何破局呢😂 如今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了

我去催饭 回复

接受自己的平凡,前期多存点钱,到现在差不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破局,你也说了,上升通道越来越窄。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如果向上,那么会提到一个词 “护城河”。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技术是分层次的,可以参考吴军的工程师 5 级划分。。。我自己是选择一个有门槛的方向,会试着工匠精神折腾 3-5 年的时间,可能有希望。可能也是搏一个可能罢了。破不破局,对的起自己就好了。
切记不要给自己设限,越设限越容易放弃。

magicyang 回复

是的,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乃至平庸。并不是说放弃努力了,只是不想再那么拼,去拿命换钱了。所以帝都大部分的 996 大厂都无缘了……另一方面,人家也看不上我😂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来看勉强还算做到了吧。只是,每天被动接收的焦虑文章太多,时常会觉得自己不努力马上就是被淘汰的那批人。实践也证明了,我的简历更新了几个月了,接到的邀约一只手都数的过来……30+ 的一线非测试开发的 title 在这个市场里真的毫无竞争力可言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