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厂继续当大头兵没问题。
    去大厂不行,核心岗位培养成本太高,一年跑了,这风险太大。
    换位思考,肯定是凉凉。

  • 哪里片面了,能不能具体举例来说明呢?
    存在就有价值,你现在一方面自我怀疑,另一方面你还期待别人告诉你在现有的条件下怎么能简单解决你的问题。。。
    很难,根本还是你创造了多少价值,比如本来有个多大损失的问题,你解决了,那你价值就来了啊。

    别整那些虚头八脑的概念,名词,来点干货,你测试生涯中解决过什么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哪些是有一定门槛,别人轻易跨不过的。这几个问题请举例回答。

    如果回答不上来,我建议你就看开点,躺平也没啥不好。

  • 又要招人厌了。。。厌就厌吧。。。
    对于个人:
    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容易。自己举例:8 年前,领导说我不会写代码,现在在写最底层的软件。

    说点现实的,也是我自我反思的:

    1. 测试是什么?保证质量,除了测试开发能不能做?可以!为什么有测试?社会分工,把简单重复的劳动剥离出去,制造工具人。
    2. 测试人员的知识储备?知识大多靠口口相传,缺乏系统和连续性,绝大部分测试,1 年经验 *N,多数技能停留在初级层次,更多的是行业自以为是的理解(缺乏产品压力,对产品其实就懂个皮毛)
    3. 测试人员的学习能力?因为多数测试人员对功能的理解和对技术实现的理解,多是通过产品、开发,长期以往很容易养成惰性,缺乏自我思考。学习能力极低,面对未知充满恐惧。

    这里面只有极少数的测试可以跳出上面几点,自我驱动,尝试新知识,走上行业专家或者管理的路。

    1. 你需要理解算法的逻辑,产品的逻辑,不按逻辑造出来的数据只能给别人添堵。同时最好是线上的真实数据更有说服力,怎么筛选数据是你需要考虑的。从行文看,你大概不懂什么叫训练集和验证集,如果做算法相关测试,请补算法。
    2. 客户行为可以通过 APP 或者页面的点击事件来跟踪,交易可以根据后台逻辑来跟踪。从行文看,你不知道如何去做。这是需要前端、后端、产品配合做的事情,测试能做的很少。

    如果你是小兵,去求助你的 LEADER 吧。
    如果你是 LEADER,那你自己需要 PUSH 下自己了。

    1. 正确的定义是什么?需要自己造独立于训练集的完整验证集?定期跟新最新的数据?
    2. 准确度的衡量指标是什么?点击率?收益率?能不能转化成用户行为,在操作中埋点判断?

    3. 测试还能参与一些,2.貌似不需要测试参与什么吧。产品自己跟指标不就好了。

  • 整个团队对质量负责 at March 07, 2022

    你思考问题不能只站在测试的角度。
    比如从我的角度来看,测试在我做的项目中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我这几年都不要测试。
    但这不代表测试不能在偏业务方向的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让别人相信测试,首先得相信你,通过你去改变别人对测试的认知,这才能解决问题。

    什么是质量?
    没有页面 BUG 叫质量,24 小时崩溃也是质量。
    KPI 怎么定的,技术如何引导的?公司资源多少,你能支配的资源多少?
    都是问题,一句话领导不支持,所以我不做了。这样也太简单了。。。
    你去要求开发小兵去提升质量就是搞笑,质量得从上到下推,合理的程序设计,规范化的代码设计,通过这些才能大幅解决,但这些不产生直接价值。。。

    天天堆业务,堆人,质量能好就见了鬼了。如果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人工去点,点不出来找点点点背锅不要太正常。你找开发背锅,开发第二天跑了。找你背锅,培训成本低,爱走不走,你是老板你找谁背锅?至少也得一起背吧。

  • 整个团队对质量负责 at March 07, 2022

    太理想了。现实是:

    1. 老板的钱是有限的。
    2. 20% 的人创造 80% 的价值,大部分人都是工具人。
    3. 相比开发,测试工具人更多。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测试如果连质量都不能保证,那你的专业性在哪里?
    如果你不能改变质量,但是你可以尝试用你专业的方法和语言来报风险啊。
    不改变自己,别人怎么会被你改变?
    你自己不卷起来,你怎么可能卷的动团队?

  • 学了几个新名词 at March 07, 2022

    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面试就是这种词一堆,不考虑候选人的背景。
    那大概率会不会 LEADER 就是个水货,做的事情就是薄薄一层呢?O(∩_∩) O

    词本身没有错,要看说这些词的人,问他几个为什么,看看到底有没有真货。

  • 年纪越大,越不会考虑去互联网卷吧?
    互联网的测试有不疯狂加班得么?。。。

  • 作为技术,你要推计划。你得给方案啊,人力,资源,技术路线都得明确,要不谁能相信你能做成?

  • 如果能用低成本方案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为啥要换高成本方案呢?
    换方案又是为了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呢?

  • 测试的产出到底是什么 at February 19, 2022

    交付可用的产品,做好产品发布的最后一关。
    但本质上来说还是辅助角色,产品的核心价值是由其他人提供的。

  • 写个 C++ DEMO....

  • 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从端到端做一次 0 到 1 的项目,基本的素质就具备了。
    只是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罢了。

  • 个人观点:
    持续做管理吧,技术只作为辅助手段,中年危机都会有,测试想做纯技术太难了。。。
    要不要试试从测试 OWNER 向项目 OWNER 转型呢?

  • 我的 2021 年终总结 at February 07, 2022

    400W 的贷款还是挺有魄力的。
    也是自信啊,加油!~

  • 类似华为的算子验证?算子层还好说点,整个图的性能分析和优化以及 codegen,改起来头都大。。。测试一下 benchmark 也多少有些挑战。
    加油吧,在成都,以后类似的机会不会少的。

  • 目前个人做 HPC,MLSYS 方向的工作。
    不是打击楼主。年前有同事问我学习线路,我给了列了一下。
    也有做通讯的同事问我如何转型做底层开发,做算子开发。推荐了两本基础的书和课程。
    他们基本都放弃了。。。
    而且这个方向同时看学校和专业。我自己华五的科班本科,一样被歧视学历。

    有兴趣可以参考下这个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611053/answer/676815240

    我自己花了 4 年的时间做积累。。。中间还 GAP 了三次,裸辞或者离职学习。。。最多最多算是入个门。。。

    再说两点:

    1. 芯片验证和软件测试是两个分支。
    2. 底层软件基本是开发自测,测试是没有能力测试的。目前底层软件通常来说只有大一点的大厂才需要,大部分开发是编译器开发出身,架构能力不是写业务的开发能比的。
  • 芸芸众生,有自驱的,可以在认知上碾压你的毕竟是少数。
    都是同事,差距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 面试 XX 前,我要读的书 at January 19, 2022

    然而这些大佬都不会告诉你,他为什么选择这些书来读。
    照猫画虎,真能画出虎来?

  • 过去的 2021 at January 12, 2022

    难,我走了纯技术的路线。
    但是纯技术的职位随着技术难度增加越来越少。
    我这次看,南京我可能只有 1 家可以选的。
    那么可能意味着我 40 岁还得背井离乡,去北上工作。
    有的时候会想如果不生二宝,那么就不会从中兴出来,虽然加班会多很多,薪水也会低一些,但是可以穷开心,不用像现在这样,要对标这个对标那个,看着远处的山摸不着还要拼命去够,心累。
    看着周围同事安排什么做什么,严重缺乏认知和思考,就觉得别人好没追求,怕被同化,更加烦躁,还是修心差的太远。

    但是现实是如果你不提升自己,那么随着高校扩招,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的议价权选择权也会越来越低。
    谁让咱们国家人多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在低维度比如加班,听话这种层次卷大家,但实际还是卷。。。

  • 过去的 2021 at January 12, 2022

    省的惹是非,我自己记录就好了。

  • 2001 年是互联网泡沫。
    2021 年是互联网卷其他行业的拐点。
    人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少,怎么可能不卷?
    大部分人是没有自驱,经验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的。
    如果有自驱,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失业。

  • 过去的 2021 at January 10, 2022

    39....

  • 某篇匿名是我写的 at June 29, 2021

    算了,撤了,等我周末把文章整理一下。
    本来就不想公开专栏,那就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