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以我面临的问题在于,一旦我尝试左移,代码 review,就会陷入开发一推键盘,你告诉我哪里不对我就改哪里,出了错你负责。或者右移,搞环境,然后运维也大撒把,所有人的环境除了问题都会来找我,这种无尽的循环,各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后绩效还垫底。也许是公司环境使然,但是我觉得我的情况可以反映一些现实面临的问题。

  • 大势所趋……平民们想办法自救吧!我们不是姜子牙

  • 其实楼上说的我同意一半,如果搞平台,只是单纯的为了 kpi,那这种平台确实没啥乱用,目前来看相当多的公司在搞这种无用的平台。就像我上家,有个同事向我咨询怎么搭建个性能测试平台,因为他 leader 要求的。其实他本身都不知道性能测试怎么去做,怎么能搭建好个性能测试平台尼,他也是被 leader 要求的,部门有 kpi。还有比如我现在公司在推所谓 app 自动化,脚本里连断言都没有,这样的脚本有什么用?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平台和自动化没用,没用是说明没有用心用好这个东西。我负责的模块,有个下单场景,每次下单选择的下拉菜单,各种输入框,checkbox,填入不同,传的参数类型不同,人力手工检查就容易出问题(上百种种组合下单 case),之前确实全靠人工测试时出过问题。后面引入自动化,每次下单完了,就走断言,查数据库,保证前端传参数没有问题,这个就节省了回归测试的时间,而且比人力更可靠。所以我是觉得,觉得左移右移动及平台无用论,要不就是平台设计有问题,要不就是不会用,2 者单纯是为了 kpi,没有用好这个东西

  • 大佬吐槽的是测试人员的囚徒困境,正如教育的一样,要上好的大学就要比排名,如果大家都不去补习,会按照成绩高低排出名次,如果大家都去补习,同样是按照成绩高低排出名次,而且这个名次跟大家都不补习的情况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去补习和大家都不去补习,结果是一样的。但问题在于,如果别人去补习,你不去补习,那你的排名就可能会靠后,所以,你也不得不去补习。
    废了多少家长和孩子,肥了多少教育机构的钱包。
    也没见开发去抢测试,运维,产品经理的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更专业的做事,比半瓢水强多了。
    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很多所谓的测试大佬带偏了路线。

  • 目前所见的确实如楼主所说,开发着各种高大上的平台,线上却有着各种低级错误,完全是本末倒置了。测试本职工作想做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怎么提高覆盖率,提高测试效率,不是靠几行代码就够了的,就如产品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引导的,为啥没看到产品经理去左移右移。

  • 你强任你强——问题是你把你的观点变成了这个世界的规则,然后驱动这个世界按照你的规则来行事,然后管这个叫发展的客观规律。你知道有多少公司在搞各种中台,总共 3 个人的业务也要上自动化?有多少手工测试为了晋升答辩削尖了脑袋去研究代码,搞那些形式上的 selenium?你们是拔高了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但是与此同时,有很多底层的测试同行,为了不被淘汰,不得不成为 “奋斗比”,加班狂,失去自己的生活,只为了能不被淘汰。你们说这是他们咎由自取?做个人不好吗,我并没有说你做错了,我只是说这就是内卷的一种形式。整个社会都在内卷化,然而你却一直在争辩说这不是内卷,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那我只能认为你是姓资的了。曾经,老板雇佣了 3 个人,然后一个人搞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 3 个人的产出,然后老板把另外两个人裁掉,给这个加了 1.5 倍工资,然后把这个人作为行业翘楚来捧。至于被淘汰的那两个人,有人去关心他们的下场吗?然后久而久之,行业里充满了第一个人这样的大佬,“行业翘楚” 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大家蒸蒸日上,跟不上的就被淘汰。而老板只看产出比,然后雇佣更少的人去干更多的活儿。这个不叫内卷?

  • 所以你的逻辑就是你弱你有理,所有强者都得为你负责?

  • 为什么一定是倒数第一名觉得正数第一名学习好不合理?这么较真的话,正数第二名也可以觉得第一名学习好不合理咯?凡事走极端举例,然后在幸存者偏差的加持下认为合理这就是正义?那么多 996007 的奋斗比被你忽视了?还是你觉得你自己过得挺好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那你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讲大道理真的。劳动法的存在不就是为了避免无尽地内卷化竞争么?尽管它现在只是一张废纸~或许你说我完全没有超出工作时间范畴也可以把工作完成得很好。是,你是大佬,我们没法跟你比。其实我们的观点完全不在一个 point 上。我的 point 在于,现在的测试,不管做得好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先想着的是怎么左移右移,因为行业大佬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很出彩很牛批。搞中台搞技术 blabla 所以我们要跟随,全然不顾自己的现状,以及背后的风险。

  • 什么都没看到啊

  • 感觉什么行业,都是低端的卷。门槛稍微拉高一点,招个人都很难。
    我们最近在招一个高级测试,需要代码功底扎实,有一定的开发能力,性能测试有实战经验,懂得合理设计性能场景,分析性能问题。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给出 20k 左右的薪资,在广州还算可以吧。

  • 个人行为影响测试这个职业 楼主确实够 nt

  •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在这互喷没啥意思。
    说下我的观点,手工测试会长期存在,但是会处于技术的最底层,属于背锅打杂。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打杂,比然产出较低,薪水较低,替换性极强,怎么扛过 35?怎么扛过房贷?怎么扛过加班?
    中国人就是多,IT 相对生化环材,就是高薪,学生肯定越来越多,竞争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一直坚持在测试的技术开发人员,我是抱有敬意的,他们是希望向上的。
    面对挑战,测试如何建立门槛?现在主要的想法就是左移和右移。传统的测试方法,基于瀑布开发的测试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现今的技术迭代速度。
    如果当开发逐渐发现测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开发开始左移,开始替换测试的接口,安全等测试工作时,测试将彻底沦为打杂。部分大公司的高研发测试比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既不能只看技术(测试的技术门槛还是低,而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个体可以建立门槛,群体很难),也不能只看业务逻辑(行业,流程都会不断变化,相比产品视野太窄)。想高薪很多只能走管理,还是很难。。。
    最后说下卷不卷的问题,至少目前有一定技术能力项目能力的测试不卷,因为薪水想象空间不大,人还是少的。大佬都在卷毕业 30,40W 起的算法职位,那才是真卷。算法进不去,去卷后端,后端卷完,卷前端,最后才会到卷测试。

  • 我发现你特别喜欢以自己为中心,我即世界——我干的挺好啊,我身边的人都这样啊,你跟我不一样那一定是你的问题。

  • 在左移右移之前,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否则狗屁不通的平台工具没有人爱用,都是扯淡

  • 所以呢?你想表达什么? 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成功,所以就是成功的人带坏了行业的风气,成功的人就不该成功? 所有明星都得为某个想成为明星而荒废学业的人负责,是明星错了,带坏他了?

    还有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一会说内卷一会说奥运会,一会说少数既得利益者,一会说培训。 现在又说上周围的人光想着做平台和工具。 那你要表达的点到底是什么? 我的回答你又一概不理。 都已经是匿名了,能不能别再遮遮掩掩的了, 别拉着什么行业的大旗在这批判什么。 你就说你不满在哪了,你是哪块蛋糕被别人动了?

  • 多罢几次工就能让工作更满意的话,何必那么幸苦

  •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成功。身边有这样的人,只看到了大佬的左移右移,做了各种酷炫的平台,方案。一个个眼高手低,连自己的测试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却整天想着做平台,自动化。连基本的业务都不理解,怎么能做出有用的产出?

    • 自从开启了答题模式才能回帖,我就哑巴了,因为题目太难了;但是突然发现现在简单多了!
    • 有点儿看不懂楼主在说什么,大概是我最近小说看多了的原因。但是,怨气应该确实很大!
    • 胡乱总结下,应该是
      • 人太多了,人太多了,人太多了...
      • 职场太黑暗,你再牛逼,只要不是老大哥,也有跌坑, 吃瘪的时候
    • 划重点:
      • 我们比山姆大叔强多了。至少没有生命危险
      • 如果你 35 以上了,说明你只剩下 20 多年就退休了。总比刚毕业的那些学生强,你可以少熬 10 多年。
      • 如果你是 35 以且本科,更加恭喜你,少浪费 3 年。因为现在是满大街硕士,不是满大街本科。学历是普遍提高了,但是平均素质、能力、道德水平应该是更差了。
      •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多看一些比你还完蛋的人的经历,会让你恢复一部分信心

    根源是都在说好好好,其实实在不咋样.
    是不是希望紫薯灭霸赶紧来?


    糟糕的心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世界就这德行

  • 行业的少数既得利益者将自己的标准凌驾于行业之上,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标杆,培训机构的宣传牌,贩卖焦虑的绝好案例。然后美其名曰,这就是社会,孩子,想成为我吗?奋斗吧,努力吧,成不成功不一定,但是不努力(不报我的课),那是肯定没戏的。我并没有说这是不道德的,我只是在形容行业的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就是内卷化的体现,少数的精英掌握了话语权,成为了布道者,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幅拔高行业的水准标杆,让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陷入焦虑的旋涡。你觉得你没有错?那错的是谁呢?

  • 卷是必然的。信息化想创造价值越来越难。
    测试不卷,只要愿意加班,愿意打杂,35 之前有口饭吃还是可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如果你想越过 35,想薪资高,那真的确实太少了。
    从校招最能看出啥卷,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自己的都是少数。

  • 还是那句话,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我不认为这是内卷, 内卷是行业内不良的竞争导致大家共输 的状态, 而这些年的测试开发, 测试左移, 测试右移的概念,是为测试行业打开了新的就业机会, 而且是高薪的就业机会。
    ——由此也可以解读为,测试通过左移右移,开始承担原本运维或者开发的工作职能。然后这几个职位再逐渐融合,边界模糊。你管这叫发展,但是在我看来,宏观维度上这就是内卷——看看前两天的奥运会预选靠体侧定成绩的丑事吧。你一个游泳的为毛要求跑步也得牛逼?你一个测试的为毛要求运维开发的技术都得牛逼?这不是内卷是什么

  • 内卷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技术是学不完的,培训机构借此大肆贩卖焦虑。来培训吧!你看看你的能力距离大厂的要求还差多少?等你费尽千辛万苦达到了所谓的 “大厂线”,你会发现,周围还是高手林立。生活还是如此艰辛,压得你喘不过气。这就是内卷的时代

  • 最近跳槽,小公司都开始问算法,基础就是问二分排序,阿里几次面试都是简单 dp。以后算法肯定会多问。

  • 是吗?该不会你就是那男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在屏幕前都能闻到你这恶臭味呢(我一个标记为灌水的帖子,爱看就看,用不着你来呵呵,自己就几斤几两还掂量不清楚吗?你是有多成功能有资格来说教我?)

  • 呵呵,真会联想,一件事情就会影响男性测试求职了,戏怎么比男主还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