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效上班,很真实

  • 是说上班摸鱼么?逛逛 TesterHome,刷刷抖音(因为我们本身就在测抖音,刷抖音就很自然了😅

    下班,健身、打游戏、玩变形金刚

  • 周报怎么写比较好? at 2024年07月29日

    你需要事先让开发去评估工时,如果对方是一个工作多年的开发,他应该对 bug 解决有基本的耗时评估。
    我们也先不用管他评估得准不准,反正是开发说的,到时候你计算出来结果被别人质疑(比如为什么评估要这么久),你可以说是开发给的解决工时就是这么久。这样也能倒逼开发去认真看待评估这个事情

  • 怎么才算是测开? at 2024年07月27日

    不好意思,随口的回答的确有点太抽象。可以参考 6 楼恒捷的答案,已经是 100 分答案了。

    技术方向上,如果不考虑具体业务属性的技术:

    1. 优先会基础前后端开发,因为前后端开发能力是把方案具象化成可交互的工具的基础。至于前后端再来是什么技术,我的观点是随便挑,网上搜哪个热门就学哪个
    2. 在这个层面上拓展对应的业务技术
  • 怎么才算是测开? at 2024年07月26日

    测开,个人理解是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业务质量问题的人群。

    1. 和会什么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人会 care 你用什么语言解决问题(除非是特定领域,比如你要搞 android 那你肯定得会 java 和 kotlin),只要你能解决就行,解决不了,几十你会 100 种语言也没用
    2. 技能熟练度方面,能写测试框架和工具,如果复杂度到位,那证明你是一个技术还不错的人员,但不一定是个好测开
    3. 测开并不是只需要去写代码,好的测开,技术视野首先要比业务测试同学好,更重要的,是得能和业务测试同学一起分析运营业务质量问题,也了解业务
  • 感谢肯定 😙

  • 😙

  • 周报怎么写比较好? at 2024年07月25日

    情况还有点特殊,那我尝试换位思考一下,从开发和开发老板希望从你那里获取什么信息。

    1. 需求什么时候能测完,什么时候能上线
    2. 需求的 bug 多不多,解 bug 需要花的时间会不会阻碍上线
    3. 这次的需求测出来问题很多,有没有办法让下次差不多的需求没那么多问题
    4. 上线的需求有很多 bug 反馈过来,以后能不能再也没有这些反馈
    5. 除了基本需求测试外,你还有没有什么额外的测试产出

    就只能从这些角度去写;3、4、5 其实很抽象,靠你自己去想。1、2 比较明确

  • 周报怎么写比较好? at 2024年07月24日
    1. 在测哪些项目
    2. 项目测试进度(不要就一个抽象的进度 xx%;而是 “执行用例数 + 已花费时间 + 剩余用例数”,最后折算出整体进展 xx%,并得出还要多久才能测完)
    3. 有什么风险(数据构造?研发不配合?测试环境没 ready?工作量太多?)
    4. 是否需要支持(加班?摇人?延期?)

    如果手头有一些什么专项,比如自动化,也可以按照类似上面的思路去写,但是要换成一些关键的统计指标,比如计划这个季度覆盖 xx 场景自动化,实现 xx 条用例,实际写了 xx 条。

    发现了什么缺陷等等酌情写,如果是零碎的东西写进去没信息量,没人看,如果是通过这个 bug 去表达项目测试困难或者其他实质的问题,那是可以写的。

  • 这个图的箭头方向应该反了,按照表述,数据是从机头指向 EAP,再从 EAP 指向 MES 系统?

  • 没所谓,改改简历也就 10 分钟,给社区同学做点好事

  • 不介意的话可以加我 wx,我免费帮你改改简历,给你点面试建议。之前社区也有几个同学加过我,帮过别人几次了😁

  • 学什么比较好呢 at 2024年07月23日

    不是想学什么,而是看你需要什么再去学,得功利一些

  • offfer 抉择??? at 2024年07月22日

    进中厂可能会对你的外包经历有歧视,小公司可能反倒觉得这段经历是个亮点,所以这个思路我觉得没问题

  • offfer 抉择??? at 2024年07月22日

    钉钉这个业务虽然一般,但是如果你成长得快,多扛一些业务,呆两年多跳旗下小公司是可以的(比如我记得广州有个阿里旗下互娱的小公司),但是你说要跳到优酷做正式员工可能还是有些难度

  • 找研发以前改过的 bug 来看他们怎么修复,最好那个 bug 还是你提的,这样你就知道 bug 怎么复现,看起来更有感觉。

  • 从 AI 训练物料来说,淘汰的是最基础最一次性的学习笔记类文章,这种文章千篇一律,谁写的都差不多,也很容易写。

    越是有价值的文章,往往有很强的上下文关联和话题针对性,而且按照知识付费的发展,这种文章往往都在某个平台的信息孤岛里,不充钱就看不了,AI 根本爬取不了。

  • offfer 抉择??? at 2024年07月19日

    外包先看是哪里的外包,如果是第一次在大厂做外包,这段经历最好有个两年,会有相对好的背书作用。如果是非大厂外包,那就看做的东西怎么样。

    自研小公司,一定要关注业务的健康度和行业动向,首要问题是有利润能活下来,业务方向不好团队再牛逼也白搭。其次就是关注研发测试人数比,如果测试人太少,那必然是极度牛马且无话语权,不太建议。

  • -1

  • 那大概就是 学历、年限、职级 等一类问题了。业务线其实也很没办法,HR 考虑的是如果到时候面试通过,基本条件会不会阻碍 offer 推进。不然即使面试过了,后面再往上审批 offer 时也会被质疑 😅

  • 仅楼主可见
  • 来支持雷总啊,遥遥领先还是太贵了点,品牌溢价比较多

  • 从对接过的各类内推和面试邀约经验看,应该是铁门槛

  • 如果我是面试官,看到一个应届生列的技能比我还多,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人其实啥也不会 😅 ,过度包装效果反而是负面的。

    建议把只是简单部署跑一下的程度就去掉,留下 Top3 你认为是最熟悉的,其他的就写接触过就好了

  • 感谢分享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