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 不是有四千多万在线人数,直接奔溃了么?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基本都是裁员,现在 hc 都是凤毛麟角。公司都是老面孔, 真怀念以前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流动来流动去的。怎么说呢,干多久是多久,就算现在总监职级,估计也有完蛋的几率。
现实情况是各个组只是对自己模块熟悉,其他组的可能是指知道怎么玩相对熟悉而已。 目前我们这也是各个组出个人在自动化框架的基础上,简单的一个 flask 框架写了一推业务接口,很 low 就一个 app.py。然后呢,平台这边就是调用这些接口加上页面的编写(某种意义上来说俺就是个写页面的)
所以还不如整几个 grpc 服务,还能工程化一点。最后吐槽一句,除了页面还好看点,真难用。为了领导自己的 kpi,搞什么账号封禁,强推你只能上平台自己造数造数。本末倒置,其他部门的测试私底下也都有自己的脚本(本地跑跑也能满足自己的小需求),
也看出来对这东西的认可度了。。。
有多少兄弟也是做的这些伪自动化,伪平台?现在行情不好,真后悔 21 年选择。。。浪费我时间
第一种:
第二种:
1.搭建调用链追踪 jaeger,觉得跑出的结果有问题自己看调用链去
最后说说造数平台,拿电商项目举例,写工具平台的不可能熟悉每个组的业务,不熟悉业务怎么写工具,还不如交易组一套服务,商品组一套服务,营销组一套服务,写几个 grpc 服务拉倒,最后用常用的 web 框架入 django fastapi 调用这些业务组的服务封装成 https 暴露出去。 这样大家参与感多点,只要把服务端的框架整出来,让他们往里面填轮子就行。
害不行可以试试其他 it 岗位,不一定要做测试的,反正都是混口饭吃
武汉找不到,你就不想想全国找?
jsonvue 太丑,用 codemirror 把,花里胡哨的 web 开发不需要那么多工具,一个 postman,一个 navicat, 谷歌浏览器,idea 用 jetbrains 他家的
我想帮忙写页面,虽然前端技术也很烂
a, b 是前置接口,你主要校验的功能是查看线路功能,所以 ab 是前置条件,触发后提起对应需要参数,再调用查看线路设计不同场景的 case,进行校验
有完整的项目么?感觉只是个初版的 demo
但如果公司没有,是需要的,自动化平台可以用开源或者自研平台上做个,脚本框架跑出来的结果数据展示。但造数平台以我个人经历几乎大多公司还是有实用价值的。当然上面我也早就说过,前后端本来是个测试都会东西,23 年的今天我早就觉得不再是个亮点,因为所有人都会,算什么玩意,都是基本操作而已。
曾经一个版本提了两三百个 bug,那个版本上完线质量较高。然后后面吊 leader,怪测试说 bug 那么多。。。也不是测试写的代码
????就算功能点点点岗位,不做自动化么?不做造数平台么?为啥会很难输出。。。
唯一比轻松的可能不需要像研发那样代码玩的很深入,但也差不多的初中级水平吧。
学的太广太杂
测试轻松? 接口 ui 自动化,性能安全,后端框架,前端框架,微服务架构,redis linux mysql docker k8 等等。软实力等等。
情商要高要会来回懂得向上汇报等等,技术要好效率要快。技术迭代了又得更新一波。。。。作为一个菜鸟测试我觉得不轻松。而且现在行情就这样,比以前的 35 危机更危机,没啥格局我随便说说
仲裁一般都是站员工的把
这个要看公司的,之前我有个朋友拒绝出差,被开了没赔偿
摆烂等赔偿?
代码本来就是这么玩的,多抄抄,多看看源码和别人写的优秀框架,就熟练精通了
说实话不是找专门的性能测试岗位,其实你的方法我就觉得够了,
一般吧大公司有专门的性能测试,也轮不到你,小公司么压根不需要压测。点点点,顶多再能写个造数平台就够了
加了。。。
楼主你看我还有机会么?
conftest 参考,低配版
import importlib
import inspect
import json
import os
from string import Template
import jinja2
import jsonpath
import pytest
import requests
import yaml
def all_functions():
"""加载debug.py模块"""
debug_module = importlib.import_module("data.debug")
all_function = inspect.getmembers(debug_module, inspect.isfunction)
# print(dict(all_function))
return dict(all_function)
def pytest_collect_file(parent, file_path):
if file_path.suffix == ".yaml" and file_path.name.startswith("test"):
return YamlFile.from_parent(parent, path=file_path)
class YamlFile(pytest.File):
def collect(self):
import yaml
yml_raw = self.fspath.open(encoding='utf-8').read()
yml_var = Template(yml_raw).safe_substitute(os.environ)
yml_var = jinja2.Template(yml_var).render(**all_functions())
raw = yaml.safe_load(yml_var)
for yaml_case in raw:
name = yaml_case["test"]["name"]
values = yaml_case["test"]
yield YamlItem.from_parent(self, name=name, spec=values)
class YamlItem(pytest.Item):
def __init__(self, name, parent, spec):
super().__init__(name, parent)
self.name = name
self.values = spec
self.request = self.values.get("request")
self.validate = self.values.get("validate")
self.s = requests.session()
self._obj = None
def values_render_variable(self, values):
# 替换测试用例中的关联值
yaml_test = Template(json.dumps(values)).safe_substitute(os.environ)
values = yaml.safe_load(yaml_test)
return values
def runtest(self):
values = self.values_render_variable(self.values)
request_data = values["request"]
print(request_data)
response = self.s.request(**request_data)
self.assert_response(response, self.validate)
if values.get("extract"):
for key, value in values.get("extract").items():
os.environ[key] = jsonpath.jsonpath(response.json(), value)[0]
self.assert_response(response, values.get("validate"))
def assert_response(self, response, validate):
"""自定义断言"""
for i in validate:
if "eq" in i.keys():
yaml_result = i.get("eq")[0]
actual_result = jsonpath.jsonpath(response.json(), yaml_result)
expect_result = i.get("eq")[1]
assert actual_result[0] == expect_result
多抄抄就会了
报错信息是啥?这个 response 应该没有 json 这个属性
conftest.py 文件重写 pytest_collect_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