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里应该有很多工作了七八年以上的,有想过后来应该怎么做吗? 真的会在 30 多岁被裁员后,一蹶不振吗?

    我刚好要 30,刚好工作 7 年多,有想过后来怎么做吗?有计划,但并不明确而且有一些前提条件还没满足,被我一拖再拖。对于咱们这种自律和执行力不咋样的普通人来说,拖延是常态,和惰性抗争是常态吧。有一个模糊的计划,而且自己能执行下来,已经算很不错了。认清自己的平庸是我今年学明白的道理。

    【真的会在 30 多岁被裁员后,一蹶不振吗?】没经历裁员,但是已经理解了,自己是否被裁,其实和能力没有绝对的关系,如果是跟着大伙被一起裁掉,应该归因于选择错误或运气不好。至于会不会单独裁我自己,我目前感觉不会,因为自己身上多少还有些其他同事不太及我的竞争力。但假如我真的被裁,找工作应该不难,大不了就降薪平薪咯?有手有脚有技能,我不打算一味去内耗这个问题。

  • 面试官请回答 at September 29, 2024

    面试官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干活小蚂蚁,而不是领导 😁

  • 面试如何调节临场心态 at September 27, 2024

    我很质疑这种形式的有效性,不要被这一次面试的形式带偏,他可能只是想考察你对细节问题的感知和测试思维框架,去增强这些就好了。
    他这么来搞面试,本身就是他自己没准备好,乱搞。

  • 确实可以这么去解读,但是我觉得有更多更好的问题可以替代它。这个问题真的就不痛不痒,还不如问【你的前同事或前领导如何评价你的优缺点】来得更好

  • 作为面试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浪费时间,完全没有可信的信息量😅

  • 行业动态信息整合 - 第十期 at September 27, 2024

    这个号挺朴实无华的,不像其他大厂净搞些看不太懂的高大上

  • 行业动态信息整合 - 第十期 at September 26, 2024

    中间有两期(一个月时间)忘记发了 😅

  • 开局一张图,经历全靠猜

  • sorry,文档链接忘记开权限,可以进去链接中自助。

    你要的文章是 https://mp.weixin.qq.com/s/EFi1GzHy5qAx9Ixnppoybw

  • 我猜测是 4k~6k 区间,刚毕业的话可能就 2~3k?

  • 哈哈哈哈笑麻,我相信潮汕有的概率要高于湛江,有肯定是有,还要求去到 1w 不仅要能力强估计还得走关系

  • 首先湛江有没有软件测试岗位都不好说😂 @Rikasai 大佬估计有些了解

  • 职业的迷茫期 at September 09, 2024

    如果工作让自己不开心,那就尝试在生活中让自己开心点~
    要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其实很难,无论是薪资、职责、内容、领导等,尽人事听天命吧。

    有时很羡慕网上大佬和身边的朋友,他们成长很快,收入也很高,做事很专注,履历很闪光。深入看一下,除了别人本身能力过硬外,在环境上多杀也比自己更有优势。接受自己的平庸,和自己和好,是咱们奔三人士的重点事项😁

  • 看完 3 楼和 15 楼的答案后若有所思:

    1. 在当前的平台上努力扎根,基于当前平台的规则,尽量往下钻,目标是在这个平台上尽量做成关键角色,把已知的方方面面做好 —— 对应就是产研团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测试,需要测试干什么活,整明白后就去努力实现交付,去做别人心中最想要的测试角色。已经不再是学习自动化的范畴
    2. 面向外面的大平台,基于外面的要求去学习,让自己的能力达到外头要求 —— 是社区的普遍观点,也是大多数手工测试转型自动化的初衷。虽然无可厚非,但有时所谓的 “要求” 可能仅仅是面试造火箭进去拧螺丝的敲门砖。要实打实地对整个项目有质量贡献,还得是多元化发展,让自己在项目中成为关键角色。对此我反而觉得广度比深度重要,先横再纵,是更适合现在环境的 T 字型人才
  • 对的,字节做 UI 自动化的就是从腾讯过来的人,就是 QTA 做封装和二次开发。

    也算能用,解决特定场景下的问题也管用,但是无法铺量,还没见过哪个业务可以大批量用这些 UI 自动化,基本上都是给自己维护死。

  • 生活怪圈 at August 27, 2024

    只要一个密码泄露,一堆 app 账号一起死亡 😂

  • 测试用例最佳实践 at August 27, 2024

    承接上面的用例设计话题。

    用例设计是给自己看和给别人看的(保证思路和场景正确,没有明显漏覆盖),而具体的用例细节可能只有测试自己知道。我还是很支持提前做用例设计,如果上手就是直接开测,那大概率是场景逻辑的分支不会很繁乱,这种情况下不设计其实也没事。

    • 你打算在这个行业从业多久?
    • 你对自己未来还会成长的信心大不大?
    • 你能否做到比现在更快速更高强度时间更长的学习?
    • 你能否扩展到一些更高级的行业人脉?
    • 月收入多少能满足当前基本生活,预期的生活月收入要渠道多少,现在两者有没有差距?
    • 家庭和工作的时间投入要怎么分配?

    可以试着想想这些问题,再问问自己怎么选 offer

  • 我是三十岁才和对象一起啃了四个老人才凑齐首付……

  • 别说测试这个行业,我就想问什么行业的什么公司可以稳定干到退休……

  • 是他,感兴趣的同学咨询他就对了

  • 早期热爱分享的那群人,随着工龄提升,往上爬的过程工作也会越来越忙,分享变少了也是正常的。期望的是社区有新的分享力量

  • 有,老板已经在鼓励我们去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落地 AI 去提效实际工作,已经有同事在跟进调研了

  • 还得再加上工资一千八😂

  • 七楼八楼答得非常好了。总结一下就是:

    1. 先做好测试评估,思路是先拉研发一起看达成测试范围共识(评估的过程中要抛出时间限制,以及明确出质量问题要供共同承担的意思),有余力再做测试覆盖率的验证。
    2. 建立好基本的研发提测流程,约束研发提测的自由度,明确你下班前半小时提测,我就是无法测试完成上线。记录好研发开发工时和测试工时,逐渐平衡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研发测试工时占比,没理由每次都是研发改 10 分钟,你就要测半小时。
    3. 线上漏测 bug 重点分析原因,如果明确是新需求改老代码导致老功能出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评估出来然后做回归的;如果是评估不出来的问题,要不就是研发对代码不够了解(在只有一个测试的情况下,更别说让测试能评估出来),要不就是边界 case。以上都不是你做自动化能解决的问题。
    4. 前端自动化没必要做,尤其是这类内部系统,一方面变更成本低,另一方面大家对这个系统不够敬畏重视,做前端自动化大概率是负 ROI 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