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打完后,最后动画里黑熊精和观音的对话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想拿出来分享下,并用其中的道理迁移到练习生行业的部分现象中 、
黑熊精:出家人尘缘已断、金海尽干,长老为何放不下一件袈裟。
观音:若不披上这件衣裳,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金池长老相信大家都认识,从小到大在各类的影视改编作品中看过,作为一名 270 岁的得道高僧,不仅是观音禅院的住持,还收集了众多件名贵袈裟。可他却始终放不下唐僧的锦襕袈裟,这不仅是对一件珍贵物品的贪婪,更深层次的是对外在荣誉和地位的执迷。拥有唐僧的袈裟,就意味着在修行上的成就和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他对外在荣誉的追求胜过对内在修为的关心。他的内心并不在于修行的真实深度,而是希望通过一件象征性的物品来赢得他人的敬仰和仰慕,在金池的世界观里,袈裟不仅仅是象征佛法的衣物,而是一种象征成就和权威的外在标志。因此,他无比渴望通过获取袈裟来掩盖自己在内在修行上的不足,反映了他内心的虚荣和不安。
生活中也会有这么一种人,言语间经常充满着一种 “怨妇式” 的反讽与自矜,
可能(他/她)已经转型到了其他领域,却频繁出现在自己鄙视职业的圈子中,
以一种既贬低他人又隐晦炫耀自己的方式,持续强调自己已不在所在职业。
这种行为和金池长老的心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如同假设在练习生的世界里,阿强虽然已经不再是偶像练习生,
但是他会经常出现在练习生的圈子中,发些垃圾话,通过批评偶像练习生的 “花瓶” 或 “没有实力”,
来展示自己如今的优越唱跳歌手地位。经常对练习生抱怨道:“我现在唱跳出来了,转型做了歌手,却一年到头都没机会练习,就简单写了几首歌,开了不到百场的全球巡演演唱会”,这句话看似在自嘲,实则通过贬低练习生来突出自己已经跳出这个行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这种行为与金池长老对袈裟的执念类似。虽然他已经 “跳出” 练习生,但仍然对自己过去的身份无法完全放下,
“不让练习生知道我已是歌手,这新身份还有意义吗!?”,
“不让练习生知道我已是歌手,我之前的努力没人知道怎么办!?”
“不让练习生知道我已是歌手,他们怎会知我们间的差距!?”
“不让练习生知道我已是歌手,怎么体现我比他们高人一等!?”
“你们这帮练习生就是废物,你们练习的程度都比不上我”
装逼之集大成者更是会通过反串和炫耀性的自嘲,来巩固自己在练习生中的优越感,甚至进一步嘲讽那些仍然在练习生阶段刻苦练习的人。“不努力练习,不要介意别人叫你 ‘花瓶’” 的类似言论也正体现了他对那些仍然奋斗在练习生阶段的人的轻蔑态度。
金池长老无法放下袈裟,象征他无法放下对外界认可的追求。而上面虚拟假设的阿强,也陷入了类似的心理模式:明明已经不是练习生,也看不上练习生,却不断通过 “反串” 的方式回到练习生的圈子,试图借助贬低和自嘲来维持自己曾经的 “优越感”。暴露了他对身份转型的不自信,以及对练习生的某种依恋和作为一名平平无奇歌手的焦虑。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怨妇式” 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练习生中。对于那些仍在练习的练习生,他的言论可能会引发焦虑,甚至动摇他们对自己职业选择的信心。这种负面的影响,与金池长老对袈裟的执迷,影响了他周围的僧众和妖怪一样,扩散了不必要的焦虑和不安。
无论是金池长老还是这位阿强,他们的行为都反映出一种对外界认可的过度依赖,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成长。对练习生来说,面对这种外界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我信念,不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感到焦虑。
不同的行业有它独特的价值,每个人的成长路径和节奏都不同。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业务能力,逐步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外界的声音或许会让人产生困惑和焦虑,但最终,真正的成功源于对自我的认可与内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