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条感觉有点多,不清楚具体情况不好给具体建议,但建议这 20 条要先划一下重点,找到其中 5 条以内的最关键的点。
有几个点可能觉得不大合适,提下自己的意见:
管理理念个人觉得有点偏,作为管理者管理理念更应该是怎么让团队的成员都持续得到成长。替代性这个词,我更建议改为能力的稳定性,即使人员有少量变动,团队这方面的能力能保持相对问题。这个是分工安排的范畴了,不需要人人相互可替代,关键位置有一主一副相互 backup 就好了。
职业发展,技术序列跟管理序列晋升,管理岗位不多,造成了晋升无望。这个要和公司沟通好,技术序列要有更多的层级,技术发展到最后应该是架构师,而不是总监。
怎么解决可以分享下?方便后人。
太受欢迎了,120 张门票竟然已经售罄了。。。
不改系统: docker 可以试试
改系统: 获取当前日期的方法封装下做个开关,测试环境打开,此时支持从接口直接设定当前日期
之前 mysql 挂了,现在可以了。
不过,建议还是看看官方文档,这个文档年代比较久远,不确定会不会有过时的内容。
感谢反馈,已成功复现。
后续会抽空定位修复问题,修复后再找你复验下哈~
报语法错误,看看有没有手动改过上面堆栈里面的文件,或者有没有用错 python 版本?
有个疑问,生成的代码里面,执行顺序是如何控制的?我看到每个路径的操作都对应创建了一个方法,但没看到把这些方法串起来部分的代码。
加精理由:不仅分享 MBT 生成用例,而且还开源,值得鼓励。
这个是自动识别网址的效果。建议对于代码块,使用代码块对应的符号包住代码块。并且在网址的末尾加一个空格便于让系统自动识别网址到此结束。
已审核通过。
点赞!
最近忙,还没啥进展,在 docker 里面运行有个坑,代码写死了 localhost ,不监听其它地址,非本机连不进去。
建议也在社区的开源项目中登记一下,让更多人了解?
鼓励尝试新框架并输出系列文章,加精让更多人能一起加入交流
appium 支持很多语言的,不只是 java 。至于不依赖源码的自动化软件,各种 app ui 自动化工具调研文章都有详细对比资料,请善用论坛里面的搜索。
感觉需求不明确呀。
每个子文件夹下有好几张 jpg 图片
这个范围是包含所有级别的子文件夹,还是只需要一级的子文件夹?需要把这个这些图片全部拷贝并存在 B 文件夹下
文件夹结构需要一起拷贝不?没有提及。
建议:
1、把 runalltest.py 以及你用例文件的内容贴出来
2、从 jenkins 截图里看,有一个用例报错了(输出了 E ),但没看到错误堆栈。可以想办法把错误堆栈搞出来,更便于你从日志定位问题。
现在提供的资料太少,不足以定位问题原因,大家也只能凭自己经验猜想。
没有吧,都在相互否定还怎么出结果呢。。。
我们一般 Merge Request 记录评审结果,评审有可能 2 人面对面或者整个小组公开评审。不过评审前肯定要先按规范文档自审,避免浪费时间在如变量命名不规范这类小事里。
这个不大了解哦
点赞,我是面试官也是这样的期望,其实主要是想了解面试者自己有没有想好自己想怎么发展,是属于有规划的还是随缘的。同时也避免有的人只是 3 分钟热度,做不久就直接跳槽甚至换行。也可以通过这个看是否匹配团队的发展方向,是否能给到匹配的机会。
如果答不出来,或者只有远大目标没有具体计划,基本就 pass 了。
最后一段话,说明你们对自动化的价值没考虑好,建议先想好预期收益再做。
1、功能测试不相信自动化。说明文化没上来,大家还没认可自动化。这个需要不断重复宣传,让大家了解自动化,再谈相信
2、自动化投入少。同上,说明你们只是试水,可能 Leader 自己都没认可自动化,不敢投入太多。
3、自动化出 bug 少。这是非常正常的,回归测试本身发现 bug 就少,何况是它的自动化子集。说明对自动化的价值没想好。
分享一下我们的大致路线:
1、明确自动化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只会有开发框架的专员,不会有自动化测试专员。自动化用例每个人自己写。当然,更多从"这是一个难得让大家提升能力的机会,大家要珍惜"的角度讲。
2、招聘时,代码能力、api 自动化经历是基本要求,获得一批本身就认可自动化的人,起带头作用
3、先从造数据入手,写出来的自动化用于提升造数据效率,进而提升测试效率。由于自己就是作者,自然没信任问题
4、复用造数据的代码或用例,加上适当的断言,直接变成测试用例
另外,前面的没接口文档、后端没参数校验,我猜测你们现在是缺少后端测试的,都是全流程纯黑盒测试,没有关注后端质量的文化,所以现在自动化有点过早了。建议先把后端测试建立起来,倒逼后端要做好文档和参数校验,开始做接口测试,再谈自动化。
现在都没有跑到执行这一步,所以还没有截图可以放上来。。。
具体怎么改,能否分享下?
代理的具体配置命令,可以发下不?不知道是不是配得不对,配了代理还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