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知道怎么测试;
第二阶段:
知道怎么更快测试且质量更高;
第三阶段:
知道怎么在各个环节尽可能规避问题(需求阶段、技术方案阶段、测试阶段等等);
第四阶段:
知道怎么帮助或者让别人更快、质量更高;
第五阶段:
知道如何 “用人”
那还不是看眼缘,看对眼了,面试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往匹配方向走。看不对眼,你内心总会觉得这个人技术虽然好但是不适合我的团队。都是个人主观感受
看眼缘,有些公司都不是测试面试测试
技术能力这些都是可以培养的,测试人员来说能不能坚守测试底线,有没有责任心最重要,当然这个面试时很难看出来,主要是试用期时候观察
1.不卷;2.能用;3.诚信
最搞笑的是,之前在昆明面试都是不懂测试的来面试测试,不就是看眼缘
问题 1:
看对面测试同学的眼缘、性格、靠不靠谱、跟简历的出入怎样
问题 2:
测试流程保证
评估可以分三个方向:
可能开发软件跟测试软件的新人没有玩过端游?
测试平常上班都干嘛去了
只要你玩毒奶粉, 我们就是好朋友
这种大型游戏系统比电商都要复杂,有点 bug 应该正常。而且当天并发量应该非常高
测试怎么测的?.
以前曾经也接触这个项目,我猜测一下,就是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三年前多就开发得差不多的了,但是受限于各种原因一直无法上线。现在忽然间决定今年上线,导致三年前搁置的代码又被重新拿起,虽然三年前可能已经经过充分的测试,但现在有很多相关依赖版本迭代后的隐藏 bug,而且三年前的相关开发和测试估计也不在了,所以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接连不断
做的稀烂 + 评分垫底。
但是不影响开服就销量登顶。
不就维护了 3 天,重要么?
都做这么烂了,还能有那么多充钱的
最大的帮助是一般授权了公司会奖励你钱
确实搞不懂为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坐等大佬解惑
测试怎么测的?
有比没有好,关键是什么样的专利。这种问题没法讨论,专利和专利差别很大很大吧。。。。。。。。。。。。。。
参加各种大会的时候,PPT 吹得满天飞,各种专有名词、前沿技术在自家产品的实践,实则。。。
问了下有专利的同事,反馈没啥用,企业不看也不在乎
跳槽不等于一定涨薪 (现在是这样的,都是降薪,23 年被裁收入降了不多大概比之前少了几万吧)
不断提高技术不等于不断涨薪 (也对,但同样背景学历没有技术肯定混的不如有技术的,所以适当学点东西没错的)
稳定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扫马路也稳定,你干么?)
市场和机遇 > 组织架构 > 通用技术 (学历>公司背景>项目>技术)
10-20K,一定是给 10K (也不一定,也有挂 18 给 20 的,主要看预算和竞争对手多少)
业务盈利情况、用户体验、市场接受度不是产品组的事,是所有人的事 (跟技术关系不大)
你和外卖员或者滴滴司机之间的差距并不遥远,可能也就是一两年间的突发变动 (32+ 现在被裁大概率末期了)
你属于无产阶级,互联网民工不是贬义而是事实,记得省着点花 (不点外卖不网购不打车快 2 年,每月消费 1 千多,这两年房贷已还八十多万,剩下每个月 1200 躺)
不要不屑社交,不要不屑人脉,技术固然不会骗你,但是你处于绝境深渊时根本拉不了你 (技术不值钱)
任何技术场景本质根本不复杂,复杂还得属人心 (看背景,背景好猪都能上)
能过万的职业,不单单只有技术岗,你可能都不知道旁边的运营可能工资都比你想象得高 (店长,运营确实能过万,稳定还轻松)
过去互联网老人的求职经验听听就行,别真信,毕竟那年代入行和上位真心简单 (机械自动化好就业,互联网不适合入场现在)
国内所有职业只要想赚更多的钱,基本都是往销售方向走,不服来辩 (销售实习干过一段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干,普通人还是学门技术来的靠谱)
这个是程序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