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公司规定团队必须有 5% 的淘汰率,相信这背后肯定是经过非常多的数据论证的

    楼主说经过很多数据论证来着,我不是很同意这点。

  • 作为 CV 程序员的我,早就注意到有些 CV 下来里面就用了这玩意儿打了个水印。。。哈哈

  • 钱少事多 + 强制淘汰的时候,就是你必须溜的时候。

  •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理解绩效管理工具的意义和对企业的价值。比如公司规定团队必须有 5% 的淘汰率,相信这背后肯定是经过非常多的数据论证的,可能不太科学,但这就是公司的制度。尤其是绩效考核,如果大锅饭反而是最大的不公平。

    第一句是 OK 的,但是举的例子不敢苟同。
    淘汰率绝对是拍脑袋出来的。

    此外,使用工具的始终是人,是人,就有偏好,有倾向。好的工具,使用的人不同表现出来的也五花八门。有些东西大家其实都懂,但是操作起来就很难了。

  • 小丑跟牛马有什么区别? at January 04, 2022

    小丑:快乐都是别人的,我只剩下吵闹
    牛马:欲做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PS:同为走狗,至少听起来地位要高点。

  • 不明觉厉~

  • 让你成为行业专家

  • 开发自主优化这个动作是没问题的,定期偿还下技术债务,避免大窟窿。

    楼主的苦恼应该是以下几点:

    • 最近手上工作很多,开发这玩意儿提测给你增加了工作量
    • 开发提测描述模糊
    • 要进行主流程回归,工作量很大,不做的话,风险又感觉挺大

    开发做了优化,肯定得测试的,这块工作量无法避免。
    但是可以要求他们走正常的提测流程,有需求、测试申请、备注改动范围和方法,优先级,上线时间等。这样就可以综合其他任务来进行排期。
    以上有了之后,就可以大致的划分测试范围,看看是不是仍然要进行主流程全回归。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做好任务跟踪,每个任务有准入准出标准,有工作量预估,有优先级,有测试资源分配安排。你做的事情都能看得见,统计得到,可以追溯。应该可以减少楼主的一些烦恼。

    最后,需要提醒楼主的是,开发 “过一下普通下单流程” 只是建议(除非这是和你商讨之后得出的结论),还是需要你根据他们改动的范围(自己对比代码版本差异也行,不过感觉你应该也没空)自己判断应该测哪些内容,毕竟你才是专业的测试,避免他说测啥就测啥。

  • 收藏了,感谢!

  • 有 YY 小说那味儿了。。。

  • 关于功能测试人的价值 at December 08, 2021

    哈哈,感谢认可,暂时没有打算。

    晓光老师您的每篇文章和帖子的回复我都拜读过,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聊一聊职业发展》,每年我都会回头看一遍,年年都有新的收获。

    作为您的前前前同事(我是分子公司的),您的经历也很传奇,我辈榜样~

  • 试试 pm.environment.set("password",JSON.parse(pm.request.body.raw).password),

    另外调试可以用 console.log(JSON.parse(pm.request.body.raw).password) 自己先看看能不能获取

  • 测试基建是啥? at December 07, 2021

    包含以下几大块:
    1.制度——好的制度能减少矛盾,大家有力一起使
    2.资源——没钱没人=想 peach,另外合理的人员结构也比较重要
    3.技术——工具上的、平台的、个人的。

  • 关于功能测试人的价值 at December 07, 2021

    我现在听到 “简单” 就头疼。。。简单意味着你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别人的预期和你的预期相差甚远,做完之后可能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而且测试从来都不会仅仅只考虑功能,从质量特性上看,功能、性能、易用性、可靠性、安全、可维护、兼容性等都要考虑。

    【假设】微信支持余额支付时,不足的部分可以信用卡补充一起支付,但针对使用余额支付的部分给予 3% 的优惠(直接用于本次支付中)

    单就这一句话的业务来分析,就有相当多的场景维度要考虑:

    • 微信版本(海外版\国内版\Android\IOS),
    • 微信支付的方式(扫码\被扫),
    • 是否有支付优惠(红包\直减),
    • 支付状态(超时支付、不支付、支付但金额不足、支付超额),
    • 结算货币(人民币、外币、混合),
    • 支付同时的临时动作(首次开通微信支付、支付时开通免密、支付时查看消息后再支付等等),
    • 不足判定的方式、精度,
    • 信用卡种类(VISA\Visa Electron (UK only)\Visa Debit\JCB\Diners\MasterCard\MasterCard Debit)及 3DS 认证设置,
    • 信用卡额度限制,
    • 3% 优惠的精度,
    • 优惠方计算,
    • 优惠是否可逆可退可改,
    • 报表如何展示
    • 交易是否可追溯、可核查
    • 交易个人信息加密情况
    • 交易如果产生纠纷是否可以被证实且不可否认

    以上只是我想的一部分,实际上涉及支付的,业务安全和技术安全应该都是重点要考虑的,如果没有预设的背景,发散性的思考,上述维度多条件组合再加上边界值分析,产生的用例可真就多了去了。。。

  • 如果不和年终考核挂钩,建议写成给自己看的总结。
    如果要和考核挂钩,罗列数据,然后分析这些数据。

  • 十年了。每天都在想如果发生了战争,我要怎么活下去。

  • 这年头环游世界有风险呀

  • 很有同感。测试做的越久,越无奈。
    我司每当行业动荡或者结构调整,“开发优先” 是必然被提出来的。特别是疫情这两年,开发人数没怎么变,测试已经立省 50% 了

  • 测试的价值在于被测对象的沉没成本。
    测试的能力体现也是在被测对象的 NB 程度,甚至可以说是平台能力的体现。NB 的多是团队和平台。

    当然,把别人吹的 NB 实现了,你就是有能力的人。

  • 做这个的目的是啥?如果是你的 KPI,将就做呗,管他用不用的起来呢

  • 工业 App 理论上应该更重视测试,只是管理人员不重视吧。。。

  • 兄弟,每次你名字我都看成花泽香菜。。。

  • 死道友不要死贫道,人之常情,特别是大龄团队,背锅=影响收入=可能失业=一家人没饭吃,非常焦虑。但是如果开发和产品的工作靠 bug 来导向,那肯定是团队出了问题,考核和指标的设置也可能已经变质,一个团队共同利益都没,就是外包的个体,确实谈不上共建,不内卷已经不错了。

  • 长短连接只是三次握手的区别吧,排除网络因素,一般两个都行。
    另外 conn reset 要保证客户端和服务端统一的连接配置(特别是 Nginx 这种默认客户端长链接,对服务器短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