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有没有完整播放,完全可以通过源视频和目标视频的帧信息对比来完成,定时截图非常不可控、且不稳定。
音频更简单了,将音频文件下载下来,转成文字,或者直接用音频文件与原文件做对比,进行打分。
之前写过一个比较初级的实时音视频测试方案,可以参考一下:《实时音视频质量评估方案》
666
Energy Profiler 可以用于详细定位,但是在持续 5 小时的后台耗电测试中,可以持续开启 Energy Profiler 定位吗?如果持续开启,怎么处理和筛选海量信息呢?
飞哥的产出太高效了,666
响应时间只有 100ms,QPS 只有 400,而且性能上不去,很可能是压力机的问题。
(1)请问压测工具的并发数大概多少?提高并发 TPS 变化不大,可能是并发压力太小,建议可以增加到 100 并发看看
(2)压力机和被压服务器建议处于同一网段,局域网访问
看面试题的话,应该是服务端的测开方向吧?
可以在 404 页面的文章列表中找到想看的文章。
或者,去主页搜索:
我觉得可以从质量保障角度,讲讲产品、UI、开发在质量中的重要性,以及质量对于产品发展、品牌、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公司,当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时候,在公司成本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这样有几个好处:
1)让上下游的同学了解质量在做什么
2)让项目中的同学明白质量只靠测试不能是最基本的质量保障,好的产品质量真的需要各位大家的参与和贡献。
3) 其他岗位同学可以如何参与质量保证、通过参与质量保障,除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对自己在相应职业上的帮助有哪些?
4)大家可以站在质量的统一战线,更多的站在公司角度、项目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岗位角度。
OCR 本身准确率、稳定性、耗时就是比较大的不稳定因素了
是的,限制流量的逻辑简单,但是高性能比较考验网络这块的积累
测试开发
现在我也在担心这个问题,哈哈
是的,把我问方了
要求限制 QPS,比如第 1 秒超过 QPS 频次了,拉黑。 第二秒还要放开。
要求自己设计开发,不能使用 Nginx 这种现成的
求大佬指导
我记得之前碰到过,可以通过绑定 host 解决这个问题
看你本地访问 github.com 有问题没,看异常是连接重试次数太多导致
多谢,已更正
哦哦,好的
很好的案例哈,赞赞赞,进步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一点点的不断改进。
请求多少次,不止和并发用户数有关,还跟持续运行时间、每次请求的思考时间、接口响应时间有关。
比如:(为了更清晰的说明问题, 以理想状态考虑)
这些都是性能测试的基础,建议看看:
性能概念不清楚的,建议阅读:服务端性能测试 - 入门指南
性能测试工具学习的,建议阅读:服务端性能测试 - 工具篇 (Jmeter)
根据日 UV 和日 PV 来推导线上真实并发压力,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性能评估偏差。
因为服务端的并发压力,跟业务本身的特点强相关。
举个例子:秒杀系统,1 秒钟放入 100 万用户,和 1 分钟放入 100 万用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并发压力。所以,不建议根据 UV 或 PV 来分析并发压力。
建议:根据服务端接口的流量统计来评估当前线上真实 TPS 压力
如果性能目标是满足接下来半年到一年的业务需求,再根据业务增长速度,计算需要的性能冗余。
性能目标评估例子: 比如过去一年,用户数有 100 万,历史峰值 QPS 是 1000。如果接下来一年,我们的目标是用户增加到 500 万,那么线上实际需要的 QPS 目标就是 5000,考虑到业务增长不可预测性(比如超过 500 万)、服务器和开发资源的提前准备、业务的不稳定等,一般准备 3 倍性能冗余,即目标可以定为 5000*3 = 1.5 万,这样满足 1.5 万 TPS 要求的服务,在未来一年内,在软件层面,出现严重性能故障的情况,将比较小。
如果是一个新系统,建议压力模型顺序:
(1)评估系统压力、拐点、不同压力下表现:用 负载测试(阶梯式加压),建议每个阶段增加的并发,能明显改变性能曲线。比如每分钟增加 100 用户,发现性能直接打满了,那就用二分法,下次每分钟增加 50 用户再试试。
(2)评估系统某个压力下,满足某个业务场景的性能表现:用 压力测试,比如一个持续半小时的活动,那就用目标压力,持续测试 1 小时,观察这期间系统表现。
(3)评估系统稳定性:用稳定性测试,目标压力下,持续运行 7*24 小时,观察系统稳定性,以及是否有内存泄漏。
以上三种压力模型,基本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性能需求。
服务端性能的执行,其实大家学习一下基本都能搞定。
但是如果保障自己服务端测试的质量,即能准确做出满足性能目标的性能测试,需要好好考虑和熟悉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
性能概念不清楚的,建议阅读:服务端性能测试 - 入门指南
性能测试工具学习的,建议阅读:服务端性能测试 - 工具篇 (Jmeter)
性能测试工具大同小异,一通百通。
测开目前看路窄,能做开发还是做开发吧,成为 T 型人才的机会比测开大太多了
奔着 100 分去吧,先别想着买房,先努力奋斗拼搏,钱、房都会有的。
我比你的起点低太多了,我家正儿八经的穷 4 代,全国倒数二本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富士康,现在也在北京买房买车娶妻生子了。
我还是不够努力的那种,所以先努力做 100 分,然后我觉得你所关心的那些,用不了几年就会实现了。
复杂的业务,既可以增加你的行业知识深度,又可以增加技术深度,多好啊。
机会难得,能坚持做起来的话,下一份工作可能就跃升一个档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