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100 个车,总得通过时间不应该是最后一排车通过的时间,即 5 秒吗?那么 TPS 不应该是 100/5=20 吗?
响应时间应该是获得服务器响应的时间。前 20 个车的响应时间是 1s,后面的响应时间肯定会加长。
个人觉得,把冒烟测试自动化,已经满足了大部分公司大部分团队的基础需求了。
其他的,从效率,从成本来看,还是以功能为主。
表示第一次用小黄车就是这样的,莫名被扣了一块钱。而且当时急着赶路,也没去联系客服什么的
做测试啊 想转产品 可是还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25 未婚 看的也想转行了
但是转哪行呢
总觉得在哪看过类似的描述。楼主把原链接贴出来把
去年我和楼主情况差不多,在苏州的小公司,测试不受重视,很多东西自学了想在团队里推,结果人不够只能勉强进行功能测试。
年前下好决心跳槽,到上海这边投了几个简历收到几个 offer 以后,权衡一下去了一家银行全资子公司。结果发现那边的流程还不如原先小公司规范,果断离开了。
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流程也不是很规范,之前想锻炼的能力目前也还是没有机会锻炼,只能说先做着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要做好心里准备,楼主加油
之前买过京东质量管控体系的那本,感觉这类的书需要至少三五年的经验和认知才能理解得了,目前我的状态只能消耗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路漫漫啊。。
Jmeter 还没接触,虫师的两本倒是都接触过了。
selenium 那本还是蛮不错的,但是 web 接口那本用的 django 框架,目前公司不用这个,所以没进行下去。。。
我去参考参考哈。
逛了会当当,一个不小心从工具类转到了小说那边去了
是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以前要是不浪费一些时间,现在可能也没意识到学习很重要
真相了
就是不想走亲戚,所以要做一些学习计划,不然太太太无聊了
书的话背来背去有点重
不过我个人也是觉得看纸质书比看电子版好很多,京东看看吧
北京。。。开放直播吗
是否需要英文简历啊
工作地点在哪?
目前我们也是这样的模式:
1、产品和开发过需求的会议,是让开发评估需求的可行性,其中还包括实体和数据流转的细节。
2、可行性会议通过后,产品需要按会议结果修改然后发布需求。
3、在需求发布出来后,测试需要看需求&理解需求。这时候分为 2 种情况:
a、需求文档足够详细,测试可以直接按现有需求文档写用例;
b、需求文档存在细节的疏漏,测试需要汇总然后发布给产品/开会讨论,让产品完善需求。
产品修改的需求都需要邮件通知给开发。
c、需求存在设计疏漏(毕竟测试是最了解现有系统的人),这个时候产品、开发、测试都需要开会讨论了。
在会上定下来最新的需求。
(1)年龄:25
(2)测试从业时间:2 年
(3)目前的瓶颈:公司现状无法支撑自动化 + 自己私下弄力不从心
(4)职业规划:如上,对技术没那么热衷,在考虑要不要转行/换方向。具体未定
(5)所属公司类型:小型互联网
(6)对小编的批评:
对小编文中的比例来源很感兴趣,如果能说明一下来源可能会更好
(7)畅所欲言:
个人感觉,对于做产品的公司,产品终归是要人去测试的。未来即使 AI 运用于测试行业,功能测试还是免不了的。
当然,有极大可能性是产品团队做功能测试,测试团队根据算法、工具等测试代替人工的功能测试。
坏处就是,某段时间跟需求人员的关系很紧张,会议室里面经常会撕起来。。。
日常还有一个策略:
交付的需求存在大量不清晰的时候,测试评审的时候就会自己列出一个表格,统计所有不清晰的点。
然后发给需求人员,抄送给全项目组的人。
必要时,要进行会议讨论的。
这种模式下,需求评审占了很多时间
目前产品迭代到第三期了,没楼主问题那么久远,但是也有很多问题。
目前我采取的策略就是:从需求评审到测试结束,过程中就是不断不断不断不断给需求提 bug,不懂的全给他们提,提到他们不耐烦把需求补清楚为止
厉害了
三条回复的每一条都要再仔细消化消化
据说发布会他们自己试了一次都解锁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