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测试,就一背锅的
可是一旦搞坏身体,可没有老板会去制造药物医治,最多换只帕鲁。我是觉得好死不如赖活,没必要太拼命,一旦搞出慢性病,亏死了。应该基本互联网工作的都有腰肌劳损啥的,部分透支身体的,中年后就知道代价了
9-18
9~19
咋整
除了结论以外勉强能接受。
结论应该是:
你不干,有的是帕鲁干。
--穷才是最大的病。
别的不知道,至少我在的部门目前测试的话语权在进一步丢失,决策团队没一个懂测试的。
不要一下开太多,开多了有限流,就会 500
原来如此,我一直以为是有专门的企业在管理
5-18
啥叫左移,啥叫右移?自动化才叫左移右移?点工维护好用例做好用例评审积极推动技术评审,上线后做好线上验收做好监控告警,有啥技术难度吗,还是这些不算左移右移?只有做质量的测试和点工的区别,不存在测开和点工的区别,没有做好质量想法的测开和点工也没区别
8-18 ,我自己前后再调休一天,7 号回家,20 上班
网站是用爱发电,将就看吧,社区管理员也都是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年底搞绩效都忙得很。
其实测开更容易被替代,本身做的也不是项目本身,离开了能有啥影响? 不管你是电工还是测开,关键还是得和核心利益业务有绑定作用,就算是点工,如果当前公司主要盈利的项目你是主测,我相信绝对没领导那么傻把你开了。再比如你是技术比肩开发的测开,非利益核心业务的,你再厉害也是优先被干掉,毕竟没有你了,业务还是有人测,测试主要工作就是业务测试
点工太容易被替代了,当然甘当点工也是 OK 的 拿钱少,操心的事也少;想拿钱多,当然技术得好,左右移都干得下来,
不要一下子开太多窗口,两三个两三个的看
偶尔挂了也正常,毕竟是用爱发电的社区
新年快乐~
8~17 号
10 号,节前请一天假
18 年做测试,然后看过一些左移右移的概念、测试模型中的 W 模型、《谷歌软件测试之道》
后来我给自己总结:
左移是推上游产品经理,和产品经理正面聊需求文档的细节逻辑。推上游的研发,给研发提供自测用例,帮研发挡一些工作,发版前和研发聊实现细节
右移是多写傻瓜式文档给生产,多收集生产提出的需求闭环给产品经理,让产品越来越简单
提升技术不在我自己的左移右移概念里面,属于个人为了偷懒要做的工作
按这个思路,后面版本质量也提升了,同事也相信我的能力。相对的我执行测试还变少了,偷懒偷的光明正大
以上是因为我也信任另外一句话,需求设计阶段的修复代价是 1,到用户手里在修复的代价是 100
大年初一,请了两天假
年后 hr 啥时上班,等着投简历呢
6 号放假
哈哈,年后回来,2 月 17 号,,可以开始投简历了吗?HR 应该上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