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测试的话,用压测并发压一下就知道了吧?
埋点?
同意恒捷的话,在工作中,恰恰是让你痛苦的经历才能让你成长(当然不能一直苦逼,长期的怀才不遇,长期的没有正向反馈会毁掉一个人),我经历过 toC,toB,toG,做过客户端,服务端,业务形态也有各种各样的。每次切换都很痛苦,很焦虑。我记得我刚刚切到区块链的时候,每天都很焦虑,都不懂啊,只能拼命学,拼命找项目练手,然后慢慢熟悉了,慢慢轻车熟路了,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痛苦的时间,感觉也挺不错的。
要习惯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姗姗来迟,也要学会调剂,偶尔给自己一些正向反馈。
做苹果生态的 cicd
一起来搞个 TesterHome 社区版?
感觉是个换皮的 jmeter?
二进制 + 拒绝采样比较好
2016 年更新完毕
题目都没看懂
来不及分析报告
有几个点比较难测,跨天,跨月这种。还是配合 code review,然后再用合适的等价类搞定吧
没重现,是不是已经修复了
18 年的帖子,已经成为经典了。晓光要不要再来写一篇经典。
第一天就下雨
做就是了。有些公司的敲门砖。
你们一个业务系统里面有多少微服务啊?如果是多个微服务系统构成的业务,那这个覆盖率方案是怎样的?
感觉小道消息可以侃一期这个话题~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Queue, Manager
def consumer(queue, shared_dict: dict):
while True:
res = queue.get()
time.sleep(random.randint(1, 3))
print(shared_dict.keys())
print('\033[43m%s 吃 %s\033[0m' % (os.getpid(), res))
def producer(queue, shared_dict):
for i in range(10):
time.sleep(random.randint(1, 3))
res = '包子%s' % i
shared_dict[i] = i
queue.put(res)
print('\033[44m%s 生产了 %s\033[0m' % (os.getpid(), res))
if __name__ == '__main__':
with Manager() as manager:
share = manager.dict()
q = Queue()
print(share)
# 生产者们:即厨师们
p1 = Process(target=producer, args=(q, share))
# 消费者们:即吃货们
c1 = Process(target=consumer, args=(q, share))
# 开始
p1.start()
c1.start()
p1.join()
c1.join()
print('主')
try this!
搞个 github,放下 demo 呗~
可以做很多事情啊,想象力丰富一点。
修复的好快。
还有谁要漂?
大部分稳定模块的回归测试工作量通过自动化替代
这一块,怎么让它不会腐烂呢?可能一直跑,都是通过的,但是线上还是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