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佬们提示词怎么写的?通用部分分享下?

    以后会有提示词工程师么。。。

  • 主要是。。。量太大了。。。而且有些可能我表达的也不是那么清楚的感觉。。。

  • 我现在结合自身的使用场景,我们公司 3 月会招一堆新人进来。我在想能不能反过来用 ai 去查漏补缺他们写的用例。这样反而会好一些,而且更实际一些?

  • deepseek 不是多模态的,他不能处理图片。

  • 昨晚睡觉又琢磨了会。感觉提示词需要一个共有部分,给他定义最基础共性的东西,然后每个单独的助手区分服务的来定制。但是这里又有的问题是,你没办法让他知道你的前端是什么样子的。单独描述的话,维护成本又非常高。

  • 我在 2012,13 年的时候曾经在 HP 做过一段时间的打印机测试。
    当时遇到的问题是,用户的系统多种多样,你也不知道用了啥盗版系统,精简了啥服务,会导致打印机无法工作。

    于是我们成立了一个小组,专做盗版系统的兼容性测试,什么大白菜,大毛桃,深度,番茄花园等等,装好之后做好 ghost,每次更新就一个个试过去。

  • 自动化是用于回归的,发现问题永远应该在手动阶段。

    你们老板是不是想裁员省钱,想让你用自动化去包揽所有测试啊?

  • 之前做过,遇到了问题,因为是测兼容性,然后我 app 往下滑动,我操作的手机 3 下到底部,但是有个手机要 4 下,然后就觉得,容易乱,就不搞了

  • 会造成资损的功能,重点测试,不要仅仅局限于 UI 方面的问题。

  • 首先,你要选准一个方向。
    拿个我熟悉一点的来说,比如 unity,大致上是用 C# 来进行逻辑编写。
    那么你就要系统的学习一下 C# 相关。
    然后,unity 相关的知识你最少要了解一下吧,什么 MonoBehaviour,什么刚体,什么 shader,什么 canvas 你都要了解一下吧,能深入更好。
    公司用的什么开发框架 gameframework 啥的,是自研还是啥,他们的特性,使用方式,你总归要知道吧?

    现在很多游戏也是 mvc 分层,你学了 spring 全家桶,知道了很多时候可以直接测 service 层,到了游戏这里其实也是一样,你也可以直接测他的各个层,函数,方法,对属性写脚本进行校验啊。不要把高级游戏测试老是想象成停留在点点点或者是 UI 自动化的层次啊

  • 这个对于测试的要求太高,而且对于开发的编码规范要求也很高。。。

  • AI 要怎么与测试结合? at 2024年02月22日

    并不是,请注意,这里的喂,不是说去训练一个 AI,而是本身已经有个训练好的 AI,特长是基于 LLM 来进行输入文档的归纳总结。

    举个例子,我把所有的文档喂了给他,然后问他,什么时候会调用到内部的 XXX 接口。

    他会把你给他的文档里面的相关的东西搜索出来。

    其实大概理解就是一个基于 LLM 的搜索工具的意思。

  • AI 要怎么与测试结合? at 2024年02月21日

    试试这个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649944,可以本地部署。

    你可以把所有需规一股脑都喂给他,然后提问。可以做个快速索引。

  • 其实你们都在着重考虑后端的精准实现了。能否再进一步实现前后端的精准打通?

    上面有人也提到,精准的最终不仅仅是要关联到自动化用例,手动的也要关联到,但是维护成本太高。

    那是否可以这样,后台的代码逻辑关联到各个接口,再通过前端调用接口的逻辑,与前端关联起来,在整理一套前端的映射(如安卓下的,登录接口与 loginactivity 绑定), 手动用例也标明用例所属的 activity,从而达到手动用例的关联关系?

  • 我不太明白你想做啥。
    首先,你的自动生成接口测试用例,请求的字段是每次跑 smoke 测试的时候都会变的么?那你怎么去判断返回值是否是你想要的?
    如过不变,那这套东西就无非是普通的接口自动化而已了吧?
    而且冒烟测试更多的是看业务逻辑吧?随机生成的字段完全不会考虑到业务逻辑吧?

    我们公司的模糊测试是你说的那套玩意,给个 seed,自动去生成一堆乱七八糟的测试数据(具体生成规则我也不清楚,不过应该是一个常用字典 + 一些随机生成方法),跑个 24 小时,狂暴鸿儒所有接口,然后看服务端是否抛出一些异常。

  • python 调用 java 项目 at 2023年10月26日

    jvmPath = jpype.getDefaultJVMPath(),这里打印出来是啥?是 jvm.dll 么?

    看下是否是 32 位,64 位 python 造成的问题。装个 32 位的 python 试下。

    我可以跑,不过我是直接加载了一个 class 文件,没有加载 jar 包,然后我跑的时候我记得当时遇到的坑是 64 位的 python 不行,换了 32 的就可以了,包括依赖库也要 32 位的

  • python 调用 java 项目 at 2023年10月26日

    私钥和公钥不打个码么

  • 这么一想,确实。。。现在没文凭基本不可能了。

  • 目前还有 60 多个要还,每个月去掉两个人的公积金只要还 3K 多,倒是没啥压力
    今年 37 了,没有文凭,最高文凭是高中,从入行开始就是外包,一直外包到现在了。也没啥可能跳槽了,不知道会不会要干到 50 岁。。。

  • 测试开发的未来在哪里 at 2023年10月16日

    我感觉,测开需要什么方面的技能很多时候是和所在公司环境绑定的。

    比如我在银行,因为一些规章制度要求,我很多时候都是在研究,如何在不引入一些大家看起来很稀松平常的工具的同时,达到提效目的。

    然而正常公司可能直接一个软件就解决了。

  • 尝试去偷懒,去简化你现在的操作。
    不要陷入一个误区,自动化是大圆圈,自动化测试是大圆圈下的小圆圈。你可以拿自动化去做很多视频。
    我刚开始写代码,第一个项目是我平时测试的时候需要手动去触发多个定时任务,要来来回回复制任务名字和不同系统之间的地址,去搜索触发,很麻烦。于是我就写了一个脚本,执行一下就触发了。然后大家都觉得好用,我就又封装了一个 exe 给大家用,后来发现更新维护还有我想加一些新的功能比较麻烦,我就又去看了 flask 起了个服务,后来大家反馈前端很丑 (没有任何 css 美化的 html 硬写的),又去看了下 layui 拉了个前端。。。所作所为和待测项目可以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是确确实实实现了最初想要偷懒提效的目的。
    那么,你的工作里面有没有这种重复的劳作?比如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比如一些测试数据的准备?再比如,想早退摸鱼写个脚本自动一键打卡(教坏小朋友了)?很多地方都有契机,积极寻找力所能及的正反馈点是很关键的一步。

  • 小而美,小而美

  • 先写小工具,锻炼代码熟练程度。
    重构,对于自己的代码,需要经常翻新重构,我每次重构感觉自己的设计模式,代码水平都能有很大提升。
    不要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自动化不是测试的终极目标。说的不好听点,你是小公司,那么你项目的接口可能就十几个,你去折腾自动化不如每个接口一个 py 文件,数据逻辑直接写死在里面。这样反而更好维护;你是大的公司,项目庞大,那你们的自动化平台也不可能是你一个人的事了。甚至很多公司直接买现成的产品。

  • 家人们啊。。。我把那个 600mb 的文档,丢进了 langchain-chatglm,好像效果还行?

  • 当然是开发用啥你用啥。
    抛开上面一点,语言的优势是不是你想要的。
    py 的优势是深度学习那块都走的这个,你用的到就学。
    go 好像是运维用的比较多?不是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