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游戏测试的自我救赎
问题 1:游戏接口测试 (我习惯喊协议测试) 一般都会在功能测试阶段进行,点点点的时候顺便把数据通过 GM 命令或序列化接口把数据序列化发给服务端;Jmeter 我用的少,没啥发言权;
问题 3:我和题主出发点不一样,我是基于压力测试的需求才写机器人,后续延伸的协议自动化,收益得结合投入成本来算,像我这里的情况多个项目都是用同一套框架,写一套多个项目通用,成本已经剩下很多,目前我觉得收益较大是项目版本迭代更新前后数据对比。
他们问的你不会,你会的他们不关心,这句感同身受,前年找工作也碰到类似情况。
上招聘渠道找几份测试经理的 JD,看看里面的要求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公司,那个应该就是你想要的答案
下一个自媒体同步助手,支持 N 个渠道。
期待新书
围绕用例评审目的、成本、收益评估下,开发认为没价值我理解为成本>收益,接下来拉一下缺陷数据,如果在评审环节就阻止缺陷的发生,让开发知道收益如何。
看到 xmind2TestCase 刚好我也在用,看到 6 楼说强制格式打乱思路,+1,不单单是我一个,其他的测试小伙伴大致一样;后面把 xmind2TestCase 的解析逻辑改了下,通过标记优先级来确定用例标题节点,和作者的第二点差不多,降低使用成本。
pytest 支持多进程,可以看看 -n 的用法
感谢提醒,是 pocoui,我没拼全
你试试编码格式转换一下
一名游戏测试的自我救赎